4.1 工业的区位选择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工业的区位选择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24 22:1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工业的区位选择
――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概况
工业区位因素

概念: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
产出:产品及废气、废水、废渣等废弃物。
目的: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2.分类

工业区位因素

产品性质
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轻工业: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投入多少
资源密集型工业
劳动密集型工业
资金密集型工业
技术密集型工业
3.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

土地面积广大
水源充足
原料丰富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能源充足
科技发达
政策优惠
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风水宝地”
4.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
原料导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
制糖厂、水产加工、水果罐头等
4.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
市场导向型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产品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
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等
4.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
劳动力导向型
接近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鞋等
4.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
动力导向型
近能源供应(火电或水电站)地
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
炼铝工业等
4.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
技术导向型
近高等教育或科技发达区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电子、卫星、航天等
4.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
特殊情况
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原料
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市场
黑龙江伊春的家具制造业→原料
内蒙古呼和浩特乳产品加工厂→原料
北京、上海乳产品加工厂→市场
工业区位选择

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特点 举例
原料导向型 原料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市场导向型 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等
动力导向型 动力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等
劳动力导向型 劳动力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
技术导向型 技术 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
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回答1→3题。
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少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产地或消费市场
3.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回答4→5题。
4.下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1.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工业原料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交通条件的改善使运输成本不断降低

原料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交通对工业布局影响很大,但发达国家的交通影响不是主要因素

信息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的旷越来越突出

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要求提高,对劳动力的数量和体力要求减弱

工业区位选择更灵活,地域分布便广泛,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系统相当完善

对信息通信网络的发达性、完备性、通达性要求提高,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需要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劳动密集型工业比重降低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探究:P60活动
?
1.鞍钢与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技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1
鞍钢是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起来的,而宝钢是以消费市场和便利的海运条件为主导区位因素。

辽宁鞍钢

上海宝钢

2
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成本,从国外运进石油、煤、铁等原料,又能将产品远销海外,这就为临海地区建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创造了条件。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探究:P60活动
?
3.科技进步使哪些工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

辽宁鞍钢

上海宝钢
2.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对环境敏感的工业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大气环境
建在空气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等
水环境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自来水厂、啤酒厂等
2.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依据污染程度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无污染的工业
可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等
轻度污染的工业
城市边缘或近郊
机械厂、仓储厂(仓库)等
重污染的工业
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等



2.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依据污染类型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污染
空气
污染
水源
垃圾
污染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工厂设置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最大风频下风向。

水泥厂

酿造厂

化工厂

炼油厂
排污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印染厂

造纸厂

电镀厂

皮革厂

发电厂

钢铁厂
2.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风向与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0
20
40
60
80









E
SE
S
SW
W
NW
N
NE

东 风:25
东南风:65
南 风:30
西南风:15
西 风:20
西北风:75
北 风:40
东北风:30
某地多年平均风频统计表


2.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风向与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N

N

N













下风向/垂直郊外
如:欧洲西部


盛行风或主导风
与风向垂直郊外
如:中国东部


季风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多风向
3.社会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国防需要
改革开放
平衡性别比例,解决就业问题


政策
乡土情感
个人的理念和心理


个人偏好
读下图,回答1→3题。
1.下列因素中对A区域工业布局发挥重要作用的有
①原料 ②科学技术 ③交通运输 
④环境因素 ⑤劳动力数量 ⑥劳动力素质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⑥
2.B区域以完善的服务体系打造成了世界著名的新工业区代表,下列因素中对该工业区的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A.交通运输 B.工业联系
C.环境因素 D.劳动力数量



读下图,回答1→3题。
3.钢铁工业由C区域到D区域的布局变化体现了
A.原料对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变大
B.市场对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变小
C.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布局的变化
D.燃料对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变大


下图为“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及该市工业区划图”,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工业布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若图中显示工业为该地区主导产业,其中受市场区位影响明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工业的区位选择

变化

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概况

分类

主要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

社会因素的影响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是大势所趋。如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完成1→3题。
1.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是大势所趋。如图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完成1→3题。
2.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 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 D.运输成本增加
3.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 B.输电线
C.绿洲 D.荒漠



读某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4→5题。
4.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条件的地区是
A.闽南三角地带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山东半岛 D.辽东半岛
5.下列工厂布局与乙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A.在广州建棉纺厂
B.在上海建钢铁厂
C.在南京建石化厂
D.在舟山建水产品加工厂



读某类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力变化图,完成6→7题。
6.Ⅰ、Ⅱ、Ⅲ时期,该类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原料、交通、燃料
B.交通、燃料、劳动力
C.燃料、原料、市场
D.原料、燃料、市场
7.该工业最有可能是
A.制造工业 B.钢铁工业
C.精密仪表工业 D.普通服装工业



读“中国造纸业分布图”,完成8→9题。
8.从图中可知,影响我国造纸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技术、政策
B.原料、交通
C.水源、市场
D.能源、劳动力
9.从环境角度分析,造纸厂应布局在
A.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B.河流的下游
C.远离居民区的位置
D.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下图是某企业厂址与原料和产品运费的关系,等值线数值表示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完成10→12题。
10.该企业可能是
A.石油化工厂 B.家具厂 C.水产品加工厂 D.电子元件厂
11.从运输费用而言,该企业最佳厂址应选在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12.若在乙、丙两地设厂,其生产每万元产值的运输费用可能相差
A.680元 B.1 250元
C.1 840元 D.2 4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