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数据分析初步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在端午节到来之前,儿童福利院对全体小朋友爱吃哪几种粽子作调查,以决定最终买哪种粽子. 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 方差 B. 平均数 C. 中位数 D. 众数
2. 在共有15人参加的“我爱祖国”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能进入前8名,除了知道自己的成绩以外,还需要知道全部成绩的(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方差 D. 中位数
3. (扬州中考)下列统计量中,反映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是(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频率 D. 方差
4. (莆田中考)在一次定点投篮训练中,五位同学投中的个数分别为3,4,4,6,8,则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是5 B. 中位数是6 C. 众数是4 D. 方差是3.2
5. (南充中考)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数学课外活动中,随机抽查该校10名同学参加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体育成绩,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成绩/分 36 37 38 39 40
人数/人 1 2 1 4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10名同学体育成绩的中位数为38分 B. 这10名同学体育成绩的平均数为38分
C. 这10名同学体育成绩的众数为39分 D. 这10名同学体育成绩的方差为2
6. 如果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同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这组数据的( )
A. 平均数和方差都不变 B. 平均数不变,方差改变
C. 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D. 平均数和方差都改变
7. 小丽根据演讲比赛中九位评委所给的分数作了如右表格.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8.5 8.3 8.1 0.15
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则表中数据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方差 D. 中位数
8. 某校九年级一、二班学生参加同一次数学测验,经统计计算后得到下表: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8.5 8.3 8.1 0.15
小亮根据右表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一、二两班学生的平均水平相同;②二班的优秀人数多于一班的优秀人数(成绩≥80分为优秀);③一班成绩波动情况比二班成绩波动大. 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9. 若a和b的平均数为3,b和c的平均数为4,则a,2b,c的平均数为( )
10. 从某校九年级中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成绩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 将测量的结果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这些学生分数的中位数是( )
A. 1分 B. 2分
C. 3分 D. 4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沈阳中考)一组数2,3,5,5,6,7的中位数是_______ .
12. 数据4,0,2,1,-2的方差是_______,标准差是_______ .
13. 如果样本方差S2= [(x1-2)2+(x2-2)2+(x3-2)2+(x4-2)2],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_______ ,样本容量为_______ .
14. 某次射击训练中,一小组的成绩如表所示. 已知该小组的平均成绩为8环,那么成绩为9环的人数是_______ .
15. 小方的数学平时成绩为84分,期中成绩为80分,学校按平时、期中、期末成绩之比为3∶3∶4的比例计算学期的总评成绩,他计划总评成绩要达到85分,则期末考试他至少要得到_______分.
16. (江西中考)两组数据:3,a,2b,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6,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则这组新数据的中位数为_______ .
17. 为了解某区初三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调查小组在全区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请学生选择最喜欢的课余生活种类(每人只选一类),选项有音乐类、美术类、体育类及其他共四类,调查后将数据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如图). 如果该区有6000名初三学生,请你估计该区最喜欢体育运动的初三学生约有_______ 名.
18. 某校九年级有560名学生参加了市教育局举行的读书活动,现随机调查了70名学生读书的数量,根据所得数据绘制了如图的条形统计图,请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在此次读书活动中共读书_______ 本.
三、解答题(共56分)
19. (9分)(宜昌中考)某市首批一次性投放公共自行车700辆供市民租用出行,由于投入数量不够,导致出现需要租用却未租到车的现象,现将随机抽取的某五天在同一时段的调查数据汇成如下表格.
时间 第一天7:00—8:00 第二天7:00—8:00 第三天7:00—8:00 第四天7:00—8:00 第五天7:00—8:00
需要租用自行车却未租到车的人数(人) 1500 1200 1300 1300 12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五个数据(人数)的中位数是多少?
(2)由随机抽样估计,平均每天在7:00—8:00,需要租用公共自行车的人数是多少?
20. (9分)(天津中考)为了推广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准备购买一批运动鞋供学生借用. 现从各年级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鞋号,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1和图2,请根据有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_______,图1中m的值是_______ ;
(2)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
(3)根据样本数据,若学校计划购买200双运动鞋,建议购买35号运动鞋多少双?
21. (9分)体育老师要从每班选取一名同学,参加学校的跳绳比赛.小静和小炳是跳绳能手,下面分别是小静、小炳各6次跳绳成绩统计图和成绩分析表:
小静、小炳各6次跳绳成绩分析表
成绩姓名 平均数 中位数 方差
小静 180 182.5 79.7
小炳 180 a 49.7
(1)根据统计图的数据,计算成绩分析表中a= _______;
(2)结合以上信息,请你从两个不同角度评价这两位学生的跳绳水平.
22. (9分)甲乙两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五次测验得分情况(单位:分)如图所示.
(1)分别求出两人得分的平均数与方差;
(2)根据图示(如图)和上面算的结果,对两人的训练成绩作出评价;
(3)要从两人中选一人参加集训队,你认为选哪位较合适?
23. (10分)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某校组织了一次环保知识竞赛,每班选25名同学参加比赛,成绩分别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相应等级的得分依次记为10分、9分、8分、7分,学校将某年级的一班和二班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如下统计图:
根据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把一班竞赛成绩统计图补充完整;
(2)写出表中a,b,c,d的值;
平均数(分) 中位数(分) 众数(分)
一班 a b 9
二班 8.76 c d
(3)请从以下给出的两个方面对这次竞赛成绩的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中位数方面比较一班和二班的成绩;
②从平均数和众数方面比较一班和二班的成绩.
24. (10分)星期天上午,茱萸湾动物园熊猫馆来了甲、乙两队游客,两队游客的年龄如下表所示:
(1)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表:
(2)根据前面的统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代表甲队游客一般年龄的统计量是_______ ;
②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乙队游客的年龄特征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DBC 6—10. CDADC
二、填空题
11. 5
12. 4 2
13. 2 4
14. 3
15. 89.5
16. 6
17. 2400
18. 2040
三、解答题
19. (1)中位数是1300人;
(2)平均每天需要租车却未租到车的人数:
(1500+1200+1300+1300+1200)÷5=1300人,∴平均每天需要租车的人数:1300+700=2000人.
20. (1)40 15
(2)众数为35号,中位数为36号. (3)60双
21. (1)179
(2)从中位数看,小静的中位数大于小炳的中位数,所以小静取得高分可能性较大;
从方差看,小炳的方差小于小静的方差,所以小炳成绩更为稳定.
22. (1)甲的平均数为:(10+12+13+14+16)=13(分),乙的平均数为:(13+14+12+12+14)=13(分),=4,=0.8;
(2)甲的平均数=乙的平均数,,甲乙两人近五次的平均成绩相同,但乙的成绩比甲的稳定;
(3)尽管甲乙两人近五次的平均成绩相同,乙的成绩比甲的稳定,但从折线图上看甲的成绩呈上升趋势,而乙的成绩在平均分上下波动,即甲的成绩在不断提高,乙的成绩无明显提高,因而选甲参加比较合适.
23. (1)一班C等级的人数为25-6-12-5=2(人),统计图如图所示.
(2)一班的平均数a=(6×10+12×9+2×8+5×7)=8.76(分),一班的中位数落在B等级,故b=9(分);二班的中位数落在C等级,故c=8(分);二班的A等级所占百分比最大,故众数d=10(分).
(3)①从平均数的角度看两班成绩一样,从中位数角度看一班成绩好;②从平均数角度看两班成绩一样,从众数的角度看二班比一班的成绩好.
24. (1)15 1.8 5.5 6
(2)①平均数或中位数或众数
②平均数不能较好地反映乙队游客的年龄特征.因为乙队游客年龄中含有两个极端值,受两个极端值的影响,导致乙队游客年龄方差较大,平均数高于大部分成员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