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3-26 15:13:44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oQg
8
/No,预习教材—基本知能初
①河南
A珠江三角洲
②山西
③安徽
B长江三角洲
④湖南
⑤四川
C京津唐地区
19世纪以前
概念分
国际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人口迁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
国内人口迁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自然因素
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NO2探究新知—学科素养生成
塔里木河

黄海
鲁藏布江

南海诸岛
间位移
般以“行政区域”来界定
满足

条件
屆住地变更一匚居住地必须发生改交
迁移
时间限度→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变化
迁移流向规模/万人
iI.
⑥婚姻家庭
气候①
影响人口
⑤战争
迁移的因素
资源②
④国家政策
经济收入(③
∠R

00
14
迁入率迁出率
12
10
86420
口口口
口口口

迁入率=地区迁入人口/地区总人口×100%
6}迁出率=地区迁出人口/地区总人
口×100%
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
3
2
ilE.
2468101214161820
迁入率/%
⑤结合省级区域间人口迁移,判读老龄化、城市化水平
②10

安徽
较8
江西
人千6
贵州

④比较人
③比较人口
1口增长率
迁入数量
迁出数量
4
、浙江
2
北京
江苏天津”广东
上海
0
10
15
20
25
①看坐标轴,明确表示的含义
迁入人口比重/%
人口迁移率/‰
15
4
10
①5
为05101520。25人口自然增长率/‰
3
10
迁入率=地区迁入人口/地区总人口×100%
6+:^出率地还天迁虫人/地区总人口2×10
5
3210
2468101214161820
迁入率/%
/No37反馈评价—创新应用发展
迁90

70
移民
农业或家务职业
50
非农业职业
政府或管理职业
例30
20
小城镇·
等城市
20406080200660城
距离(km)→流
不同迁移类型与距离的关系
迁移的方向偏移
65岁及以
务工经商冒工作调动
60~64岁[啦
55~59岁N
网学习培训咖随迁家属
连岁
年5-490
N投亲靠友噩拆迁搬家

44岁
龄35-39岁
其他
段30-~34
25~29岁
20~24岁

0
岁岁岁岁
500
4500
人数(万人)(共23张PPT)
8
/No,预习教材—基本知能初
环境承载力
概念
概念
环境人人口合
影响因素
人口问题
口容量理容量
种估计
意义
NO2探究新知—学科素养生成
资源
人口
坏境
时间
资源总数不确定
不同历史时
科技水平在提高

地区开放程度变化
境\期

生活消费水平变化
资源基础、潜力稳定
容定
量历
技术水平相对稳定
史阶段
制约因素不确定假定制约因素不变
不确定

地区开放程度稳定
相对确定性
消费水平变化不大
/No37反馈评价—创新应用发展
生活质
人口规模
最佳人口规模(共53张PPT)
1975年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出生率(%)
4.4
4.3
4.3
4.3
死亡率(%)
2.0
1.7
1.6
1.4
/No,预习教材—基本知能初
+++++++中十十中中十中十十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
时间上不|人
勺速性
出生率
人原始型
自凵决
死亡率
构、增
然鬥定

传统型
空间上不|增

均衡性长
自然增长率
式现代型
NO2探究新知—学科素养生成
人口(亿)
100
80
世界总人口
60
发展中国家人口
40
20
发达国家人口
17501800185019001950200020502100(年)
总和生育率/个
3.0
2.5
2.0
1.5
1.0
0.5
0
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
生率
死亡率
总人


43210
出生率皿
死亡率丽



%
3.5
2.5
1.5
0.5
0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人口/百万
3684
人口/亿人
900
8.4
7
825
780
750
728
7.0
675
600
5.6
478
375
345
28122283647
300
1.4
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195019601970198019902000年
世界各大洲人口柱状图(2000年)
非洲人口增长折线图(1950~2000年)
图1柱状图
图2曲线图(或折线图)
(61亿)
(12.95亿)
亚洲69.7%
非洲12.0%
世界人口
中国人口
欧洲1.0%
北美洲9.6%
21%
79%
南美洲76%
大洋洲0.5%
世界各大洲平均净增长人口所
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
占比例扇形图(1995~2000年)
口的比例(2000年)
图3扇形图
图4饼状图
%
0100
10()90
20
80
30
0


的男

w40
60
50
50
6
S60
40
70
30
850505050505050
80
5594949494
20
90
100
入X入入
5以下
0102030405060708090100%8
8%
0
6%
65岁及以上
中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2004年)
图5三角形统计图
图6人口金字塔图

01020304050
90男n女
50
50
80
70
40
40
60
50
40
30
30
30
恻,
20
20
20
10
SS
10
10
84048
0
占总人口的百分比/%50403020100
0
人口死亡率/‰
0∧100(%)
20
80
出死

40
60飞
60
1率
40
80
20
然增长率
100
0
(%)020406080100(%)
0
65岁及以上(共13张PPT)
章末回顾与测评
(知能盘点,综合验收;段段落实,步步攀升)
系统知识
世界人口增长
概念、意义
自然环境因素
的过程与趋势
人数人空人
世界人口增长
口间
因素
的地区差异
增变
的变迁
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
串「人口增长模式
长化化化|移
点成面
及其变化
人口迁移
类型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迁移
原传现
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
始统}代
型型型
科技发展水平
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
80岁及以上
每一层代表男女二岛上部代表老年人
个年龄组
40
49
中部代表青壮年
30~39
的人口
20~29
0~19
下部代表少年儿童
0~9
%1680816%
长度代表男性或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始
年龄组/岁
80及以上
70~7
男女
49
65~69
60~64
3
55~59
50~54
45~49
40~44
35~39
30~34
25~29

20≈~24
5050
19
14
94
‰8
0
8%
①处1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然变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
几种情况:a计划生育等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b.重大灾害等导
致死亡率上升;c人口的大量外迁。②处20~24岁年龄段人口
比重突然增加,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
③处男女比例明显失调,其原因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
亡,也可能是纺织等工厂建设导致对女性职工需求增加
1991
中国
年龄组
印度
男|女
90~100
男|女
80~90
70~80
60~70
50~60
40~50
30~40
20~30
10~20
10
15105051015105051015
人口/百万
总数:1168317741
总数:853724391
2017
中国
年龄组
印度
男女90~100男

80~90
70~80
60~70
50~60
40~50
30~40
20~30
10~20
0≈10
15105051015105051015
总数:1379302771
人口/百方总数:128193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