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

文档属性

名称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0-08-07 22: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
——“百里茶廊欢迎您”海报制作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
2)年级: 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 第三章
5)学时数: 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了解利用PS合成数字图像的一般过程,合理使用文字综合效果设置、图层样式以及滤镜效果。
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分组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体验数字化合成图像的过程,并从中感受数字图像的魅力。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科兴趣,通过制作很有本土气息的海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2、内容分析:
本节课重点体现在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体验图像的独特表现力,体验多媒体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课的内容为选修模块中的“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作铺垫,不宜涉入过深。教学中的难点是: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对作品进行评价。学生的评价标准、角度需要老师引导和把握。
3、学情分析:
在图像加工处理方面,学生的已有学科知识和能力水平悬殊很大,在实践中会有明显差异。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大部分学生对photoshop软件的常规操作有初步的基础。如:图片的复制、尺寸调整、文字的输入、修改以及简单的效果设置等。
4、设计思路: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主要是通过海报鉴赏的引入,让学生对海报的制作有初步印象。接下来是主题任务的确定和分析,让学生养成制作任何类型作品先规划设计的好习惯。而在具体的实践探究中,老师作为引导者,仅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而本堂课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作品的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用学习的眼光看待他人的成果,并能客观地进行评价。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纯粹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操作所占时间不足15分钟。在全过程中体现了新课标的新要求。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5分钟) 展示两张海报(“别让他掉队”主题海报、学校宣传海报)提问:1、你能从这张海报上读到什么信息?2、请判断:这张海报的主题是什么?A、关注弱势群体;B、宣传学校,良好的学生成长环境3、这张海报上用到了什么元素? 讨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对于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老师加以引导,汇总到海报制作的几大制作要素
二、解析海报制作活动中的几大关键(5分钟)  主题的体现,主要是借助各元素的综合。1、有的以一个图为主,附以廖廖数语,甚至几个字,即达到“一语道破天机”的效果,如:“别让他掉队”海报。 2、有的可能会有多个元素有机组合,甚至文字更突出。如“学校宣传”海报 因此,看似简单的海报,在制作中需要我们仔细考虑,先确定主题,再根据主题进行版面规划。具体包括:设计:色彩:布局: 听取老师的解析,了解后序实践中的关键点。
三、明确主题及相关实践要求(5分钟)  今天,我们有一个意义特殊的实践探究活动。我们就读的学校位于长沙县,大家知道长沙县百里茶廊吗?你的家就在百里茶廊里吗?(老师简介,激发学生的热情)今天,我们就来现场为家乡做一份宣传海报,主题就是“百里茶廊欢迎您”。(展示素材图片,分组讨论)分析:1、你希望这张海报表达哪些信息呢?2、这张海报你会使用哪些元素?以什么为主?3、这张海报的风格定位怎样?(现代气息、古香古色……) 小结:我们将借助一个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来制作我们的海报。开发平台:photoshop素材图片:(老师事先准备,提供给学生参考)技术支持网页:ftp://192.168.20.1 学生先自由讨论,再个人构思,给自己的作品作前期规划。 规划和设计在信息集成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设置这样的环节,逐步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的素养。
四、分组完成主题活动的探究(15分钟)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自己规划下的海报制作。 老师巡视,观察学生的活动状况,同步进行引导、辅导。 完成的海报可提交到“学生资料”中。(教师可在巡视过程中同步提示:)图片的相关设置:复制、裁剪等文字的相关设置:综合效果、变换等。图层的效果设置: 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完成自己的主题海报的制作 由学生协作完成本堂课的主题活动,既是信息技术的使用,又是信息素养的提升过程。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老师分别选择几副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展示的方式:1、学生自已推荐,或是老师选择作品,利用广播系统展示。2、制作者派一名代表,简单阐述自己的思路。如:着重突出什么信息?版面风格是怎样考虑的?你们希望观众看了以后达到什么效果?评价方式:1、给大家一个评价标准,让学生能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评价尺度。2、传递电子稿给所有学生,按以上评价标准给其中一幅作品打分。3、请打分的同学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作品。请制作者给自己一个自评分。4、老师进行点评。 分组分人阐述自己的作品,在保证作品原创性。 在作品反馈中,再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的内涵。同学间的交流,更是体现新课标的一处关键点,如果引导得好,也应成为本堂课的一大亮点。
八、课堂小结   现在我们所学的所用的,是必修中的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再加上以前学习到的动画的制作、声音的编辑处理等,相信大家已经体验到了多媒体技术的魅力了。如果大家以后选择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的选修模块,收获定会更多。  
四、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上,以“茶”为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很贴近,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积极配合。特别是设计为两个一组,使学生的思路更放开,成员协作体现得更好,也对实践任务的完成更有利。
由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完成了海报的基本制作,能将图片和文字综合体现。时间安排偏短是一个关键因素。作品在效果处理上不够到位。可考虑将“第四阶段 分组完成主题活动的探究”分为两部分:“图”部分和“文”部分,在收放之间随时掌握学生的实践进程。
附:教学资源
长沙县“百里茶廊”简介
自主学习网站
仅供参考的作品中的文字:
绿色、健康、和谐
百里茶廊 香满三湘
湘茶香飘世界
突围钢筋水泥,寄情山野茶趣
观星沙美景,品名优绿茶
    4、作品评价表
评 价 单
作品号:
作品评价的参考标准
★ ★★★ ★★★★★
标题 对标题文字的格式没有设计。 对标题文字的格式进行了设计,效果较好 标题文字有特色,非常吸引人
文字内容 无文字,或无关主题的文字 内容围绕主题展开;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信息 文字明确表达了中心主题
布局 版面显得比较凌乱;文字和图片的排版不合理 布局比较合理 布局美观;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图片 图片的内容与主题无关;几乎没有对图片进行加工 图片的内容与主题比较吻合;对图片效果处理 图片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有特色
色彩搭配 色彩搭配不太和谐;文字颜色与背景的选取亦不合适 色彩搭配基本和谐,文字颜色与背景选取亦较合适 色彩搭配合理,文字颜色与背景配合恰当,能增强作品欣赏性
素材类型 素材类型单一 素材的类型与表现的内容基本合适 内容都很适合表现它的主题思想
交流 完成最基本的作品上传 能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作品,但语言表达不够顺畅。 能完整地自信地向他人展示作品,并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制作思路
其他 在行动前,能制订比较详细的行动计划,并不时根据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
能自己尝试制作信息素材(自制图片、原创文字等)。
能与他人共享自己获得的资料,以及制作方面的经验
能主动询问他人的意见,并根据适当的意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
整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