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加工与处理

文档属性

名称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0-08-07 22: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图像的加工与处理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多媒体技术应用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二节
5)学时数: 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掌握图像的剪切、图像的合并及图像特效制作方法的使用。掌握对文字的输入、会对文字进行编辑、设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图像进行艺术加工的兴趣,加强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2、内容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用photoshop处理图片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中比较重要的章节。本节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在使用photoshop进行图片处理的过程中,对photoshop的常用工具进行了解,并能利用这些工具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
2)、本节主要内容
本节基于学生在体验图像的暗淡、修剪、艺术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认识,教材首先设计了观看两张图像的区别这一活动,从而引入任务一、二、三、四,然后在学生完成任务中,介绍了Photoshop各种常用工具的使用,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也进行了情感教育。教学上采用驱动任务教学,以“情境引入-操作体验-应用展示”的线索组织内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使用Photoshop常用工具组合一具有艺术感、个性强的合并图像
教学难点:Photoshop工具适当的运用,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3、学情分析:
对于我校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信息技术就是参差不齐,一些会、一些没有接触过,对于图片处理,少数学生只是会用画图软件,本节课怎样利用photoshop来更好地处理图片,这正是本节学习任务之一,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从零开始。
4、设计思路:
教学上采用驱动任务教学,先展示两个图像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再以教材为主的任务,并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教学中分“基本任务”和“拓展任务”两个层次设计教学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基本任务”,而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再继续完成“拓展任务”中内容的制作,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道德行为。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问题引入5’ 由教师在教师机上用国之源多媒体展示完成:两张合成的的图像(包括源图像,其中一张是百变小胖)技术、艺术的结合,审美观和道德行为的讲授。 学生在学生机上各自观看、分析 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自主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注意审美观和道德行为的渗透。
细化任务2’ 布置任务:基本任务(教材上的四个任务)和拓展任务(体验活动或网上学习)。 学生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只有学会自学,善于自学,才能适应今后社会的发展需求。
基本任务9’ 教师:图像的加工与处理,就是把几幅图像素材经过加工处理合成为一幅艺术图像。把几幅图像融入到一幅图像中更具艺术感染力。教师演示:介绍Photoshop各种常用工具的使用。教师提问:是不是很简单? 学生先尝试将教材上的三个任务完成好。 鼓励学生去尝试,学生只有通过尝试,才会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20’ 教师: 以二人或三人为一小组,利用教材上的任务四和老师给的图像素材完成作品。 教师通过课堂巡视指导,找出学生制作时普遍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作品。 采用分组合作,相互交流,发挥团队精神,共同协商完成一幅具有多种艺术效果的艺术作品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团结协作学习的能力以及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审美观。
拓展任务5’ 对完成任务的学生布置拓展任务任务一:教材上的体验活动。 任务二:从网上查找相关的PS学习网站学习相关知识 在完成任务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情况。首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尝试完成任务,同时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果还有疑难可通过请求同学、在线帮助或找老师解决问题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以任务驱动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的全体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作品展示5’ 教师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创新作品,肯定学生成绩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培养学生成就意识,保持永久的学习欲望,增强自信心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以任务为主,在完成任务中把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这些应做到如下几点:
1、课堂的导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驱动任务的教学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教师是组织者和辅助者。
3、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情感的投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渗透了审美观和道德行为,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以加强。
4、网络成为学生辅助学习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