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知 识 点 判 断
强基础、自我诊断
提能力、分层集训
冲名牌、学霸加餐
强基础、自我诊断
崇拜
平衡关系
不协调
科学
征服自然
不协调
环境空间
废弃物
再生速度
水资源
生物多样性减少
环境的自净能力
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发展与人口
当代人
后代人
生态
条件
社会
公平性
冲名牌、学霸加餐
首页
末页
d
A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基础巩固]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1~3 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荒漠化、农田土壤侵蚀、原始森林破坏
B.荒漠化、酸雨、原始森林破坏、农田土壤侵蚀
C.酸雨、农田土壤侵蚀、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
D.荒漠化、原始森林破坏、酸雨、农田土壤侵蚀
2.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
A.工业排放的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建筑工地的扬尘
3.图中①环境问题的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C.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及其分布可知,①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地区、西亚和中亚,可判断其为荒漠化;②主要分布在西欧、北欧、我国南方部分(工业发达)地区,可能为酸雨;③在我国东北和西南天然林区有大面积分布,结合选项可知③可能为原始森林破坏;④主要分布在南亚以及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等部分地区,应该为农田土壤侵蚀。第2题,②为酸雨危害,与D项(扬尘)无关,与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有关。第3题,①为荒漠化,其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干旱。
答案:1.B 2.D 3.B
“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据此回答4~5题。
4.“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降低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持续发展 B.经济持续发展
C.社会持续发展 D.生活持续发展
5.若我们每个人都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践行了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中的( )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解析:第4题,只要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就时刻践行着可持续发展,“光盘”行动实际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之一,其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第5题,每个人都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行列里,我们都对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答案:4.B 5.A
[综合提升]
6.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世界环境日”当天,整理出了下列漫画,刊登在校报上,引起了全校学生的共鸣。据此,回答问题。
(1)图①、图②各反映了什么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
(2)针对图①中老汉的做法,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怎样的政策?
解析:第(1)题,由图中两幅漫画反映的现象,不难得出答案。第(2)题,图①中老汉的做法是过度捕捞,我国政府已制定并实施了休渔政策。
答案:(1)图①反映了过度捕捞,违背了公平性原则。由小孩的担心还可以看出这种做法也违背了持续性原则。图②反映了环境污染严重,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2)部分海域的季节性休渔政策。
PAGE
1
(共37张PPT)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知 识 点 判 断
强基础、自我诊断
提能力、分层集训
冲名牌、学霸加餐
强基础、自我诊断
发展中
社会生产力
人民生活水平
低素质
利用率
加剧
由城市向农村
循环利用
生态效益
再生资源化
可持续
技术改造
工业结构
生态系统
生产结构
生态上和经济上
冲名牌、学霸加餐
首页
末页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基础巩固]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压力 B深刻的环境危机
C.资源短缺 D.经济发展速度快
2.下列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多发使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B.从全国看,我国环境问题以大气污染、海洋污染、食品污染、噪声污染为重点
C.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扩散
D.生态破坏的范围、程度在减小
解析:第1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庞大的人口压力、深刻的环境危机和资源短缺。第2题,从全国看,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答案:1.D 2.C
(2019·学海大联考)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原文如下: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该发展模式的推广,将在我国大地上涌现众多特色小镇和乡村。读“田园综合体”功能结构图。完成3~4题。
3.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有利于( )
A.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
B.提高农产品产量
C.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D.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
4.以下地区最适合优先推广“田园综合体”模式的是( )
A.黑龙江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
B.浙江舟山渔村
C.湖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
D.新疆天山牧区
解析:第3题,“田园综合体”是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推广这一模式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该模式不能提高农产品产量;发展“田园共同体”可以推动乡村城镇化进程,但该产业属于特色农业,不会促进工业化,更不会促进大城市向田园型城市发展,选A项。第4题,“田园综合体”是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是多元化农业发展模式,包括景观、旅游、休闲、娱乐、居住等内容,需要区域具有多种特色农业资源并且人口较多。黑龙江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是商品粮基地,地广人稀,不适宜该模式;浙江舟山渔村主要以渔业为主,景观比较单调,不完全符合要求;湖南洞庭湖平原农耕区,景观多样,人口密集,可以利用景观优势发展该种模式;新疆天山牧区地广人稀,不适合发展这种模式,据此分析选C项。
答案:3.A 4.C
[综合提升]
5.2018年暑期,某校部分师生远赴甘肃定西偏远山村,为其发展出谋划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定西位于哪个大的地形单元?其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
(2)为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使之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师生们引导当地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如下:
请在图中填注:A.牛、羊,B.沼渣、沼液,C.沼气池,D.肉、奶、皮毛
(3)除沼气外,当地还可以开发哪些清洁能源?
(4)与粮食作物相比,苜蓿的环境意义是什么?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定西在兰州以东、渭河以北,应属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且夏季多暴雨,所以水土流失严重。第(2)题,该系统的核心是沼气池,沼气池的沼渣、沼液可做肥料提供给紫花苜蓿,而苜蓿是牛、羊的饲料,牛、羊的肉、奶、皮毛可提供给农户。第(3)题,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太阳能和风能丰富。第(4)题,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利于保持水土。
答案:(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B、C、D、A
(3)太阳能和风能。
(4)有利于保持水土。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