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一)
课前一练
1、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塞紧橡皮塞同时玻璃管触碰瓶底的白磷后发生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必须过量,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C.燃烧后玻璃管顶端的小气球始终胀大
D.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2、“丹砂烧之成水银”中的“丹砂”指的是硫化汞。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代表非金属单质汞
B.此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3、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甲,小柯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重新平衡。然后取下烧杯把铁钉放入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最后天平是否平衡? 。反应后试管内溶液的质量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如图乙,小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使天平重新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石灰石粉末混合(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产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回天平左盘,发现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是 。小柯对该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如图丙,装置气密性良好),你认为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阐述理由: 。?
【答案】(1)平衡 减少;
(2)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不能,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
要点导航
一、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及砝码)、锥形瓶、玻璃棒、气球,装置如图:
(2)设计实验
①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
②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
③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④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进,并将白磷引燃。
⑤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3)实验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天平平衡。
(4)实验结论: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5)注意事项:
①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的气密性要良好。
②玻璃管下端与白磷接触的目的:点燃白磷。
③气球的作用:盛装锥形瓶里受热膨胀的空气和五氧化二磷,避免因锥形瓶内压强过大把瓶子弹开。
④没有安装气球的后果:橡皮塞被弹开或炸裂锥形瓶。
⑤锥形瓶底部不铺上细沙的后果:锥形瓶炸裂。
2、实验探究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实验装置:
(2)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将锥形瓶置于天平托盘上,用砝码平衡,然后把滴管内的溶液滴入瓶内,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再将锥形瓶放回天平托盘上,观察是否平衡。
(3)实验结论: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二、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化学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3)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要按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质量的简单加和。
(4)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里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以磷和氧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如下:
3、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变与不变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微观)分子的种类。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化合价。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求某个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计算时要考虑是否有气体参加反应,或者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气体的质量不能遗漏。
3、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4、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同步练习
1、如图,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D )
A. 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 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 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2、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分子总数一定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总数
B. 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C.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D.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体积一定不变
3、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
反应前
64
10
1
16
t时刻
32
26
b
c
反应后
16
a
1
d
A.a等于34,c等于32
B.甲是反应物,乙和丁是生成物,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4、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x=30%,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4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5、如图是探究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玻璃管在酒精灯上烧热后,塞紧橡皮塞同时玻璃管触碰瓶底的白磷后发生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白磷必须过量,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C.燃烧后玻璃管顶端的小气球始终胀大
D.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6、如图是一定质量混合均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t1时开始反应。a,b,c,d 分别是其中一种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a是氯酸钾 B.b是氧气
C.d是二氧化锰 D.t2时反应结束
7、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B )
A. 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 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 铁生锈后质量变大 D. 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质量不变
8、我国科学家寻找到新型催化剂,使低温工业产氢取得突破,反应过程图示如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B.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变化
C. 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D. 利于氢能源的经济推广
9、4.6g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化合物中( B )
A. 该物质中一定只含有C、H元素
B.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C. 该物质中所含C、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 该物质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
10、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参加反应的“ ”与“ ”的分子个数比为 。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2:1 ;(2)化合反应
11、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甲、乙两位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分别设计了如图A、B两个实验,进行实验。
①如图,A、B两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B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理由是 。
②图A中白磷燃烧的现象是 。
(2)请用质量守恒定律有关的知识来同答下列问题。
①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要比原来铜粉质量 。
②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B的质量为 g。
③将蔗糖隔绝空气加热只得到黑色的炭和水,则可知蔗糖中含有的元素是 (填符号),推断的依据是 。
【答案】(1)①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②产生大量的白烟;
(2)①大;②2;③C、H、O: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化学方程式(二)
课前一练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都是C,若C的化学式为AB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 )
A. 2AB+B2==2C B. 3AB2+ B2==C C. AB2+2B2==2C D. AB+2B2==2C
2、在反应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l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是( B )
A. 23:9 B. l6:9 C. 32:9 D. 46:9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水通直流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
(2)镁带在氧气中燃烧: ;?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
(4)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生成碳酸钙和水: ;?
(5)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单质: 。?
【答案】(1)2H2O2H2↑+O2↑ (2)2Mg+O22MgO (3)2KClO32KCl+3O2↑
(4)CO2+Ca(OH)2CaCO3↓+H2O (5)Fe+CuSO4Cu+FeSO4
要点导航
一、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如:碳 + 氧气 二氧化碳,用化学式就可以表示为:C + O2CO2;方程式可读作“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2)量的方面:① 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
② 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意义),如2H2 + O2 === 2H2O 4 : 32 : 36
(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3)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基本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2)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式子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 目必须相等。
(3)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如果一个反应在特定的条件下 进行,如需点燃、加热 ( 通常用△表示 )、高温、通电、催化剂等,必须把条件写在等号的上方或下方。 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产生,则在气体的化学式旁边用“↑”号表示;如果是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反应物中无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的,则在固体的化学式旁边用“↓”号表示。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以磷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
(1)根据反应事实,在式子的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短线。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分别用“+”号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式子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要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一般可用最小公倍数法来确定化学计量数。式子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配平后,把短线改成等号。
(3)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3、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常出现的错误
(1)不尊重科学实验,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2)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配平或计量数不是最简比。
(3)化学式书写错误。
(4)写错或漏写反应条件。
(5)错标或漏标“↑”(气体生成符号)、“↓”(沉淀符号)。“↑”:如果在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那么应该在生成气体的化学式后面标“↑”。“↓”:在初中阶段,只有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生成沉淀,才在生成沉淀的化学式后标“↓”。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配平: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个数都相等。
(1)一般情况下,可以按照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2)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有单质,一般留到最后配平。
(3)配平时一般从最复杂的化学式入手。但配平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一般从一氧化碳入手。
(4)刚开始配平,可以让化学计量数是分数。配平结束后“=”两边的化学计量数翻倍,全部变为整数即可。
2、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变偶数法、观察法、归一法、待定系数法。
(1)最小公倍数法:找出两边同种原子个数最多的原子,然后求最小公倍数,得原子个数。
①P + O2 ——P2O5
②4P + 5O2 ==2P2O5
③4P+ 5O2 4P2O5
(2)奇数变偶数法: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两边为一奇数一偶数。
① C + Fe2O3 —— Fe + CO2
② C + 2Fe2O3—— Fe + 3CO2
③ 3C + 2Fe2O3 ==4 Fe + 3CO2
④3C + 2Fe2O3 4 Fe + 3CO2
(3)观察法:观察顺序为从复杂入手,推导其它(具体观察顺序——O、C、其他)
① CO +O2 —— CO2 ② 2CO +O2 == 2CO2
(4)归一法:找出化学式中原子数目最多的化学式,使其化学计量数为“1”,观察配平,若是分数再进行通分去掉分母,保证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① C2H2 + O2 —— CO2 + H2O
②1C2H2 + O2 —— CO2 + H2O
③1C2H2 +O2 ==2CO2 +1H2O
④2C2H2 +5O2 4CO2 +2H2O
四、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解题的一般步骤:
2、解题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
(2)同一题目中不同未知量不能用同一字母表示;
(3)各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准确;
(4)各相关量必须写在对应物质化学式的下面;
(5)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净物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同步练习
1、在2A+B== C+2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3、71、160,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
A. 58.5 B. 117 C. 114 D. 14
2、加热31.6g高锰酸钾得到3g氧气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A )
A. KMnO4、K2MnO4、MnO2 B. K2MnO4、MnO2
C. KMnO4、K2MnO4 D. KMnO4、MnO2
3、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
反应前
64
10
1
16
t时刻
32
26
b
c
反应后
16
a
1
d
A.a等于34,c等于32
B.甲是反应物,乙和丁是生成物,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4、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 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丁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D.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5、对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B )
A.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B.2个氢气分子加上1个氧气分子点燃等于2个水分子
C.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
6、在化学方程式aCu+bHNO3═cCu(NO3)2+dNO↑+eH2O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
A.e+2d=b B.2b=c C.a+d=e D.d+e=a
7、火柴头上的深色物质主要成分是KClO3、MnO2和Sb2S3(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P)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产生的热,KClO3在MnO2催化下放出O2,使红磷燃烧.同时Sb2S3也可与O2反应生成Sb2O3和一种气体.Sb2S3燃烧生成Sb2O3和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D )
A.Sb2S3+8O2Sb2S3+3SO2
B.Sb2O3+9O2Sb2O3+3SO2
C.2Sb2S3+8O22Sb2O3+6SO2
D.2Sb2S3+9O22Sb2O3+6SO2
8、某反应2A+3B=2C+4D中,已知3.2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
A.32 B.48 C.64 D.96
9、4.6g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化合物中( B )
A. 该物质中一定只含有C、H元素
B.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C. 该物质中所含C、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 该物质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
10、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编辑框上)
① Al+ H2SO4═ Al2(SO4)3+ H2↑
② Fe2O3+ C Fe+ CO2↑
③ NH3+ O2═ NO+ H2O
④ C2H4+ O2 H2O+ CO2
⑤ Cu+ O2 CuO
⑥ Al2(SO4)3+ NaOH═ Al(OH)3↓+ Na2SO4
⑦ Cu2(OH)2CO3 CuO+ H2O+ CO2
【答案】① 2 Al+ 3 H2SO4═ 1 Al2(SO4)3+ 3 H2↑
② 2 Fe2O3+ 3 C 4 Fe+ 3 CO2↑
③ 4 NH3+ 5 O2═ 4 NO+ 6 H2O
④ 1 C2H4+ 3 O2 2 H2O+ 2 CO2
⑤ 2 Cu+ 1 O2 2 CuO
⑥ 1 Al2(SO4)3+ 6 NaOH═ 2 Al(OH)3↓+ 3 Na2SO4
⑦ 1 Cu2(OH)2CO3 2 CuO+ 1 H2O+ 1 CO2
11、取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高锰酸钾32克置于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收集到3.2g氧气,试计算:(1)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
(2)原混合物中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3)反应后剩余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28.8g;(2)原混合物中高锰酸钾的质量是31.6g;(3)反应后剩余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约是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