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1、下列关于叶片结构和功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C )
A.栅栏层细胞比海绵层细胞含有的叶绿体多
B.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C.叶肉细胞和表皮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D.叶绿素需在光照下才能形成
2、澳洲杏仁桉的高可以达15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树木。澳洲杏仁桉把水由根尖运到树的顶端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A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输导作用 D.呼吸作用
3、如图一表示某植物体,图二表示该植物体叶肉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其中甲和乙表示细胞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中,植物的根从土壤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 运输到茎和叶,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动力是 。
(2)若图二中的甲为叶绿体,则①表示的物质是 。在乙中,细胞主要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该生理活动的主要意义是为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 。
(3)由图二可知,②③分别表示的物质是 和 。
【答案】(1)导管;蒸腾作用;(2)氧气;呼吸作用;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二氧化碳;水。
一、叶的结构
1、叶的形态虽然是多种多样的,它的基本结构却是相似的。一片叶是由叶柄和叶片组成的,叶片是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等结构组成的。表皮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是由大量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组成的,有利于光线的透过和叶内结构的保护。
2、叶的结构
(1)叶片的结构:
①表皮: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 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表皮上有成对的半月形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保卫细胞的里面有绿色的颗粒――叶绿体。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在进行蒸腾作用时,叶中的水以气体形式从气孔中散发出来。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着。
②叶肉:由大 量的叶肉细胞组成。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个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③叶脉:分布在叶肉当中,具有支持作用。
(2)结构如图:
二、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
(1)实验操作:选取一盆正处于生长旺盛期的阔叶植物(如天竺葵等)用一透明塑料袋把几片邻近的叶片包扎起来。观察塑料袋内有没有水珠产生,如果没有水珠产生,请把植物搬到室内使其快速冷却。再观察塑料袋上有没有水珠。
(2)实验说明:选用生长旺盛的阔叶植物,以及“不要透气、浇水后阳光照射”,都是希望蒸腾作用能加强,而使实验结果明显,易于观察。
(3)实验现象:能观察到水珠的产生。
(4)实验结论:叶片中确实有水汽散发出来 蒸腾作用的存在。
(1)实验操作:取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将其削成平整的斜面。将枝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照射。待枝条基部颜色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在枝条基部横切枝条。横切面上什么部位变成了红色?纵切枝条.用放大镜观察纵切面,变红色的部位位于什么地方,呈什么形状?
3、蒸腾作用的意义
(1)降低植物体(叶片)的温度;
(2)促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3)促进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4、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1)在春天的阳光下,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水银柱会上升。因为在春天的阳光下,气孔打开。且气温升高,蒸腾作用会加强。
(2)放在烈日的阳光下,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夏天的烈日下,水银柱几乎不动。因为夏天的烈日下,气孔会关闭,蒸腾作用基本停止。
(3)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阴湿的环境中,水银柱会上升,但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因为阴湿的环境中,湿度大,气孔开放程度不大,蒸腾作用就弱。
(4)用电吹风吹叶片,水银柱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水银柱会迅速上升,因为电吹风可以营造气孔周围的空气流速加快,蒸腾作用会加强。
结论:影响蒸腾作用的环境因素有--气温、阳光、湿度等。一般情况下,气孔周围如果湿度大、气温低、光照弱.则蒸腾作用就弱;湿度小、气温高、光照强,则蒸腾作用就强。
6、蒸腾作用的实际应用。
(1)带土移栽浇水,增强吸水功能。
(2)剪去部分枝叶。遮阳,尽量在傍晚移栽减弱蒸腾作用,防止植物失水枯死。
7、实验探究: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呢?
(1)实验操作:选取一张生长旺盛的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用口向另外浸过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呵气(或直接在滤纸上滴一滴水),观察蓝色滤纸发生什么变化。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颜色的变化。哪一张纸先变色?哪一张纸的颜色会深一些?
(2)实验说明:
①氯化钴蓝色滤纸:氯化钴如果不含结晶水,则呈蓝色,若含结晶水,则呈红色。因此,向氯化钴蓝色滤纸呵气,水汽会使滤纸变红色。
②实验前要用滤纸将上下表皮上的水分吸干。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选用同一张叶片,目的是进行对照,因为叶片大小会影响实验结果。
(3)实验现象:贴在叶表皮表面的氯化钴蓝色滤纸都会变成红色。下表皮滤纸先变色,并且颜色会深一些。
(4)实验结论:水是从叶的上下表皮散发出来的,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8、叶表皮的观察实验
(1)实验操作: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撕取蚕豆叶片的下表皮,把它们放在载玻片上,用解剖针把它们展平,加盖盖玻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它们呈什么形状?在临时装片上找一找有没有半月形的细胞?换用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半月形细胞。它里面有没有叶绿体?另外再取一片叶子,浸在盛有热水(60℃左右)的烧杯中。仔细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哪一面多?为什么?
(2)实验说明:取材不能撕得太厚,否则会影响观察效果。
(3)实验现象:
①表皮细胞一般呈现不规则形状,保卫细胞呈现半月形。
②保卫细胞里面有叶绿素。气孔周围的细胞壁较厚。
③叶片受热后,气孔内的气体会排出体外,在叶表皮表面形成气泡。形成气泡数目多,说明气孔就多。
(4)实验结论:叶的表皮细胞是 无色透明的。对叶起保卫作用。表皮上有半月形的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下表皮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的气孔数目多。
9、水、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水从根部经导管运输到叶;水从气孔中蒸腾而出。根尖吸收一根、茎木质部中的导管一叶柄中的导管一叶肉细胞(利用或经气孔散失)。
10、水分,除了很小一部分参加植物体的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以外,绝大部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植物能通过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的快慢,使植物体内始终保持着适量的水分。
1、蒸腾作用是指( A )
A.叶片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B.气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C.叶片排出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
D.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内散发出来的过程
2、移栽植物的时候,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的成活。其主要目的是可以( D )
A.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B.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失水
C.避免大风吹倒新栽的植物
D.使移栽操作更方 便
3、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
A.蒸腾作用利于有效地降低叶片温度
B.蒸腾作用对根部吸水产生动力
C.蒸腾作用促进溶于水中的无机盐运输到茎、叶中去
D.蒸腾作用能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4、灌溉不久的植物,气孔开闭和蒸腾作用的情况应是 ( B )
A.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加强 B.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
C.气孔闭合,蒸腾作用减弱 D.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减弱
5、移栽树木时,往往要剪丢部分枝叶,且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其主要目的是 ( D )
A.降低树木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B.降低树木的光合作用,减少水分消耗
C.以利树木生长,有利于 受损的根恢复
D.因根毛大量受损。必须减少蒸腾作用
6、叶片表皮细胞的特点是 ( A )
A.无色透明,排列紧密 B.绿色透明,排列紧密
C.无色透明,排列疏松 D.无色不透明,排列紧密
7、关于植物体水分散失的意义,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b )
A. 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 B. 促进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 促进溶于水的矿质元素的吸收 D. 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
8、如图所示,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于阳光下照射3h后,发现天平明显向右倾斜,产生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分解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蒸腾作用
9、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
A. 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 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C. 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D. 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
10、如图表示植物体内有关生理作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请回答:
(1)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叶片上气体散失的“窗口”是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表皮.
(2)若该图表示光合作用,则①代表的气体为 ,②代表的气体为 .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 ,则该图表示的生理活动为 作用.
(3)某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干燥,空气质量差.经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将会 ,空气中含氧量将会 .
(4)将叶片放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叶绿体中的 已经溶解在酒精中.
【答案】(1)蒸腾;气孔;下(2)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呼吸(3)上升;增多(4)叶绿素
11、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
(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年油:物的________作用引起的。
(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 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
(3)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答案】 (1)蒸腾;(2)甲;(3)减少
12、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 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
(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 (选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或“髓”)。
(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 (1)气孔;(2)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3)韧皮部;(4)该植物中含有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成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孔被释放到周围的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