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信息的加工》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采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本节内容是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中的《视频信息加工》,利用工具软件加工与处理视频信息,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二、说学生情况
高一的学生已掌握一些常用工具软件(如WORD、EXCEL等)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对视频信息加工工具接触较少,因此学习兴趣比较高,安排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自主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视频信息的获取方法;掌握利用视频转换器对视频信息进行剪辑的技巧;学会运用moviemaker软件进行视频加工、合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学习能对视频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能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式对视频信息进行简单加工,表达创意、交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视频信息的剪辑、加工,培养学生对视频制作的兴趣;
四、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利用金山影霸对视频信息进行剪辑
运用moviemaker软件进行视频合成、加工;
2、教学难点
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景,选择合适的素材;
运用moviemaker软件进行视频合成、调整字幕与音乐的配合。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学习和任务驱动法
(1)情境创设法
利用视频《2009邮展宣传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恰当导入本课内容。
(2)自主探究法
给学生一个截取视频的任务,让学生参照教材内容自已学习视频剪辑技术。
(3)任务驱动法:
学生围绕自己选择的音乐、视频、图片等素材,思考、制作视频。
2、学法:新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1)在课堂上,诱发出他们对视频信息加工的兴趣。
(2)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视频加工的理解,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兴趣,加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培养其探究精神。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贯穿始终,这样就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说教学进程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播放“杨澜为2009邮展做的宣传片”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观察短片是否是录制的连续内容?”,引出本节主旨:视频和视频制作
2、视频的采集
教师提问:“邮展宣传片里的视频是怎样得到的?”“那么视频采集有哪些方式呢?”
教师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介绍视频的采集方式
3、巧设任务,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2009春节晚会纵观线乐队演出的视频”(揭示第一个任务——视频剪辑)
学生参考教材内容,学习使用金山影霸的视频转换器将该视频分别按照不同的成员“李宗盛”、“周华健”、“罗大佑”、“张震岳”来截取为四段视频;
4、知识迁移、拓展任务
教师:简单介绍windows movie maker制作电影的流程,展示任务二:利用老师提供的素材,使用windows movie maker制作一个小电影(主题任选一个)
利用“2009世界邮展”文件夹里的素材,制作一份宣传邮展的小电影;
利用“2009新郑拜祖大典”文件夹里的素材,制作宣传新郑拜祖大典的电影;
5、细致加工、生成电影
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moviemaker制作电影的流程;
学生根据主题完成电影的制作,添加字幕,设置视频转换效果、调整字幕与音乐的配合,生成电影。
教师根据教学情况示范指导学生调整音乐与字幕配合的方法。
6、作品展示、学生互评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品集体展示,学生之间互相评比、欣赏,发现别人创作的闪光点,同时感受到自己创作需要加强的地方。
七、教学反思
回顾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1 、本节课重难点突出,教学效果较好,但是学生评价方法及措施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构建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健康成才的教学评价,是我们今后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的重点和难点。
2、因为课上课下学生没有时间搜索素材,教师只有给学生提供素材,任务主题限制在三个内容,学生没有太大自由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