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生用书A76]
1.[2018·白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B )
A.农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池塘生态系统
2.[2017·广东模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是因为( D )
A.人工控制
B.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
C.生产者总数是最多的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原因不包括( D )
A.处于同一级的生物种类繁多
B.能量可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C.某一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该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D.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4.下列诗句都描述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C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B )
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氮养料
B.草原上羊的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
D.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
【解析】 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养料,说明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互助互利关系;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加,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植被被破坏导致泥石流发生,是自然现象没有体现自动调节能力;耕地上出现小灌木林是群落演替。
6.南极是一个极度寒冷的地方,科学家反对旅游者去南极旅游,其主要原因是( A )
A.南极生态系统成分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生态平衡容易被破坏
B.南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复杂,人类的介入会使原有的食物网遭到破坏
C.南极的光照强烈,上空存在臭氧空洞,会给旅游者带来很大的伤害
D.旅游者的活动会使南极的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7.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以下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以下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 D )
8.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可能是( D )
A B C D
9.[2018·金华]2018年5月15日,四位志愿者从“月宫一号”走出,标志着“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月宫一号”与外界密闭隔绝,志愿者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可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其中饲养的黄粉虫以蔬菜老叶等为食,并能为人提供优质动物蛋白。与前一次实验相比,新增加了一个植物舱,植物种类增加到30多种。请回答:
(1)写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植物→黄粉虫→人__。
(2)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可看成一个__群落__,其中植物叶片的__蒸腾作用__大大促进了水循环。
(3)植物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自动调节能力__,使该生态系统更稳定。
10.某湖泊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状态。近年来,由于周围农田大量使用农药以及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水质污染严重,湖内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成为远近闻名的臭水湾。表中是科研人员对湖内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DDT含量的检测结果,请分析回答:
生物类别 A B C D
DDT含量(ppm) 0.008 0.39 0.03 3.27
(1)写出A、B、C、D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__A→C→B→D__。该食物链中,若次级消费者要获得100kJ的能量,最少需消耗生产者的能量为__2500kJ__。
(2)除表中生物外,该生态系统至少还应有__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__等成分。
(3)人工建造的鱼塘生态系统稳定性往往比天然的湖泊生态系统弱,这是因为鱼塘生态系统__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小)__。
(4)污染使湖泊中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自动调节能力__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威胁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__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__。
11.如图所示是广东某人工混交林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种类的变化图,该图可以说明在森林生态系统中( A )
图2-5-1
A.植物种类多样性的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不同的植物种群恢复的快慢相同
C.植物种类多样性的恢复与人为因素无关
D.所有植物种类的数量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12.松材线虫原产北美洲,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引发松树病害。松材线虫是一种毁灭性虫害,曾相继在江苏、安徽、广东和浙江等地成灾,导致松树大面积死亡。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松材线虫在北美洲的危害不严重是因为有大量的自然天敌存在
B.人工松林中的松树大面积死亡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利用天敌防治松墨天牛,有利于控制松材线虫的扩散传播
D.生物种类丰富的森林不易发生松材线虫的爆发
13.小明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生态瓶,将其置于光线良好的地方,两天后发现瓶内的生物仍生长良好,但水中的pH明显下降。若要让瓶内各种生物存活时间较长,应适当增加( A )
图2-5-2
A.水草数量
B.小鱼数量
C.螺蛳数量
D.微生物数量
14.[2018·台州]2018年5月15日,在“月宫一号”内进行的“月宫365”实验取得圆满成功。在“月宫一号”内,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可以循环再生。
图2-5-3
(1)图甲表示“月宫一号”内各生物间的物质流动。图中有__2__条食物链。
(2)某同学认为“月宫一号”作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引入以黄粉虫为食的生物。请你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角度评价此观点。__观点错误,引入的生物会消耗能量,流入人体的能量减少(或观点正确,增加生物种类,可以给人提供更丰富的营养,合理均可)__。
(3)“月宫一号”里的植物能为人提供氧气、水和食物。光照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之一。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乙装置研究不同色光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并对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如图丙)。据图分析“月宫一号”内给植物照射的最佳两种色光为__蓝光和红光__。
图2-5-4
1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家中的一个生态瓶,内装有水,底部铺有沙子,瓶中生长着少量的水藻和小鱼等,该生态瓶可看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请据此回答:
图2-5-5
(1)如果想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我们应该怎样设置对照实验呢?__将完全相同的两个生态瓶,一个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个置于黑暗的环境中,观察两个生态瓶中生物生存的时间__。
(2)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稳定性较差,原因是__生物成分较简单,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弱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