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3-30 17:3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2.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C)
(第1题)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
2. 如图所示标志牌起着提示和说明的作用,对下列标志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C)
(第2题)
A. 图甲为距离标志牌,其含义是此地距离杭州还有30千米
B. 图乙为限重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段车总重不得超过20吨
C. 图丙为限速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段车速不得超过50米/秒
D. 图丁为限高标志牌,其含义是禁止超过4.5米高度的车辆通行
3.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都是一个模型
B. 模型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
C. 模型有具体形象的,也有抽象的
D. 模型与其所表示的事物都是一模一样的
4.不同的事物可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下列关于符号特点的说法,不确切的是(B)
A. 简明性 B. 完整性 C. 统一性 D. 方便性
5.下列关于符号的说法,正确的是(C)
A. 符号就是字母,字母就是符号
B. 符号就是字母和图形
C. 符号可以是字母或图形
D. 字母和图形就是符号
6.如图所示为某物质在三态变化时的分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C过程中,物质处于__液__态。
(2)B为__熔化__过程,D为__汽化__过程。
(3)从微观角度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其实质为分子间空隙发生了变化,而分子本身不变。
,(第6题))

7.科学研究中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下列四种情况中,运用了模型法的是(C)
①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 ②在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时,引入了“光线” ③在研究多个用电器组成的电路时,引入了“总电阻” ④在研究磁场时,引入了“磁感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解析】 ①采用的是类比法;③采用的是等效法;②④采用的是模型法。
(第8题)
8.二氧化碳是一种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但我们却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构成二氧化碳气体的分子,因而人们就用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来表示二氧化碳的结构。如图所示是二氧化碳的分子模型,其中每一个单元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每个单元中的黑色小球表示碳原子,白色小球表示氧原子。
(1)根据图中的结构模型,你能看出一集气瓶的二氧化碳气体其实是由许许多多个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而每个二氧化碳分子都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2)如果用大写字母“C”表示碳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角。请你写出用字母表示的二氧化碳的符号:__CO2__。
【解析】 由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是由许许多多个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因此,如果用“C”表示碳原子,用“O”表示氧原子,且原子的个数表示在字母的右下角,二氧化碳的符号可以表示为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