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实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1.下列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D)
A. 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
B.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3.在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O2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C)
(第3题)
A. 选择装置①或②作为O2的发生装置
B. 选择装置③或④作为O2的收集装置
C. 装置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 将装置①中的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插入液面以下
4.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有:①装药品;②固定装置;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连接仪器;⑤加热;⑥收集气体;⑦撤酒精灯;⑧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
A. ③④①②⑤⑥⑧⑦ B. ③④①②⑤⑥⑦⑧
C. ④③①②⑤⑥⑧⑦ D. ④③①②⑤⑥⑦⑧
5.如图是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5题))
(1)请写出标号所指仪器的名称:
①__试管__;②酒精灯;③铁架台;④__导管__;⑤集气瓶;⑥__水槽__;⑦橡皮塞。
(2)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体进入导管、水槽。
(3)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标号为⑤的瓶里,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
(4)待瓶内的水排完,用玻璃片在水面下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面后放置在实验桌面上,放置的方法是__正放__,原因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5)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破裂。
6.下表中所列实验操作不当,或缺少试剂,或选用试剂不对而造成实验失误,请你写出每个实验失误的可能原因。
实验失误
失误的可能原因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呈紫色
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集气瓶底炸裂
集气瓶底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上一层细沙
(3)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短时间内没有气泡
没有加催化剂
(4)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不纯
瓶内未装满水或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氧气
7.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第7题)
(1)写出仪器名称:Ⅰ.__试管__;Ⅱ.锥形瓶。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则应选用装置__C__(填字母)。
(3)用D装置收集氧气,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bac__(填字母)。
a.当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
(4)若用装置E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b__(填“a”或“b”,下同)导气管通入;若将装置E的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a__导气管通入。
8.在学校组织的科学实验考查中,小明抽到的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
(第8题)
(1)他看到实验桌上有如图所示的器材,要完成本实验,除选取①②③④⑤器材外,还需⑦⑨⑩(填序号)。
(2)小明组装好装置后,开始制取并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出现了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试管的现象,他在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去水槽中的导管_。
9.实验室用块状固体碳化钙和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激烈,下列发生装置最适合的是(B)
【解析】 碳化钙与水的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故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A错误;B装置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反应的进行,而C装置不行;D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下,反应生成的气体会从漏斗口逸出,装置错误。故应选B。
10.如图是氧气制取与性质检验的实验的常见装置。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AE__(填字母)。
(2)实验中,用装有一定量水的集气瓶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是多少呢?进一步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容积均为100毫升的集气瓶,分别装入一定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尽时移开导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伸入5只集气瓶中,记录实验现象。以相同方法再完成第二组实验。两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如表所示。(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第一组
编号
A
B
C
D
E
集气前装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毫升
10
20
30
40
50
带火星的木条的状况
微亮
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第二组
编号
A
B
C
D
E
集气前装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毫升
31
33
35
37
39
带火星的木条的状况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①第一组实验的D瓶,集气结束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52.6__%。
②经计算,第二组实验C瓶的氧气体积分数为48.65%,由此得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的最低值是48.65%”的结论。对此结论和过程进行评价。实验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体积分数最低值是确定的,随着实验的精确度要求提高,可以越来越接近这一数值。
【解析】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固液常温型,故发生装置选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也可用排水法收集,但图示向上排空气法有错误,故收集装置只能选E。(2)①集气结束时,D瓶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40%+60%×21%=52.6%。
11.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1)现有如图甲所示装置:
(第11题甲)
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B__(填字母,下同)和__D或E__。
②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长颈漏斗加水,形成一段水柱,若水柱高度不变,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2)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设计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H2O2质量分数/%
pH
温度/℃
每分钟气泡数
1
30
5
20
2
30
6
20
3
30
11
20
4
15
11
30
5
a
11
b
①实验1~3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溶液的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a=__15(或30)__,b=__20(或30)__。
(3)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实验方案如下:
Ⅰ.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Ⅱ.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图丙所示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第11题乙)
(第11题丙)
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__确保催化剂用量一致__。
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秒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产生气体的速率过快,导致气压过大,橡皮塞被弹出。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CuO__。
【解析】 (1)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是固液常温型反应,故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故收集装置可以是D或E。(2)①实验1~3的溶液浓度相同,温度相同,pH不同,故该实验是探究溶液的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②根据控制度量法的要求设置即可。(3)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是为了确保催化剂用量一致。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秒时压强瞬间回落,可能是因为产生气体的速率过快,导致气压过大,橡皮塞被弹出。③从实验曲线看,二氧化锰太剧烈,氧化铁和三氧化二铬太慢,故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C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