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研究
1.下列四瓶气体存放方法正确的是(B)
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必须都使用催化剂 B. 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C. 发生装置一定相同 D. 必须都加热
3.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C)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④③⑤⑥
C. ②①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①⑤⑥
4.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A. 干燥CO2) ,B. 收集O2)
,C. 验证CO2的性质) ,D. 监控气体流速)
5.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由此得出下列结论中,合理的是(B)
A. 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 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 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结合状况不同
6.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第6题))
(1)图甲中A、B都是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2)用图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_a__(填“a”或“b”)端进去,原因是CO2密度比空气大。
(3)相对于A装置,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7.小明利用下表中三组药品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研究,现象记录如表:
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①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②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非常快
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①组药品,该组药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不选择第③组药品的原因是反应速度太快,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可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填一种实验仪器)。
8.质疑与探究是科学永恒的主题。如图是小科同学对气体收集方式本质原因的探究。
(1)有同学说:“CO2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小科同学疑惑:为什么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于是,进行了如下对比实验:用图甲和图乙两种方式收集CO2,通入的气体流速和时间相同,发现甲集气瓶收集到的CO2浓度较大,乙集气瓶的CO2浓度较小。请分析两者浓度相差较大的原因。
【解】 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会从集气瓶口向下逸出,故在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CO2浓度较小。
(2)还有同学说:“O2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但CO2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对此,小科同学疑惑,于是又进行了如下对比实验:用图丙装置分别以相同流速通入O2和CO2,发现收集满时O2耗时比CO2少。请分析原因。
【解】 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若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一部分气体会溶于水,还有部分二氧化碳气体会与水反应,故相同时间内收集的二氧化碳较少。
9.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CO2,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装置是(B)
【解析】 A选项,关闭止水夹,试管内气压增大,液体被压出试管,固液分离,打开止水夹后,固液接触,反应进行,C、D同理;B选项,固体放在小试管中,加入酸后,酸和固体不能分离,不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10.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C)
(第10题)
A. 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
B.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C. 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 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
【解析】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只是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如达到饱和就不会再溶于水了,所以用排水法也能收集到二氧化碳,只是所需时间较长。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没伸入到液面以下,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所以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选择B、C两种装置,B作气体收集装置应短进长出。
11.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底部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和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图乙中的__A__(填字母)装置;图甲虚线框中应选用图乙中的__C__(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观察是否熄灭。
【解析】 底部带小孔的眼药水瓶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相当于图乙中的A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C装置。
12.某科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2题))
(1)按要求从图甲A~E装置中选择。乙同学要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O2,收集装置应选择__C__(填字母),氧气收集满的现象是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
(2)小松探究B装置后,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乙所示。图乙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3)小松使用图乙装置制取CO2,现有①Na2CO3固体、②块状大理石、③稀盐酸、④稀硫酸,应选用的试剂是__②③__(填序号);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液面下降,反应液被压回长颈漏斗,反应液与块状固体脱离,反应停止。
(4)小亮也改进了B装置,改进的装置如图丙所示,并按下列操作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关闭装置中的止水夹后,开启分液漏斗活塞,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进烧瓶。根据该现象无法确定该装置是否漏气(填“可判断该装置漏气”或“可判断该装置不漏气”或“无法确定该装置是否漏气”)。装置中橡皮管的作用是使分液漏斗与试管内气压相等,便于液体流下。
【解析】 (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满的现象是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2)图乙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3)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的。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后,生成的气体使试管内气压增大,将反应液压回长颈漏斗,反应液与块状固体分离,反应停止。(4)关闭图丙装置中的止水夹后,开启分液漏斗活塞,因橡胶管连通试管和分液漏斗,即使气密性良好,水也会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进试管,此操作无法判断该装置是否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