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五节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第五节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染色体、DNA、基因和人类的性别、性状的遗传规律,以及计划生育后安排的,主要介绍了人类遗传物质的不利变异---遗传病的成因、危害及优生优育措施和遗传物质的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计划。教材通过科学史料引入人类遗传病,接着讲述了人类常见遗传病及遗传病的概念、起因及危害等,使学生明白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然后教材以我国为例介绍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取得的成果。让学生明确了我国和世界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及研究的意义,引领学生对生物学高精尖技术的兴趣和向往,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
第五节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节学习了染色体、 DNA 、基因等遗传物质的概念和关系,了解了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结构,明确了人类性别和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对于遗传病和优生优育的学习和认识应该比较容易.课前已安排学生收集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资料,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过程及意义也不难理解。
第五节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教学目标
1、认同人类遗传病的危害和优生优育。
2、描述人类遗传病形成的原因。
3、描述人类基因组计划。
4、收集人类遗传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和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资料,培养学生交流、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第五节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教学重点:
举例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及优生优育的措施。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重难点突破策略
对于“举例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及优生优育的措施”是学生在了解了人类常见遗传病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结合视频、挂图、图片等直观教具,增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特别是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遗传病发病的原因,进一步指出血缘与基因的关系,明确血缘关系越近,其基因越相似,后代出现遗传病的几率越大。有了遗传病的危害和近亲结婚的危害等知识,进一步指导学生讨论和分析优生优育的措施。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红绿色盲检查图
学生准备:收集人类遗传病的相关资料,对人类遗传病的危害形成初步认识;预习新课,了解红绿色盲的发现史;收集了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加深对“优生优育”的认识;调查活动:收集并交流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信息。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与教材编写原则相一致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以问答式、启发式、观察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疾病,如流感、痢疾、红眼病等,这些疾病属于?---传染病。
生活中还有如白化病、血友病、色盲等病,这些病和上面的疾病一样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新课讲授
(一)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提出问题:道尔顿是怎样发现色盲病的?
指示方法:学生据P91第一段讲述“道尔顿与袜子”的故事,引出对人类遗传病的学习。
提出问题:色盲属于人类遗传病,常见的色盲为红绿色盲。你知道红绿色盲有什么缺陷吗?这种人能当司机开车吗?
指示方法:
让学生观察课本P91图4.4-17和教师提前准备好的红绿色盲检查图。同位之间相互说出所看到的图案是什么?骆驼、96、拖拉机、马等。
根据观察结果回答:红绿色盲缺陷是分不清红色和绿色。这种人不能当司机开车。
红绿色盲检查图
提出问题:色盲属于人类遗传病。你还知道哪些遗传病?
指示方法: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回答。
教师出示图片,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遗传病的认识。
白化病
白化病
先天性愚型
先天愚型病患者有三条 21 号染色体
多指症
短指畸形
(a)为正常的手指;(b)为短指。
(a)
(b)
男性毛耳
进一步提出问题:
1、人类遗传病是怎样形成的?
2、近亲结婚,遗传病发病率高的原因是什么?
3、对于优生优育有哪些好的建议?
指示方法:先让学生阅读课本P92内容,再播放各种遗传病的危害及近亲结婚危害的影像资料,使学生对遗传病的危害有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讨论、分析,使学生充分领悟到人类遗传病的成因,了解遗传病的显性和隐性,明白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提倡优生优育的意义等。
相关链接
法律规定:直系血亲 以及三代 以内的旁 系血亲禁 止结婚。
目的:降低遗传病的发病几率。
过渡链接:
我们已经了解了遗传病的成因,也知道了遗传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到目前为止,一般遗传病是不能根治的。那么,将来遗传病到底能不能根治?怎样来改善或彻底治疗遗传病?能不能把致病的基因或染色体进行矫正?这正是很多科学家正在研究的问题。
引出新课题:人类基因组计划
提出问题:
1、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2、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有哪些?
3、我国是哪一年加入此项研究的?有哪些贡献?
4、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深远意义是什么?
指示方法: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并快速阅读课本P93-P94,参考老师给出的部分材料,分析讨论后回答问题。
人类基因组计划发展过程:
1986 [美] Dulbecco首次提出了“ 人类基因组工程”。原计划约10-15年完成,耗资30亿美元,其宏伟的程度堪与Manhatto原子弹计划和Appolo登月计划相提并论。
1990 4月美国宣布开始实施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
1990年,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主要由美、日、德、法、英等国的科学家共同参与。1999年9月,我国积极加入这一研究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我国因此成为参与这一研究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从工作量上看,1%的数量并不算大,但却意义深远。这向全世界证明:只要目标集中,措施有力,中国科学家有能力参与国际重大科技合作研究,跻身于国际生命科学前沿,并做出重要贡献。
1999 破译出人类第22号染色体的遗传密码。
2000 完成了人类第21号染色体的测序。
预计从原定的2003年6月提前到2001年6月完成。
2000年6月26日美,英 ,日,德,法,中六国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成功。
1%意味着什么
作为迄今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工程,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日前绘制完毕,并于2000年6月26日向全世界公布。我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占据了1%的份额。这1%,对中国和世界意味着什么?“不要小看这1%,它代表着中国科学家在这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上,已经刻上了中国人的名字。”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联系人、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杨焕明教授说。人类基因组约含4万到10万个基因,由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分布在细胞核的23对染色体中。为破译这本蕴藏着生命奥秘、决定人的生老病死的“天书”,
2000年
3月塞莱拉公司宣布完成了果蝇的基因组测序。
12月14日英美等国科学家宣布绘出拟南芥基因组的完整图谱。这是人类首次全部破译一种植物的基因序列。
2001年:1、2月,HGP和美国塞莱拉(Sequencing)公司将各自测定的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分别发表在Nature和 Science 上, 这表明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进入了一个展新的阶段。
2003年4月14日
美,英 日,德,法,中六国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绘制,实现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
调查活动:
收集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信息
(三)巩固练习
同步训练P161【达标检测】部分题目
(四)课堂小结
学生回忆,归纳总结本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1、同步练习剩余题目
2、课下继续了解、收集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及对人类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五节 人类优生与基因组计划
一、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1、常见遗传病
2、遗传病的概念及成因
3、禁止近亲结婚
4、提倡优生优育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
1、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2、发展概况
3、我国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