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口的空间变化(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人口的空间变化(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01 14:2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1979年


31.4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人口(万人)


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

167.8
701.2
1137.8
354.9
124.9
68.7
31.3
深圳市人口数量变化表
思考:图中深圳市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变化有何差异?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常住人口增长速度远比户籍人口要快得多!说明深圳市的(外来)迁入人口日益增加.这种现象称为人口的机械增长
课堂导入
因为:
人口的迁移就是指人口的空间变化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新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核心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了解国际以及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
综合思维: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地理实践力:通过实地考察,了解本地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人地协调观:结合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树立良好的环境观和人生观。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结合图表,了解国际人口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
【学习难点】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关系;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迁移概述
(一)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1年及其以上






跨越行政界线
改变
旅游
出差
思考:以上四幅图都是人口迁移?请说说你的理由。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西口,即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西北部,由于在山西省诸长城关口而得名。
闯关东,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华北地区(河北、山东)农民向东北三省移民的运动。

? 关东地区:是指山海关以东的所有大陆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
思考: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是同一个概念吗?请举例说明。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概念
共同点
不同点
人们的居住地 在时空上发生变化。
人们短期离开原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空间上发生位移
①定居地变更;
(关键因素)
②时间较长;
(至少一年)
③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重要标准)
①没有变更定居地;
②短期流动
旅游
出差
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
判断下列为同学们的日常移动行为,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哪些属于人口流动?并说明理由。
①东源中学高二同学周五放学回家
②李华同学暑假随父母去四川九寨沟旅游
③外出读书的大学生寒假回东源中学探望老师
④谢思随全家从吉林搬到河源并转入河源中学读书
⑤在座的同学6年后去英国国留学

【检学】
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
人口移动
人口移动
人口移动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
(1)国际人口迁移
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
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2)国内人口迁移
(二)人口迁移的类型
“闯关东”
“下南洋”
请你判断下列人口迁移的类型?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首选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
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二、国际人口迁移

东南亚





方向:
特点:
原因:
读下图,结合教材先关内容,请你分析 19世纪以前,人口的迁移方向、原因、特点及意义。

开发新大陆,进行殖民扩张。
旧大陆迁往新大陆
集团性的、大批的
意义
开发新大陆、传播工业文明,改变人种的空间分布
时间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

19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开发现新大陆、传播工业文明,改变人种的空间分布
19世纪前的国际人口迁移比较表
读图,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主要移民方向、特点、原因及意义。



方向:
特点:
原因:
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意义
调整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对比表:
时期 特点 迁出地 迁入地 原因 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亚、非、拉丁美洲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调整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时间 特点 迁出区 迁入区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开发
开发新大陆、传播工业文明,改变人种空间分布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比较表
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调整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
二战以后
亚、非、拉丁美洲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无论是19世纪以前,还是二战之后,始终都是人口迁出地的大洲: _ _ _ _ ;始终都是人口迁入地的大洲是: _ _ _ 拉丁美洲由人口_ _ _变为人口__________;欧洲则相反。
亚洲、非洲
北美洲
迁入地
迁出地
走西口
闯关东
(一)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
历史上:农业经济脆弱、战乱、自然灾害;垦荒、戍边、避税、经商、流放是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三、国内人口迁移(以我国为例)
迁移特点:
大批迁移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中部向外扩散。
迁移路线:
读图分析我国古代人口迁移的路线、特点及其原因
读下图分析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后人口迁移的原因、特点及其路线
1949年到20世纪80代中期:
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特点: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
路线:由东部迁往西北、东北、海南
20世纪80代以后:
原因:改革开放政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特点:迁移的流量增大,自发流动
路线:
中西部→东部;内陆→沿海
农村→城市
落后地区→发达地区
归学: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内人口迁移比较表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

成立到20世纪80代中期
20世纪80代中期以来

迁移的流量增大,自发流动
大批迁移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
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
改革开放的政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由东部迁往西北、东北、海南
中西部→东部
内陆→沿海
农村→城市
落后地区→发达地区
古 代
现 代


1.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18年中国外出务工的农民达1.14亿。我国民工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





A.新疆、山东、北京 B.四川、湖北、福建
C.广东、浙江、上海 D.上海、江苏、浙江
检学
C


2.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10-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1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A


3.读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




① 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②主要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
探究: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推拉理论
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拉理论
原定居地的不良环境,如气候恶劣、人口过多、食品供应短缺、居住条件差、社会经济条件落后、就业困难、国家政策、文化传统、宗教迫害等
吸引人们迁往新定居地的因素,如适宜的气候、廉价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等

迁出地的推力因素
迁入地的拉力因素
中间阻力因素: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距离、交通和通讯条件等

气候
淡水
土壤
矿产
资源
自然
灾害








自然因素
看图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0世纪80年代 ,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

三峡工
程大移民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经济发展

大型工程建设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经济
因素
看图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国家政策
战争
政治中心的改变
社会因素
讨论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文化教育
婚 姻
家 庭
宗教信仰




科技人员大学生等出国留学

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引起的人口迁移
邓老师把年迈的父母接到东源县城定居
印巴分治导致人口迁移
社会因素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社会
经济
因素
经济因素
交通通信
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政治
因素
政策
社会变革

战争
宗教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归学: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在诸多因素中, 一般来说 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经济因素
请你分析下列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①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川老县城及大量人口离开了这片他们热爱的土地。
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省内人口不断向成都市汇聚,成都市常住人口已超千万。
③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向西部迁移的人口增多。
④1947年,为了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人口迁移。
自然灾害,属于自然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
政策,属于社会因素
宗教,属于社会因素
有这样两种现象:一种是许多留学生学成后不愿回国,而在国外生活和发展;另一种是早期流落国外的华人、华侨总想“叶落归根”,纷纷回国定居。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说明: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
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国外有更优越的生活、就业、经济收入等条件,这说明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华人、华侨回国定居,则反映了一种思乡的民族情感。
材料分析
近年来,我国有大量科技人员、工人、农民从中西部地区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和工作。想一想,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会产生哪些影响
?
为城市提供劳动力
参与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五、人口迁移的影响:
交通
拥堵
人口拥挤
住房
压力
环境
恶化
留守儿童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不利
归学:人口迁移的影响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①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发展
②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发展
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环境恶化、住房压力、交通拥堵,人口拥挤,就业困难等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留守儿童多
思维导图
【课后探究】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备受世界关注!离汉通道关闭前有近500万人离开武汉,全国有数万逆行者驰援武汉和湖北,春节后陆续有复工人员返回武汉。
1、这些人口的空间变化属于人口迁移吗?
2、这些人口的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这些人口的空间变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