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 课件(4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该是什么样子 课件(4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02 19:0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问题研究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竹馆里》 — 王维
《水调歌头》 — 苏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 李白
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 张九龄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上踏上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
1994年,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个探测器“克莱门丁”号。

中国国家航天局启动第一个探月工程,亦称嫦娥工程。

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个探测器“克莱门丁”号。发现在月球南极的低洼地区,有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
2003年

1994年

1969年


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飞船飞到月球附近,进行绕月飞行,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考察。
1959年




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上踏上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
1994年,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个探测器“克莱门丁”号。

中国国家航天局启动第一个探月工程,亦称嫦娥工程。

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个探测器“克莱门丁”号。发现在月球南极的低洼地区,有以冰的形式存在的水。
2003年

1994年

1969年


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飞船飞到月球附近,进行绕月飞行,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考察。
1959年







中国探月工程
2

1
3
嫦娥工程
卫星发射基地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11月5日绕月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




嫦娥二号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二号完成了一系列工程与科学目标,获得了分辨率优于10米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月球物质成分分布图等资料。


嫦娥三号探测器12月2日1:30分在西昌成功发射,12月14日21时12分成功落月,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第一步——绕月飞行
第二步——登月
第三步——建立月球基地
探月三步走


为什么要建立月球基地?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向太空扩展生存空间的首选地。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了解

分析


研究


绘制

月球基地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命保障条件
分析人类可以开发的月球资源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探讨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的月球资源

分析月球基地的基本功能,绘制基地构想图


了解

分析


研究


绘制

月球基地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命保障条件
分析人类可以开发的月球资源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探讨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的月球资源

分析月球基地的基本功能,绘制基地构想图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月球上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人类要在月球上生活,需要创造的条件









太阳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吸收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
吸收
反射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吸收
大气上届
大气下届
月球表面
地球表面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1]












太阳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月球表面辐射
月球表面




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月表处于超高真空状态,因而月球表面不会有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和保温等,也没有大气的热传导,所以月球表面昼夜温差极大。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1]


月球的表面形态与水星相似,有大量的环状构造,被称为环形山(月坑),主要由陨星撞击形成,也有少量是火山活动的结果,这些环形山主要形成于几万年或几十万年前。
此外,月球表面还有大量的暗黑区域,这些暗黑区域被称为月海。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2]


图中美国国旗真的能飘起来吗?
月球上没有空气,也就没有风,也没有声音。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3]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约是地球表面的六分之一,所以在月球表面物体就会变得很轻。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4]
美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撰文说,“月球勘探者”探测器发回的最新数据再次表明,月球两极存在着冰冻状态的水,数量多达100亿吨。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5]


了解

分析


研究


绘制

分析人类可以开发的月球资源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探讨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的月球资源

分析月球基地的基本功能,绘制基地构想图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月球基地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命保障条件

月球上能够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固体表面,两极可能有冰
人类要在月球上生活,需要创造的条件
适于呼吸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大量的水源





了解

分析


研究


绘制

分析人类可以开发的月球资源
探讨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的月球资源

分析月球基地的基本功能,绘制基地构想图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月球基地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命保障条件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1991年9月26日,美国历时8年在亚利桑那沙漠里建成占地1·5万平方米的全封闭式人工模拟生态系统。只有阳光可以照射进去,包括9种不同的生态类型:热带雨林、灌木林、草地、淡水沼泽、海水湿地、沙漠、深海(珊瑚礁等)、农田、楼房(包含人工风雨装置),引进物种3800多个、有4男4女住进,希望在这里可以获得(产生)足够的食物、水和空气,供这8位科学家生活2年。
生态圈2号


“生物圈2号”实验外景
“生物圈2号”是一个人工建造的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全封闭的实验场,也有人把它称为“微型地球”,或“火星殖民地原型”。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生物圈2号”研究人员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1996年9月发布的生物圈2号试验结果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一样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进驻后几个月开始到一年多后,氧含量从21%下降到14%,CO2和CO猛增,除藤本植物外,所有靠花粉传播的植物死亡,昆虫中除白蚁蝗虫外基本死亡,实验证明人类目前没有能力模拟出一个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
这个实验为什么会失败呢?
科学家对此作出的总结是:除了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水循环失调等原因以外,生物种类关系的也是重要的原因。
原来,设计者虽然在 “生物圈2号”内模拟了多种生态系统,但引进的生物却主要是生产者,动物、真菌和细菌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传粉的昆虫死去了,有些植物就只开花不结果。由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植物很少被动物取食,加之缺少细菌和真菌的分解,导致枯枝落叶大量堆积,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实验结果

我们可以从“生物圈2号”实验中吸取那些经验和教训?
经验:创造一个完整的自我更新的生态环境
教训:调节人工生态环境的长期平衡和稳定,科技的力量还很有限,所以我们必须珍爱地球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生物圈 2号”和月球基地有哪些异同?

1. 人工建造
2. 背景为荒漠环境
3. 内部形成完整的生态环境
“生物圈2号”建在地球上,温度更适宜,更容易制造
相同
不同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了解

分析


研究


绘制

探讨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的月球资源

分析月球基地的基本功能,绘制基地构想图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月球基地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命保障条件

分析人类可以开发的月球资源


100
多种矿物
硅、铝、钾、磷、
铀、钍、稀土 …

10000
氦-3储量100~500万吨
这种燃料是核聚变的原料之一,供人类使用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了解

分析


研究


绘制


分析月球基地的基本功能,绘制基地构想图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月球基地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命保障条件
分析人类可以开发的月球资源

探讨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的月球资源


硅酸盐
太阳能
金属矿产

人类目前在生物圈研究领域的成就

了解

分析


研究


绘制


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
月球基地应该具备的基本生命保障条件
分析人类可以开发的月球资源
探讨可用于发展月球基地的月球资源


分析月球基地的基本功能,绘制基地构想图

能够和地球保持方便的通信联系
能满足月球科学研究的需要
能够为月球基地与地球之间的物资运输提供最大的方便
周围有丰富的资源,能满足月球资源研究和利用的需要
有良好的光照条件,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种植植物:月球土壤和岩石中有大量植物所需的矿物质元素,利用现有的无土栽培技术,在上述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实现植物生长
月球基地的基本功能

月球基地应具有生产,生活,科研的功能,应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给自足!

月球基地构想图
月球基地构想图
月球基地构想图
月球基地构想图
月球基地构想图

未来的月球将会出现一个个的月球基地,未来的月球上将会出现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同学们,让我们发挥聪明才智,参与到这项人类伟大工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