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章课标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认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三大原则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直面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模式图
环境
人类社会
废弃物
物质
能量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该环境问题的产生与__________________发展模式有关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太湖蓝藻属于哪类环境问题?
1.概念:
2.内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础
目的
条件
3.三个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
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之间、
代际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持续性原则
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应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需要各国积极参与。
含义:
原则:
特征:
建立在_____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
经济发展模式
物质
资源输入_______; 资源___利用;
废弃物再生______
减量化
再
资源化
资源投入___; 资源利用___;
废弃物排放___;再生______
低
高
低
资源化
4.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
参考课本101页
5. 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1)在工业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
基本途径是_________
(2)在农业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
重要途径是_________
(3)在生活中,______消费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文明
清洁生产:
案例:
某酒精生产厂家过去在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排放的大量的废物、废气和废水,使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后来该厂改变了被动的末端治理的办法,在生产全过程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所有生产环节的废弃物都进入了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废弃物减少到最低,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持续发展。
玉米
脱胚
清洗
粉碎、拌料
蒸煮
发酵
蒸馏
酒精
排放胚芽、玉米皮
排放CO2
排放糟液
清洁生产工艺流程图
传统生产工艺流程图
玉米
脱胚
清洗
粉碎、拌料
蒸煮
发酵
蒸馏
糟液
玉米油
回收部分CO2
杂醇油
饲料
酒精
饲料
沼气
发酵
消化液肥
沼气
农田利用
从污染控制过程、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展开比较
项目 清洁生产 传统生产
污染控制过程
经济
效益
生态
效益
清洁生产和传统生产的比较
全过程:清洁的_____,
清洁的_________,清洁的_______
末端处理或不处理
资源利用率__,废弃物再生______
_____产业链,提高产品_______
资源利用率低治污费用高
废弃物排放大
土壤板结严重
(1)排放废弃物_____,利于环境保护
(2)使用有机肥,利于保护_____资源
能源
生产过程
产品
高
资源化
延长
少
土地
附加值
清洁生产取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清洁生产是工业生产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结 论
生态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__________和_________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
(1)概念:
(2)实质:
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最大限度地循环利用______和消除_________,
达到节约高效的目的。
农业生产
生态平衡
资源
污染
生态农业取得了哪些效益?
思考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农业所取得效益
(1)______产业链,提高产品的______
(2)提高资源的______,减少了成本的投入
增加______机会,增加农民的_______
(1)减少_______排放,利于_________
(2)有机肥取代农药化肥,改善农田的______结构, 利于保护_________
延长
附加值
利用率
就业
收入
废弃物
改善环境
施肥
土地肥力
生态农业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结 论
生活中:适度消费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
生活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材料1: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水温较高时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2: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迅速增大。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3:无锡地区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第一组: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第二组: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第三组:若你是无锡市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蓝藻再度暴发
分组讨论:太湖蓝藻事件
材料1: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水温较高时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2: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迅速增大。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3:无锡地区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1)试分析太湖每年发生蓝藻现象的主要原因。
答:自然原因:太湖初夏季节水温高;水位低、水体流动性差。
人为原因:工业污染、农业污水与生活污水大量排放。(3分)
材料1: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水温较高时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2: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迅速增大。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3:无锡地区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2)试分析2007年5月初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暴发的主要原因。
答:2007年5月初,无锡地区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蓝藻上浮时间提前,光照充足,蓝藻繁殖生长速度加快;降水少,太湖水位降低,氮磷浓度提高;吹偏南风的时间提前,使蓝藻提前聚集无锡水域。
材料1:太湖蓝藻每年一般在5月底6月初水温较高时发生,多见于湖区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
材料2:近20年来,化学工业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太湖地区人口密度迅速增大。城镇化的发展,使耕地锐减,为了维持粮食总产量的相对稳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村也开始大量使用抽水马桶,污水处理能力极其有限。
材料3:无锡地区2006年冬季日平均气温达6.8℃,比往年高2.5℃;2007年入春以来日平均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2.5℃,且入夏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个月;2007年1到5月降水量减少,水位低;吹偏南风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一个月。
(3)若你是无锡市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蓝藻再度暴发。(至少4点)
答:①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水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并耐其它水污染企业行达标排放;②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环保意识;③ 推广受用无污染日化产品,如无磷洗衣;④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农业对化肥、农药、草剂的依赖。 ⑤工业发展清洁生产,污水达标排放 ⑥ 必要时动“引江补太”工程,从长江向太湖进行补水; ⑦寻求太湖流域其他地区的支持(共同行动);
生态无锡,美丽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