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件(24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件(24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02 20:5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二节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五章 海洋开发
海洋资源的类型
海洋资源的类型
海洋水资源
海洋化学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
……
一、海洋水资源开发
1、利用海洋水的必要性:水荒
2、海洋水的利用方式
(1)海洋水的直接利用
农业 ——用低盐度海水灌溉农田
生活——公厕冲洗、消防用水
工业——主要用作工业冷却水
“海水”稻
海水灌溉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一、海洋水资源开发
2、海洋水的利用方式
(2)海水淡化

特点:安全、稳定、不受季节变化影响
成本高、普及率低
分布:沿海干旱、半干旱地区(阿联酋、沙特阿拉伯)
淡水供应困难的岛屿或矿区(西沙群岛、马尔代夫)
沿海城市(人口和工业集中,耗水量大,淡水紧缺)
二、海洋化学资源开发
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海洋又被 称为“液体矿山”,“盐的故乡”。
1、海水化学资源的主要类型:钠、氯、镁、溴、碘、铀、
2、海盐的生产方法:盐田法(主要)、电渗析法、冷冻法


盐田法:修筑类似稻田一样的池子,用来晒盐。
制盐的过程包括纳潮,制卤、结晶、采盐、贮运等步骤。纳潮,就是把含盐量高的海水积存于修好的盐田中。制卤就是通过利用太阳能让海水蒸发,浓度逐渐加大,当水分蒸发到海水中的氯化钠达到饱和时,要及时将卤水转移到结晶池中。卤水在结晶池中继续蒸,原盐就会渐渐地沉积在池底,形成结晶,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采集了。
二、海洋化学资源开发
课堂练习:
1.春、秋为何是我国海盐生产的旺季?

2.古谚语中“雨后纳潮尾,长晴纳潮头”是什么含义?
盐田法受地理环境影响很大,如地理位置、降水量和蒸发量以及海水盐度等。
分析长芦盐场成为我国最大的盐场的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北方渤海湾沿岸
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春秋降水较少,蒸发旺盛,且多风。
地形:地势低平,利于海盐生产。
海岸带:淤泥质海岸
社会经济因素:开发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市场广阔
盐场区位分析:
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海盐晒制;
气侯:晴天多,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
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海岸带:泥质海岸有利于提高产量

1、海水化学资源的主要类型:盐、镁、溴、碘、铀、钾
2、海盐的生产方法:盐田法(主要)、电渗析法、冷冻法
3、海水提镁、提溴
4、碘、钾等其他微量元素

海洋化学资源开发方向,处理一次海水时提取多种元素。
二、海洋化学资源开发
三、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
海洋药用资源、海洋渔业资源
世界渔场分布图
浅海大陆架多形成渔场的原因:
1.海水浅,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
2. 营养盐丰富、浮游生物繁盛:①入海河流②寒暖流交汇③冷海水上泛(上升流、季节变化)
3.大陆架底部沉积着由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
海洋残酷真相:
1、由1950年开始,因为过度捕鱼,全世界 1/4渔业已经崩溃。
2、1992年,加拿大纽芬兰的鳕鱼渔业崩溃,40,000人因而失业。当地渔业至今仍尚未恢复。
3、科学家估计,全球 90%的大型鱼类已在海洋绝迹。其中包括许多吞拿鱼、鲨鱼、大比目鱼、石斑和其他生态系统顶端的捕食者。
4、工业化捕鱼船队每年平均杀害及丢弃约2700万吨的鱼,相当于全年 1/4的渔获。在街市买 1公斤虾,背后可能潜藏超过 10公斤的热带海洋生物的牺牲。
5、每年平均有800万吨塑料垃圾涌入海洋,直接造成1500万海洋生物的死亡。
……
应对的措施:
(1)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管理
(2)合理捕捞,捕养结合,由单纯的天然采捕向海洋农牧化转变,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四、海底矿产资源开发
世界主要海洋石油分布图
“可燃冰”未来能源的新希望
可燃冰中的冰指的是水冰,水分子和甲烷在低温高压下结合成固体,其外形看起来像冰,并且又能在空气中燃烧。比起煤和石油这样的化石燃料,可燃冰就像天然气一样是一种清洁能源。可燃冰燃烧之后只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几乎不会留下固体残渣,也不会产生有害气体。
2017年我国在南海首次成功实现了可燃冰的开采,这个事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未来如果能够大规模开采,这种储量丰富、高能量密度的能源将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
可燃冰储量丰富,据保守估计,其总储量是现在已知的地球上天然气、石油等所有烃类的碳储量的两倍以上,但是可燃冰是靠低温才能让甲烷维持结晶状态的,如果开采不当,会产生地质滑坡,引发海啸,对沿海城市产生不利影响,甲烷气体泄露大气中,会更加剧全球变暖,造成气候异常。
辩论:人类当前是否要大规模开采可燃冰?
海洋中有丰富的化学,生物,矿产资源,对今后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研究未来学的科学家把21世纪作为海洋经济世纪。“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世界”,我们应充分利用海洋资源造福人类。开发“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世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