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题型专项突破 第3章 空气与生命(解答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题型专项突破 第3章 空气与生命(解答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3 17:1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03章 空气与生命(解答题)-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题型专项突破(浙教版)
一、解答题
1.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交通工具的尾气污染和“碳排放”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受害者.如何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减少尾气污染和碳的排放量呢?
(1)出租车“油改气”后,用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作燃料,可有效减轻尾气污染.求C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据测算,同一辆出租车行驶10公里,用汽油需消耗1.1升,用天然气需消耗1立方米.已知1升92号汽油的价格是6.3元,1立方米天然气的价格是3元.若不计“油改气”的成本,“油改气”后,出租车跑200公里可节约燃料成本 元.
(3)我们每天都要呼吸、用电、坐车等,这些都能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是碳补偿的唯一办法.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kg二氧化碳,平均每天吸收1.27kg的二氧化碳.若某人一天上下班开车要消耗2升汽油,按图CO2转换系数计算,一天上下班开车要排放CO2
kg,他为补偿这些汽油的碳排放量至少需种这样的树 棵.




2.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蛋壳的成分开展了有关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蛋壳放入容器中;
②往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较多的气泡产生;
③……
④得出结论: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1)请补全第③步的实验内容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同学们用蛋壳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有关数据如下表:(CO2的密度为2g/L)
蛋壳的质量(g) 加入稀盐酸质量(g) 收集到CO2气体体积(L)
7.5 100 1.1
假设二氧化碳全部是由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的,小星计算这些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过程如下:
解:设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28
x              1.1L
100∶28= x∶1.1 L
x=3.93 g
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0.524
小星的计算过程中存在明显错误,请你通过列式进行计算。



3. 某科技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试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透明装置中的水浴温度始终维持在25℃,实验中植物蒸腾作用、空气湿度、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均忽略不计,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Ⅰ.实验步骤:

(1)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步骤:
①装置的烧杯中放入NaOH溶液,装置密封后放入水浴中,关闭阀门,等红墨水停止移动后用记号笔记下红墨水的位置。
②将装置进行 处理。
③1小时后测出装置红墨水滴向左移动了2厘米。
(2)测定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步骤:
①从水浴中取出装置,将烧杯中的液体换成NaHCO3溶液(缓慢释放二氧化碳),装置重新密封后放入水浴中,关闭阀门,等红墨水停止移动后用记号笔记下红墨水的位置。
②将装置放在光照强度恒定的环境中。
③1小时后,记录到装置红墨水滴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了6厘米。
Ⅱ.实验分析:
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厘米,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克。那么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 克/小时。白天光照1小时,葡萄糖的积累量是 克。



4. 实验室中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加热制取氧气,待充分反应后,冷却,称得固体残渣的质量为10.7克,为了节约药品,将固体残渣放入55克蒸馏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和滤液,列式计算:
(1)制得氧气多少克?
(2)回收得到二氧化锰的质量
(3)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01)



5.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在适宜且恒定温度下,改变灯与烧杯间的距离,分别测得金鱼藻1分钟内放出的气泡数(如表)。
灯与烧杯的距离/厘米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气泡数/个 18 15 10 8 6 4 2 0
(1)实验中灯功率不变,控制光照强度的方法是 ;
(2)当灯与烧杯的距离在不定期下范围内时,能产生气泡且随着距离增加气泡数越来越少的原因分别是 。



6. 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请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3)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毫克。
(4)写出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12O6]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结果保留2位小数)。




7. 小意和小思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他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题目] 已知: 2KClO3 === 2KCl + 3O2↑,将10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量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小意很快得到(10g + 2g –7.2g)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进而求出KCl 的质量是 g。
(2)小思依据上述计算的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通过简单的计算,论证他的发现。
(3)如何才能更正该题呢?小意和小思认为有许多方法,例如将题目中“10g氯酸钾”改为“ag氯酸钾其它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是 。(不需要计算过程)



8.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剩余固体质量/g 2.55 2.25 2.10 2.04 2.04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9.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从石灰厂带来一块石灰石样品,技术员告诉他们此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同学取用10g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g分5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7.5 m 2.5 1.5 1.5
求:
(1)表中m的值为 g.
(2)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0.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样品加热制取氧气(样品中其他杂质加热时不反应不分解),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1)请在图中画出反应生成氧气的图像并标出氧气质量;
(2)样品中KMnO4的质量分数。



11.为得知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能产生多少克氧气,小柯与小妍分别采取了以下方法:
小柯:实验测定法 小妍:计算法
小柯在老师指导下,将7克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得到氧气600厘米3 解: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00%=40.5%氧气的质量为7克×40.5%=2.84克答: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产生氧气2.84克.
请回答:
(1)在本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4×10﹣3克/厘米3,则由小柯的测量结果可以算出7克高锰酸钾分解后所产生的氧气质量为 克;
(2)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妍的计算方法明显错误,此题不能采用该方法计算氧气质量的一项理由是 ;
A.高锰酸钾中含氧元素B.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C.氧气中含氧元素
(3)请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7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质量;
(4)若实验操作无误,不考虑实验中的误差,针对小柯的测定结果与你的计算结果,请提出一种合理的猜测: .



1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MnO2和KClO3的固体混合物15.25 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一定质量的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求得所制氧气的质量,他们将加热后剩余物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多次加水测定剩余物质量的办法即可求出。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Mn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
编号 1 2 3 4
加水的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7.25 4.05 m 3
试求:(1)表中m值为__________。
(2)所制得氧气的质量。



1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1.0 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 0 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共收集到559 mL气体。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 g。
(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 g/L)
(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百分数)。



1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及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生产氧气的质量_________g;
(2)这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5.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经固
体,并得到氯化钾溶液200g。
加热时间/min 0 t1 t2 t3
固体质量/g 26.0 23.4 16.4 16.4
请计算:
(1)共制得氧气 g。
(2)所得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03章 空气与生命(解答题)-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题型专项突破(浙教版)(参考答案)
一、解答题
1. (1)CH4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5%;
(2)同一辆出租车行驶10公里,用汽油需消耗1.1升,跑200公里,用汽油需消耗220升,1升92号汽油的价格是6.3元,220升92号汽油的价格是220×6.3=1386元,
同一辆出租车行驶10公里,用天然气需消耗1立方米.跑200公里,用天然气需消耗200立方米,1立方米天然气的价格是3元.200立方米天然气的价格是200×3=600元.“油改气”后,出租车跑200公里可节约燃料成本1386元﹣600元=786元;
(3)由图示可知:若某人一天上下班开车要消耗2升汽油,按图CO2转换系数计算,一天上下班开车要排放CO2为2×2.7=5.4千克,
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kg二氧化碳,平均每天吸收1.27kg的二氧化碳.他为补偿这些汽油的碳排放量至少需种这样的树为5.4Kg÷1.27Kg≈5颗.
2. (1)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2)设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1 L×2 g/L=2.2 g
100∶44=x∶2.2
x=5 g
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0.667=66.7%
3. (1)遮光(或“黑暗”) (2)右(2分) 8(2分) 6(2分)
4. (1)由题意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5.5g﹣10.7g=4.8g
设反应中生成KCl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149 96
x 4.8g

x=7.45g
MnO2的质量为:10.7g﹣7.45g=3.25g
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93%
5. (1)改变灯与烧杯的距离 (2)略
6. (1)在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2分)
(2)不能 (1分)
白天在光照强度为n1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速度正好相等,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质量相等,但植物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从全天看,有机物的消耗大于积累,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2分)
(3)600 (2分)
(4)设生成葡萄糖的质量为x

6CO2+6H2O C6H12O6+6O2 (1分)
= x=409.09毫克 (1分)
7. (1) O2 7.45g
(2)所剩固体的质量=7.45g+2g=9.45g>7.2g,所以题目有错误.
(或氯酸钾质量=7.45g+4.8g=12.25g>10g所以题目有错误.)
(3) 5.2g<a≤8.55g
8. (1)0.96g ………………………………………………………(2分)
(2)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1分)
245 96
x 0.96g
x=2.45g ………………………………(2分)
氯酸钾的质量分数=×100%=81.7%
答: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1.7%.………………(1分)
9. (1)5;
(2)由表中数据可知第四次和第五次固体的质量不再变化,所以杂质的质量为1.5g,
所以石灰石的质量分数=×100%=85%
答: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85%.
(3)加入20g盐酸时,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5g
设此时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25.g x

解之得:X=1.825g
所以盐酸的质量分数=×100%=9.1%
10.(1)图像(2分)起点(1分)转折点(1分)

(2)解: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X 4g-3.68g

x=3.16g(2分)
KMnO4%=3.16g/4g=79%(2分)
答:样品中KMnO4的质量分数为79%。
11.(1)小柯实验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4×l0﹣3g/cm3×600cm3=0.84g
(2)小妍计算出的质量是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包括了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氧元素的质量.
(3)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K2MnO4+MnO2+O2↑
316 32
7g x

x=0.71<0.84g
(4)实际测得的氧气的质量大于理论计算出的氧气的质量,原因可能是生成锰酸钾或二氧化锰分解放出了氧气.
12.(1)3
(2)由1和2可知加入10 g水最多溶解3.2 g KCl,而第3、第4次加水后溶解KCl为4.05 g-3 g<3.2 g,则第3次加水后KCl完全溶解,剩余的固体全部是不溶于水的MnO2,则m=3,原混合物中KClO3为15.25 g-3 g=12.25 g。
设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12.25g       x    
=    
x=4.8 g
13.(1)1.0 (2)0.8
(3)(3)设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0.8 g
=  x=1.7 g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8.5%
14. 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68g+2g-68.4g=1.6g;故填:1.6
(2)设68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 + O2↑
68 32
x 1.6g

解得,x=3.4g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5%。
15.解:(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共制得氧气的质量为:26.0g-16.4g=9.6g;
(2)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9g/200g×100%=7.45%
答:所得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45%.


水浴

烧杯

光照

(第题)

MnO2






叶绿体



PAGE



第 9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