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选修3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位于陕西汉中勉县的诸葛古镇,是以三国时期诸葛亮为文化题材的仿古古镇。有人认为:游客花高昂票价来这里是为了欣赏古镇的历史文化,而不是逛一条模式化的商业步行街;同时游客发现镇上多数店铺的卖点几乎一样,没有太多亮点。没有历史也要“创造历史”的诸葛古镇目前生意惨淡,甚至出现了“空无一人”的现象。
合作探究 : 分析诸葛古镇
“生意惨淡”的原因,并阐
述对其它古镇旅游资源开发
的启示。
【案例】
合作探究 :分析诸葛古镇“生意惨淡”的原因,并阐述对其它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启示。
原因: ①当地独有的区域传统文化被现代商业文化取代,过于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导致特色地方文化被淡化; ② 诸葛古镇建设违背历史事件真实性,难以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缺乏吸引游客的亮点; ③古镇内的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镇内同类店铺间的恶性竞争。
启示: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才能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旅游规划
1、概念: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2、旅游规划的重要性:
旅游规划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旅游景区规划是形成旅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它使得旅游景区产生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
头——旅游资源、旅游活动
左翅——交通、基础设施
右翅——住宿、其他旅游服务设施
尾巴——社会经济因素,如政策,影响速度、方向
前方——客源市场
空气——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环境
4、旅游规划的基本过程
1
2
3
区域的旅游资源及内外部条件评价
区域旅游发展目标设定
综合开展旅游规划
探究1:利用资料,请对凤阳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凤阳山地质公园
--狼巷迷谷
江北喀斯特地貌
凤阳山地质公园
--韭山洞
卧牛湖
明中都城遗址公园
明中都城
--鼓楼
明皇家陵寝
---凤阳明皇陵
明皇家寺庙-龙兴寺
农村改革开发发源地
—小岗村
农村改革开发发源地
—小岗村
探究1:利用资料,请对凤阳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① 旅游资源条件
自然旅游资源种类多样:
狼巷迷谷、韭山洞喀斯特地貌、卧牛湖等,自然景观丰富。
人文景观不胜枚举:
明中都城历史文化、农村改革开放发源地小岗村等。
资源价值较高:
② 交通条件
近年来,凤阳交通发展较快,高铁、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辐射范围有了很大拓展。到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也只有2-3小时路程。
? 社会经济条件
凤阳是全国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时名为钟离子国,更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凤阳有中国花鼓之乡、中国帝王之乡、中国改革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石英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凤阳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政府对旅游发展十分重视,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④客源市场
目前凤阳客源市场主要来自周边中小城市,市场半径小。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市场还有待开发。
探究活动2:基于凤阳旅游发展条件,你认为凤阳旅游发展规划应体现哪些目标。
突出凤阳旅游资源的优势,增强吸引力
完善凤阳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
拓宽客源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保护与开发并重,综合效益最大化
探究3:结合所学知识,凤阳旅游发展如何进行合理 规划 ?
二、凤阳旅游规划---“金红蓝绿”四大版块
围绕“金色—游中都、红色—学小岗、蓝色—走淮河、绿色—览凤阳”四色旅游版块建设。 “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加快推进中都城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和展示;深入挖掘小岗红色基因内涵;建设“和我一起看淮河”旅游路线,打造凤阳境内的淮河风情观光带;加快南部旅游景区改造提升和旅游基础配套建设,充分展现自然景观“天人合一”的魅力。
凤阳山绿色、休闲旅游
淮河风情蓝色休闲观光带
小岗村红色传承旅游
对每个景区,如何做出合理规划?
三、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旅游景区规划是对旅游规划的进一步落实与细化。
1.基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2.导向:旅游市场需求
3.指导:旅游审美原理
4.意义:将旅游资源加工成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景区的品位,扩大旅游景区的规模,提高旅游景区的效益。
5.方法与步骤
对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考察
对外部条件加以调查和评估分析
对发展进行总体定位
对六要素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根据景点区位、开发性质和规模,规划设计旅游交通和各项服务设施,如下表所示。
6.景区具体规划设计
旅游
景区
的交
通规
划 景区交通线路规划 景区交通规划首先要方便游览各个景点,保证交通的便捷、经济、安全、可靠。
旅游交通工具
规划 合适的交通工具可以加快旅游速度、缩短旅游时间、减轻旅游疲劳。
旅游景区
的服务设
施规划 规划的目的 旅游景区的服务设施是为满足景区服务业的需要兴建的,它们是整个景区的组成部分。
规划时要考虑的因素 要与交通线连接,注重交通的便利、快捷。
尽量在旅游景区附近选址,以方便旅游者。
有的服务设施需要集聚,有的需要分散,布局时需要具体分析。
广东古兜温泉小镇
古兜温泉是一个十多年的知名温泉品牌,古兜温泉源自两种天然温泉──海洋温泉及氡温泉,是少数拥有真正天然温泉的综合度假村。2010年开始,古兜由温泉综合度假村向温泉小镇转型,投资2.5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将景区内旅游服务、会展、体育运动、农业观光、养生休闲、健康保健等资源进行整合;另一方面从配套的细节上又进行个性化设计,让旅客充分享受“温泉小镇”品牌服务的细腻感受。
广东古兜温泉小镇现已探索出独特的古兜运营模式:以旅游物业开发、旅游酒店运营管理、旅游景区打造和康养产业与温泉相结合;突显以“一中心四组群”的商业综合型模式,即以温泉泡浴文化为小镇的核心产品,配以“游玩商业组群”、“主题酒店组群”、“特色温泉组群”、“康养产业组群”不断扩张。
合作探究3:
该旅游景区规划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案例三】
古兜温泉“一地两泉”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温泉小镇对景区进行了合理的规划。硬件配套完善,企业管理科学规范,运营模式独特,温泉文化建设到位,能为游客提供优秀的温泉产品和配套服务,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益和规模效应。
四、旅游景区开发中的不和谐音
品牌之争
重复开发现象严重
低水平开发
屡见不鲜
不顾市场需求,
盲目开发
1.景区开发的不和谐音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表现 举例
多个地方争抢“中国茶都” “中国瓷都”“中国休闲之都”等称号。
同一生态景区内规划多处森林氧吧、攀岩基地。
南方山区多水库,凡水库都开发划船、游泳、垂钓等项目;南方宗教建筑多,凡寺观都开发进香、朝圣等项目,而这些项目大都没有配套的服务设施。
人造主题公园一哄而上,微缩景观泛滥,不少大投入的主题公园亏损破产。
2.如何避免景区开发的不和谐音?
景区开发时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与旅游市场、旅游景区之间、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对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
【小结】旅游规划
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为
前提,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
巩 固 练 习
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福建省的武夷山景区有丹霞地貌景观和九曲溪等河流。游
客乘筏沿九曲溪可观赏到“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美景。
(1)说明九曲溪适宜游客乘筏观景的主要自然原因。
注意材料中的曲流、丹霞地貌及区域的位置分析。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水量较充足,无结冰期,全年适宜游客乘筏;河道弯曲(河流落差小),流速较缓,利于游客观景安全;两岸丹霞地貌景色秀美,对游客吸引力强。
当地政府按规划将景区内的村落集中安置到甲区,并将旅游服务设施统一建在乙区。
(2)说明此规划的实施对武夷山区的意义。
注意甲乙与景区的相对位置及服务功能差异解答即可。
景区内的村落
旅游服务设施
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减少景区的污染源);保护景区的旅游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提高景区接待能力;便于景区管理。
2.云台山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山中还留有众多名人墨客的碑刻、文物,这又使云台山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图8示意云台山附近交通线路分布。
简述云台山景区旅游资源开发
的有利条件,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
出合理性建议。(10分)
开发条件:
旅游景观类型多样,游览价值高;(2分)
景区周围高速公路,通达度高;(2分)
周边经济发达城市多,客源市场广阔。(2分)
合理性建议:
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与配套设施,提高地区接待能力;
提高服务质量,打造旅游品牌;
控制旅客数量,旅游活动规模与景区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加强景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任答2点,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