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课件(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03 08:1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五章 自然灾害
第三节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地震灾害

概念
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震源


震中


震源深度



震中距

地震能量以 地震波 向四周传播



横波(S)

纵波(P)














上下颠簸
(先)

左右摇晃
(后)

地震强度用 震级 来表示

震级每相差1级,能量相差31.62倍
而震级每相差2级,能量正好相差1000倍














































4.5
6
8
8.9
中强震
强震
巨震

地震的破坏程度用 烈度 来表示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XI
XII

震级

震源深度

震中距

地形/坡度

岩石坚固

地下水埋深
注:箭头向右为正相关(要素数值越大,烈度越大),反之负相关

危害
直接危害
造成房屋倒塌
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
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危害







地震
次生灾害






滑坡
泥石流
堰塞湖
溃坝
瘟疫
海啸
频发地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我国
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
主要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防灾减灾手段
指导方针
“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工作内容
灾害监测
由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监测系统,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动态监测
www.ceic.ac.cn
地震消息权威速报/查询
工作内容
灾害防御
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
工作内容
灾害救援与救助
自然灾害达到应急响应程度时,应按应急预案,调动救援物资和人员,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

工作内容
灾后恢复
灾后要尽快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并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灾前准备
以地震为例,震前准备包括准备防灾应急包,牢记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参加地震演习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
灾中救助
当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

灾后自我保护
如地震后,还有余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危墙、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区域

思考
在学校怎样避震?
答案 (1)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2)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避开建筑物及危险物。(3)不要回到教室去。(4)震后应有组织地撤离。
答案
防灾减灾之避震
根据下面各图中反映的正确的避震方法,分别总结在室内或室外避震的共性。
答案 室内避震的共性是“伏而待定”,迅速躲避到一个相对牢固的桌椅下或三角空间处,蹲或趴下,护住头部。室外避震的共性是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答案
核心归纳
地震灾害的防避
位置 正确的避震方法 注意事项
室内避震 室内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 来得及 应充分利用10多秒的时间,跑到室外的空旷区 能跑则跑,要掌握时机,但不能乱跑
来不及 最好的选择就是镇静地就地躲避,躲避要选择较安全的地方
室内 应蹲、坐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这样的地方容易形成三角空间,利于避震 不能乱跑,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
单元楼房内 厕所和厨房承重墙性能较好,是比较安全的地方
核心归纳
地震灾害的防避
位置 正确的避震方法 注意事项
室内避震 室内门口或平房的窗口附近 来得及 应充分利用10多秒的时间,跑到室外的空旷区 能跑则跑,要掌握时机,但不能乱跑
来不及 最好的选择就是镇静地就地躲避,躲避要选择较安全的地方
室内 应蹲、坐在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这样的地方容易形成三角空间,利于避震 不能乱跑,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
单元楼房内 厕所和厨房承重墙性能较好,是比较安全的地方
答案
当地时间2010年3月2日,在智利强震发生整整三天后,救援人员在重灾区康塞普西翁市一座倒塌的大楼废墟中一次救出79名幸存者。据此完成1~2题。
1.被埋三天后能够生还关键是有正确的自救措施。下列关于地震后自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震对人的伤害主要是倒塌的建筑物对人的埋压
和砸伤,所以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必要的
B.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尽力呼救,以寻求援救
C.当人被压埋在废墟下时,要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以防窒息
D.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要有生存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
解析

解析 被压在废墟下时,要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