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正在缓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10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PPT模板:www.1ppt.com/moban/ PPT素材: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www.1ppt.com/tubiao/
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PPT论坛:www.1ppt.cn PPT课件:www.1ppt.com/kejian/
语文课件:www.1ppt.com/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1ppt.com/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1ppt.com/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1ppt.com/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1ppt.com/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1ppt.com/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1ppt.com/kejian/lishi/
课堂加载成功
《红星照耀中国》
之
那些领袖们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本书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本书
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是什么?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今天我们要走进这两位领袖
毛泽东
周恩来
毛泽东篇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一、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毛泽东盘腿坐在一个壁龛中,抽着一支前门牌香烟,与斯诺同行的海德姆医生从皮箱中拿出宋庆龄给红军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鲁迅给毛泽东的亲笔信和金华火腿。后来,这位崇尚国际主义的医学博士留在了苏区为红军服务,还取了个中国名字:马海德。
斯诺谨慎地抛出早就准备好的问题,这份包含11个问题的采访提纲早在两个月前就通过中共的秘密交通网送到了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的指挥处,中共领导人还专门组织了一次以“对外邦如何态度——外国新闻记者之答复”为议题的讨论会。
谈话一直进行到夜里两点多,考虑到斯诺第二天要去参观红军大学,毛泽东结束了谈话。毛泽东最后和斯诺说,会保证斯诺的新闻自由,他可以随便采访而不受干涉。第二天,斯诺在时任红军大学校长林彪的陪同下参观了红军大学,并向200多名学员做了《关于英美对华政策》的报告。
在保安,斯诺还被邀请去看红军剧社的演出,他的观感是“充满了明显的宣传,一点也不精致,道具都很简单”,演出过程中观众拉歌,非要让外国新闻记者同志斯诺也唱一个,斯诺盛情难却,唱了一首美国民歌《荡秋千的人》。
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个怎样的人
二、童年经历
毛泽东出生以后,父母非常高兴,满月的时候做"三朝酒",专门请一位有学问的老先生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毛泽东",字润之。毛泽东满月以后,母亲文七妹把他带到了外婆家。外婆非常疼爱这个外孙。就请算命先生给外孙测了八字,说要平安长大成人,必须拜一个长寿的干娘。谁长寿呢?外婆认为后山那块两丈多高的石头最长寿。于是,选了个黄道吉日置办了香烛酒醴,把毛泽东抱到那块大石头前面,让他作了个揖,拜这块大石头为"干娘",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石三",按当地的习惯就叫他"石三伢子"。外婆舍不得外孙,毛泽东就留在外婆家,一直到4岁。毛泽东从小就聪明,人们都夸他长大了一定有出息,是个天才。
那是石三伢子4岁的时候。过年了,外婆给他穿了一身新衣服,头上戴着一顶红风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喜欢跟孩子们逗着玩。
他故意板着脸,翘起白胡子,吓唬小孩子们,说:"不许你们在这儿玩,我要割掉你们的耳朵。”小朋友们一听,都吓得跑掉了,只有石三伢子站在那儿不动。白胡子老头就问他:"你为什么不跑呢?你不怕我割耳朵?"石三伢子一点都不害怕他,反而问道:"老阿公!你为什么要割我的耳朵呢?"白胡子老头觉得这个孩子挺有意思,一本正经地说:"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
石三伢子一点也不害怕,也一本正经地说:"一个人做事要讲道理。老阿公,你讲不讲道理?你如果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给你吃;你要是没道理,我就扯掉你的胡子。"石三伢子边说边笑咪咪地望着白胡子老头,还把红风帽子的扣解开,把耳朵露在外面。
白胡子老头大吃一惊,心想:一个4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胆量和聪明,真是少见。
聪明、机灵
三、受教育情况
1910年,毛泽东16岁时请亲戚说动父亲允许他去“洋学堂”湘乡县立东山小学堂上学,在那里他熟读梁启超刊登于日本报纸上的唤醒中国青年人文章,接触了改造社会的思想。
1911年,毛泽东考入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毛泽东在革命党报纸上读到黄花岗起义的新闻后,在学校张贴文章支持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并带头剪掉辫子。武昌起义爆发后,长沙革命党起义响应,毛泽东投入革命军,成为湖南新军的一名士兵。
1912年2月清帝退位,毛泽东认为其参军目的已实现,退伍回长沙继续求学。3月,毛泽东考取湖南公立高等商业学校,但一个月后因为英文跟不上教学而退学。随即毛以第一名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半年后毛觉得课程少而规则繁琐,退学在省立图书馆自学西方政治和科学的经典著作。但毛贻昌不同意毛泽东的自修,并拒绝继续提供费用。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不收学费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1914年2月,随该校并入省立第一师范,1918年6月毕业 。在读期间,毛泽东深受其老师杨昌济的器重。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罗学瓒、陈章甫等人创建新民学会。
四、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为全民族的解放,与无产阶级的自由,毛泽东一九二一年五月出席了在上海的共产党成立大会,并在十月成为共产党湖南省支部的委员。在此之后,湖南发生了多次罢工,工人力量在共产党的号召与支持下到了空前的地步。之后毛泽东担任广州《政治周报》的主编,并成为负责训练农暴动的组织成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用自己的睿智与对党的忠诚,不断在证实与刷新这句话。在南昌起义过后,毛泽东又在长沙组织了秋收起义。在一九二七年后,毛泽东几度守住井冈山根据地,并与朱德在井冈山会师。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军在井冈山后,粮食冬衣一度匮乏,但我相信已身为党代表的毛泽东一定不会比一个普通的战士好过多少,毛泽东在参加共产党以后,家人一度遭逮捕,他的妻子和妹妹也被杀害了,也许他也曾有过难过与愤怒,但眼前越发有希望的革命告诉他,他必须保持冷静和理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只能成为他前进的动力!一九三四年十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毛泽东与共产党中农红军开始长征,见证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宏伟历程,也是他自己的一次磨砺。
周恩来篇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曾参与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并指挥长征。自1949年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49年至1958年间兼任外交部部长。
一、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一、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
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周恩来的外貌
二、童年经历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
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周恩来?
三、受教育情况
南开中学
南开大学
日本明治学校
法国留学
英国留学
德国柏林大学
四、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周恩来二十六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和黄埔军校秘书,做了布留赫尔将军的亲信,布留赫尔将军当时是黄埔军校的第一号俄国顾问,现在是苏联远东红军司令。对当时担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来说,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是个克星。但是蒋介石还是不得不任命他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那是因为周恩来在激进的学员中间影响很大。
一九二五、二六、二七年进行了北伐,由蒋介石任总司令,这是国民党和共产党联合推选的。周恩来奉命去上海准备起义,协助国民军攻占上海。周恩来当时是个年方二十八岁的青年,并未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在工人阶级中间也很少活动经验(他是个大资产阶级家庭的子堤,同工人阶级素无接触),更没有什么手册指导他怎样发动起义,没有什么人给他出主意(主要的俄国顾问都留在蒋介石那里),因此他到上海的时候唯一的武装是他的革命决心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
共产党在三个月之内组织了六十万名工人,可以举行一次总罢工。总罢工的号召得到了一致的响应,这对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这个最大堡垒里过惯太平日子的居民却是一次可怕的经历。
但是起义没有能够实现。工人们没有武装和训练,不知道如何“占领城市”。他们得通过经验体会到需要有工人武装核心的必要性。军阀为他们提供了这个经验。
北洋老军阀低估了第一次罢工和接着第二次罢工的意义,只砍了几个脑袋,却没有制止工人运动。周恩来和一些著名的上海工人领袖赵世炎、顾顺章、罗亦农终于组织了五万名工人纠察队,在法租界弄到地方给二千名干部进行秘密军事训练,把毛瑟枪偷运到市里,训练了三百名枪手,这是上海工人所有的唯一武装力量。
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共产党下令举行总罢工,使上海全部工厂都停闭,又把六十万名工人派到革命的路障后面去,这是他们一辈子中第一次被组织起来,而且有战斗意志。他们先占领了警察局,又占领了兵工厂,接着占领了警备司令部,最后取得了胜利。有五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了,编成六营革命军,“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这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有声有色的一次政变。
英勇,不惧权威,敢于斗争
中国最高领导人
中国开国元勋
两位伟大的领袖
带领我们走向新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
好题精炼
查看答案
1、《红星照耀中国》 的作者是( )国记者 ( )。《红星照耀中国》 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 曾易名 《 》。
2、《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3、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 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 ”是指 (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 “革命的播种机 ”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查看答案
4、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 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 “大迁移”是指(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查看答案
5、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查看答案
第一题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 的作者是(美)国记者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 曾易名 《西行漫记》。
第二题答案
2、《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 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 而且必将照耀全 中国。
第三题答案
3、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 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武装宣传 ”是指 (C )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 “革命的播种机 ”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第四题答案
4、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 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 “大迁移”是指( 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第五题答案
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 治战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
第四:毛主 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 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
第 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