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有什么
1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气体。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设计实验步骤,探究空气的成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一年的探究活动后,已经学会自己设计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学生对科学完整的设计实验步骤还存在困难 ,这会影响到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基于这一点,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小组内的合作和小组间的质疑。从而更好的完成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我设计了看比赛、小组合作探究和观看视频的活动,让学生能比较轻松、清晰地掌握科学知识要点。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成分。
难点: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探究空气的成分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空气中有什么
( 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比赛吗?下面我们来看一场比赛好吗?(课件出示图片)
? 今天就请同学们做裁判,看看那一名运动员能赢得比赛。那么小裁判员们你们能不能猜一猜下面的哪支最先熄灭,哪支燃烧的最久?
下面比赛就要开始了,你可以给你喜欢的运动员加油。
3、? 教师演示实验:同时点燃三支蜡烛,并给其中两支蜡烛罩上大小不同的玻璃杯,观察有什么现象。
4、? 哪位裁判愿意来公布一下比赛结果?
5、? 讨论:为什么罩上玻璃杯后,蜡烛会慢慢熄灭?为什么罩大玻璃杯的蜡烛比罩小玻璃杯的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你怎样解释这些现象?
6、蜡烛燃烧会用掉杯子里的所有空气吗?玻璃杯里还有没有空气呢?
(学生各抒己见)?你能用什么办法证明呢?
(二)、探究过程
1、实验一: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1)(课件出示实验材料)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怎样利用这些材料证明燃烧要消耗空气呢?并说一说你设计的依据。(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实验)
(2)出示白板课件请同学汇报设计方案和为什么这样做?将不同的方案保留在白板上。
同学们想到的办法真多呀?到底哪一种是正确的呢?下面同学们可以按照你的想法动手实验看看会发现什么???????????????
(3)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结论,哪一组同学的设计证明燃烧消耗了空气呢?
(4)师生共同完善设计方案,下面我们按照这套设计方案来再做一次实验,实验之前我们来看看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完成实验。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5) 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不点燃蜡烛(水一般不能进入瓶子。即使进去也很少)
(6)讨论:为什么水不能进入瓶子?(因为瓶子内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点燃蜡烛(蜡烛慢慢熄灭,水涌进瓶子里)
(7)讨论:
①水涌进瓶子的想象说明什么?(说明瓶内的空气少了,“腾”出了一部分空间)
②为什么瓶内空气会减少了?(说明燃烧消耗了一小部分空气。而这部分空气是支持燃烧的)板书
2、实验2: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1)提问:瓶子里剩下的空气能支持燃烧吗?
(2)学生猜测并说出依据。
(3)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说服老师。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4)分组实验,做好记录。
(5)汇报实验结果。(火柴的火焰顿时熄灭)
(6)讨论:
①以上现象说明燃烧剩下的气体有什么性质?(说明这些气体不能支持燃烧)板书
②由此可以知道,被消耗的气体有什么性质?(能支持燃烧)
③根据以上研究,你认为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其中至少含有几种气体?它们各有什么性质?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板书):一种气体是支持燃烧的,另一种气体是支持燃烧的。
(三)了解空气的成分
那么空气中到底有什么同学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课件播放空气组成。
同学们现在知道空气中有什么了吗?汇报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同学们你们想知道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又有什么用途吗?(视频播放)
谈话:空气中的氮气可以速冻物体,那么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又会有哪些其妙的用途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究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