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读地租与市中心距离图(下图)。图中A、B、C表示的功能区依次是 ( )
A.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B.住宅区、商业区、文化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文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下图为世界某特大城市20世纪下半叶工厂数量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2.若城市布局合理,由图可判断,符合该城市风频玫瑰图的是
A.B. C.D.
3.由该城市工厂数量变化可得出
A.工厂的数量变化导致了逆城市化现象
B.工厂的布局变化是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C.工厂的数量变化有利于减轻城市的环境压力
D.工厂的布局变化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反映
图为某城区地价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城市中最繁华的商业街是 ( )
A.L1-①及L3-① B.L2-①及L4-①
C.L1-①及L2-① D.L3-①及L4-①
5.下面反映该城市地价剖面的曲线,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6.下列有关城市布局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布局形式在城市规划中不是重大问题
B.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就应采用分散疏松式
C.集中紧凑式布局可以节省城市建设投资
D.分散疏松式布局是城市布局的发展方向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图中关于C点开设仓储式超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C.布局符合市场最优原则
D.该处地价高,可显现企业实力
8.a、b、c、d四地按商业网点经济效益的高低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b>a>d>c
C.d>c>a>b D.b>c>d>a
9.下图为某城镇略图,若开发商将乙处开发为新开楼盘,并将楼盘定位成高级住宅区的理由不包括
A.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 B.靠近工厂,方便职工上班
C.邻近中心,购物方便快捷 D.依山傍水,环境清新幽美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中的绿地、公园、湿地等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干预最明显的是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11.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中最主要的功能是
A.净化水质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小气候 D.下渗蓄水
12.“钟摆族”是指工作在城市中、生活在郊区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志,对车辆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下图,回答下题。
设置“潮汐车道”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C.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D.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读“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土地利用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完成下列各题。
13.甲地房价较周边地区高,其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A.环境优美 B.交通便捷 C.商业发达 D.地势较高
14.位于乙地的钢铁厂,其布局的有利条件是
A.交通便利 B.科技发达 C.矿产资源丰富 D.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
15.天津既有优美的盘山自然景观,又有海河沿岸的历史遗迹。目前,天津部分称“沽”的村落(下图所示) 已难寻觅,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的扩展 B.河流的改道 C.人口的迁移 D.文化的融合
16.下图示意墨西哥主要城市分布,关于图中城市(镇)分布及主要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B.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因为平原地区水热充沛
C.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气候凉爽
D.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因为高原地区光照充足
17.城市化过程中必然产生
A.环境严重污染 B.城市人口增加
C.绿化面积减少 D.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环球时报》报道,上海市规划工作会议将讨论限制上海建筑物高度问题。上海市的高楼问题不仅引起了居民的日照问题,而且加剧了这座城市的下沉。目前,上海每年以1厘米的速度下沉,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快就会被海水淹没。 在上海市规划工作会议上,将酝酿“双增双减”政策,双增就是要增加公共绿地、公共活动空间;双减就是要减少建筑物容量、降低建筑物高度。根据材料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8.20世纪60年代上海因过度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许多国家沿海城市出现地面下沉现象之后,采取的政策是控制使用地下水的同时,尽量合理利用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禁止开采地下水
B.中水(冷却水、洗浴水等)处理后回用到建筑或小区作为杂水洗刷、冲便
C.进行水价改革,引导市民节水
D.居民家庭通过循环用水达到节水的目的
19.“双减”的目的主要是:
A.解决市民日照问题 B.解决交通拥挤问题
C.控制地面负担,减轻沉降 D.减轻大气污染
红绿灯的时间分配主要根据路口交通流量的大小、各种车辆车道行车的比例、车行的路面状况等决定的。人流量大的地方,红绿灯时间设置还要充分考虑到车让人。读某城区四个路口,甲、乙、丙、丁的红绿灯时间长度统计表。
据此回答下列小问题。
甲 乙 丙 丁
红灯时间(秒) 58 40 30 20
绿灯时间(秒) 20 40 50 60
20.甲、乙、丙、丁四路口距市中心最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丁地最有可能位于( )
A.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
C.居住区 D.行政区
叠加分析就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理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和属性的过程。下图中甲、乙分别为同一地区两种要素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若将甲、乙两图层进行叠加,得到的新图是
A. B. C. D.
23.若甲、乙分别为城市交通网和地租等值线图层,叠加后的新图层可以用来进行( )
A.土地利用类型区划 B.污染工业布局规划
C.城市科技与文化区规划 D.城市商业区布局规划
读某城市片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例所示设施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 B.商业服务业用地
C.工矿仓储用地 D.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
25.若在图中规划物流园区,应安排在( )
A.① 处 B.② 处 C.③ 处 D.④ 处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阿克苏市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年降水量不足150mm。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因果面光滑细腻、色泽光亮自然、皮薄肉厚、质地紧密、味甜汁多、含糖量高被称为新疆的“水果皇后”,它多次在全国苹果评比中获金奖。阿克苏苹果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冻期之后(普通苹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摘)。
(1)简述图中城镇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2)评价新疆阿克苏种植“冰糖心”苹果的气候条件。
(3)指出该区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说明其目前不断加重的主要原因。
27.图示为我国汉江流域示意图。近几年来图中甲城市化进程加快,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分析城市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28.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二: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异同。
(2)结合材料二,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一般关系。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2年年末大陆城镇人口为71 18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2. 6%。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材料二中能表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②
(4)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比重一直在增加
B.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快是城市环境全面提高的结果
C.我国已完全实现了城市化
D.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比重超过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29.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__曲线。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现在速度_____水平______。
(3)不合理的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不合理的城市化所产生的问题,合理的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下图为某城市简图,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图例①②③分别对应的功能区。
(2)a、b、c、d四处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所示地区,请说明判读理由。
(3)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建设钢铁工业基地的是________,请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C 2.C 3.D 4.A 5.C 6.C 7.A 8.D 9.B 10.B 11.D 12.D 13.B 14.D 15.A 16.C 17.B 18. A 19. C 20.A 21.A 22.A 23.D 24.D 25.A
26.(1)主要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原因: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交通线附近,交通便利。
(2)有利条件: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夏季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霜期后收,生长期长,积累的有机质多;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答出三点即可)不利条件:夏季(生长期)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易发生旱灾;春季易遭受低温冻害,导致苹果产量降低。
(3)土地荒漠化。原因:人口不断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人类活动。
27.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不利:农业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城市建设占用耕地;耕地污染加重。有利:促进城市郊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28.(1)相同点: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不同点: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经济发展不相 适应。
(2)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加速经济的增长。
(3)C
(4)D
29. A B 晚 低 快 交通拥挤 环境恶化 住房困难 治安混乱 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30.(1)①—住宅区;②—商业区;③—工业区 (2)b理由:位于河流上游;地势高;位于最大风频的上风向;远离工业区,环境条件好 (3)甲原因:邻近铁矿,原料丰富;有河流、铁路、公路,对外交通便利;位于当地盛行风的下风向;位于城区边缘,地价低;位于河流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