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空气与生命 解答题 答案解析部分
一、氧气制取及其计算
1.【答案】(1)减小
(2)解:设2.88克CaO2完全反应生成O2的质量为x。
2CaO2+2H2O===2Ca(OH)2+ O2↑
144 32
2.88克 x
=
x=0.64克
则鱼缸中水的溶氧量为 =0.0032克/升>0.003克/升,所以鱼缸中水的溶氧量符合最低要求。
2.【答案】 (1)9.6(2)8.3g
3.【答案】 解:设氯酸钾完全分解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 3O2↑
245 96
24.5g x
=
x=9.6g
则高锰酸钾对应的氧气的质量为9.92g﹣9.6g=0.32g
则设高锰酸钾的质量为y
2KMnO4 K2MnO4+MnO2+ O2↑
316 32
y 0.32g
=
y=3.16g
答:该学生加入了3.16g的高锰酸钾
4.【答案】 (1)温度不够高,反应没有开始;反应结束了(2)4.8g
(3)解: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3
245 96
x 4.8g
X=12.25g
15g-12.25g=2.75g
答:二氧化锰的质量为2.75克
(4)
5.【答案】 (1)将胡萝卜切成更小的颗粒(或“将胡萝卜磨成浆”、“多加些胡萝卜”等)
(2)此时广口瓶内的气体主要为空气
(3)解: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m
2H2O2=2H2O+ O2↑
68 32
17克×15% m
17克×15%??????? m?
m =1.2克
V=m/ρ=1.2克÷1.43克/升=0.84升
答:产生氧气的体积是0.84升
6.【答案】 (1)0.48g
(2)设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x
2H2O22H2O+O2↑
68?????????????????????????? 32
51gx??????????????????????? 0.48g
68:32=51gx :0.48g
x=2%。
7.【答案】 (1)1.6克
(2)解:设参加反应的H2O2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O2↑
68 32
x 1.6克
x=3.4克
答: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克。
8.【答案】 (1)19.2g
(2)设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 ? ? ? ? ? ? ? ? ? ? ? ? 96
x ? ? ? ? ? ? ? ? ? ? ? ? ? ? ? 19.2g
解得x=49g
原混合物中 KClO3?的质量分数?==81.7%
9.【答案】 (1)19.2g
(2)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克
2KClO3 2KCl+ 3O2↑
245 96
x 19.2g
∴x=49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49 克
(3)二氧化锰的质量:60g-49g=11g
二氧化锰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36.78%
?固体中的氧元素: ≈9.9%
二、二氧化碳制取及其计算
10.【答案】 (1)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或电子天平示数不再改变)
(2)2.40
(3)解:设块状大理石中有x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2.2 克
比例式:100:44=x: 2.2 克
x=5 克
11.【答案】(1)容器内不再产生气泡(或电子天平的示数不再变化)
(2)2.40克;查表可知,大理石碎屑完全反应生成2.40克CO2 , 而块状大理石与其质量、成分都相同,所以完全反应后也能生成2.40克CO2
(3)解: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生成CO2的质量为2.2克。设此时块状大理石中发生反应的CaCO3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2.2克
,
x=5克。
12.【答案】(1)79%;B
(2)B中吸收了二氧化碳带出的水蒸气或HCl气体
(3)生成CO2的m=ρV=1.8克/升×0.244升≈0.44克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则
CaCO3+2HCl=CaCl2+ CO2↑+H2O
100 44
X 0.44克
X=1克
CaCO3%=1克/1.25克=80%
(4)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Y,则
CaCO3+ 2HCl=CaCl2+CO2↑+H2O
100 73
5克 50克Y
Y =7.3%
13.【答案】(1)A(2)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方便操
(3)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 2HCl=CaCl2+H2O+ CO2↑
73 44
0.73g×10% x
解得:x=0.044g
答: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0.044g.
14.【答案】 (1)4.4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 +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4.4g
x= =10g
CaCO3%= ×100%=80%
(3)CaCl2、HCl
15.【答案】 (1)4
(2)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100 44
x 4g
100:44=x:4g
X=9.09g
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解答题
一、氧气制取及其计算
1.小明喜欢养金鱼,他上网查阅资料得知:鱼缸中每升水的溶氧量低于0.003克时,鱼就会死亡。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化学增氧剂,其反应原理是2CaO2+2H2O===2Ca(OH)2+O2↑。请回答:
(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2)小明将2.88克过氧化钙放入盛有200升水的鱼缸中,请你通过计算分析,当氧气完全释放后,鱼缸中水的溶氧量是否符合最低要求?(假设产生的氧气完全溶入水,其他因素忽略不计)
2.某学习小组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 , 收集到4.8gO2后停止加热,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0g,继续加热至不再产生O2 , 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为23.2g,试计算(不考虑O2的损耗);
(1)两次生成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2)理论上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
3.某学生称取24.5g氯酸钾(KClO3)制氧气,他用少量高锰酸钾(KMnO4)代替二氧化锰(MnO2),待反应完毕后,制得氧气9.92g.该学生加入了多少克高锰酸钾.
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某同学取质量为15.0g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t0~t1时段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________;t4~t5时段固体质量不变,是因为________。
(2)t4时,制得氧气质量是________克。
(3)t5时MnO2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请在图乙中画出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在t0~t5时段的变化曲线。(应做适当标注)
5.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MnO2作催化剂,分解H2O2制取氧气,记录数据如下表。
H2O2溶液的质量(克) 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植物的器官及质量 收集气体的体积(毫升) 收集气体的时间(分钟)
1 17 15% 大颗粒胡萝卜16克 80 18
2 17 15% 大颗粒马铃薯16克 80 10.5
3 17 15% 小颗粒马铃薯16克 80 4
请依据上述信息分析:
(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当量筒内的水达到80毫升时,打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
(3)计算:17克15%的H2O2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多少升?(氧气密度是1.43克/升)
6.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克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克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
68.0 0.1 66.5
请计算:
(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8.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 KClO3 和 MnO2 混合物的方法制取 O2 , 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混合固体干燥) , 请计算。
(1)生成的 O2 质量是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 KClO3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9.在实验室里加热 60g 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 40.8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3)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 0.1%)
二、二氧化碳制取及其计算
10.为研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各 6 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 2 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并记录前 18 分钟数据如下。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大理石碎屑生成的 CO2 质量/克 0 1.45 1.75 1.98 2.18 2.30 2.36 2.40 2.40 2.40
块状大理石生成的 CO2 质量/克 0 0.45 0.80 1.10 1.36 1.60 1.81 1.98 2.11 2.20
(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如图装置中的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________。
(2)结合表格分析,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________克二氧化碳?
(3)当反应进行到18 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大理石碎屑生成的CO2的质量/克 0 1.45 1.75 1.98 2.18 2.30 2.36 2.40 2.40 2.40
块状大理石生成的CO2的质量/克 0 0.45 0.80 1.10 1.36 1.60 1.81 1.98 2.11 2.20
11.为确定影响化学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小明选取成分相同的大理石碎屑、块状大理石两种样品(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各6克,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每2分钟读取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记录的前18分钟的数据如下表:
(1)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图中哪一现象可判断反应结束?________。
(2)结合表格分析,6克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最多能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________;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________。
(3)当反应进行到18分钟时,块状大理石中有多少克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12.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选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 漏斗、玻璃棒、烧杯? C. 酒精灯、试管、玻璃棒
(2)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克/升,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13.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________仪器相同(填字母编号)。
(2)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微型”实验装置用量的10倍,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
(3)用乙装置完成“制取并检验CO2”的实验,消耗了0.73克10%的盐酸。请计算实验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是多少克?
14.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2.5g石灰石矿样品粉末于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0.5 48.5 68.1 88.1
(1)石灰石矿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2)该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第三次实验结束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__(填化学式)。
15.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东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0.0g石灰石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石灰石中的杂质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
(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