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光合作用 同步练习(2课时)(课件 26+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光合作用 同步练习(2课时)(课件 26+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7 18:55:18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6节 光合作用
第1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条件和产物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答案显示
(1)阴性(2)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3)黑暗(4)3(5)大
见习题
D
B
C
A
A
B
C
(1)叶绿素 (2)A、D (3)Ⅲ (4)A、D
见习题
C
无机物;有机物;光能;化学能;物质;能量;氧气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________,把__________和_____转化成储存着________的__________,并释放____________的过程,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叶绿体
光能
二氧化碳

能量
有机物
氧气
2.光合作用中的物质转化:把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能量转化:把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来源。
无机物
有机物
光能
化学能
物质
能量
氧气
3.“春天不是读书天,放个纸鸢,飞上半天。”踏青归来,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  )
A.凉水 B.热水 C.酒精 D.洗衣液
C
【点拨】绿色汁液主要成分是叶绿素,酒精能溶解叶绿素。
4.下列关于“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B.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之一是避免酒精温度过高引起燃烧
D.叶片经脱色、清洗、滴加碘液、再清洗,遮光部分显蓝色
D
【点拨】不遮光部分显蓝色。
5.若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如图中甲),另一片叶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中乙),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光照4小时。取下两叶,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A、B、C三个部位一般不会呈现蓝色的是(  )
A.只有A、B
B.只有A、C
C.只有B、C
D.A、B、C都是碘液颜色
【点拨】此实验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乙叶片,C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故滴加碘液不变蓝。甲叶片A和B的变量是水,将主脉切断后,切断部位的导管被切断,导致水分无法运输到叶片的A处,A处因为无法得到原料而停止了光合作用,因此淀粉无法生成,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B处在切断部位以下,因此能得到导管输送来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所以B处能产生淀粉,滴碘液变蓝色。
【答案】B
6.【中考·连云港】下列关于天竺葵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需要水分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B.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C.能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所合成的有机物中
D.产生的氧气都释放到体外,不能被呼吸作用利用
C
7.如图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装置。对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的因素是(  )
A.试管的大小
B.金鱼藻数量
C.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光源与金鱼藻间的距离
A
8.小强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用上图中的数字序号排列)。
(2)上述步骤⑦加热一段时间后,小烧杯内的液体颜色和叶片颜色分别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②→⑤→⑦→④→①
(或③②⑤⑦④①)
绿色和黄白色
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
【点拨】(3)在叶片部分处贴上黑纸,并且光照,而没有光照的部分在滴入碘液时不会变色;接收到光照部分的叶片部分,滴入碘液后,则变成蓝色,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是淀粉。
9.科学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图中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对实验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

A.叶片A中间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叶片B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C.叶片B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叶片A变蓝,叶片B不变蓝,说明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
【答案】A
10.【中考·湖州】某植物叶片边缘呈黄白色,不含叶绿体。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切断部分叶脉,将叶片部分区域的两面用锡箔纸遮蔽,如图所示,光照一段时间后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叶片a、b、c、d四个部位的
颜色,发现只有d显蓝色。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B.对比d、a,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C.对比d、c,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D.对比d、b,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水
【点拨】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被遮光的部分c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未被遮光的部分d能接受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没有叶绿素且缺少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b缺少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只有d显蓝色。对比d、a,有两个变量,水分和叶绿体,不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答案】B
11.图中曲线是不同温度下测得的光合
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曲线
所给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
【点拨】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变化,故A错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有温度限制,故B错误;据图示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故C正确;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不大,故D错误。
【答案】C
12.选取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个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在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
(2)清洗后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变成蓝色的有_______。
A.Ⅰ叶片中未覆盖铝箔的部分
B.Ⅰ叶片中覆盖铝箔的部分
C.Ⅱ中白色部分 D.Ⅱ中绿色部分 E.Ⅲ叶片
叶绿素
A、D
(3)Ⅳ叶片与________叶片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4)本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A.光合作用需要水
B.光合作用需要光
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E.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A、D
13.如图所示,在一定的CO2浓度和温度条件下某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的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用CO2吸收量表示)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曲线B所表示的是________植物的
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合成量的关系。
阴性
(2)a、b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测量c点数据,需将该植物放置在________环境中。
(4)叶面积为25 cm2的阳性植物叶片在光照强度为Y时,每小时的光合作用合成量为________mg。
(5)在同等条件下,阳性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比阴性植物______。
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黑暗
3

【点拨】(1)曲线A表示的植物光饱和点较高,曲线B所示植物的光饱和点较低,所以可以判断出曲线A表示阳性植物,而曲线B表示阴性植物;(2)a、b点均表示在此光照强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3)c点表示植物在无光照下植物的呼吸速率,所以需放在黑暗的环境中测得;(4)叶面积为25 cm2的阳性植物叶片在光照强度为Y时,每小时的光合作用合成量:12 mg/100 cm2/h×25 cm2/h=3 mg;(5)由曲线图可知,在同等条件下,阳性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比阴性植物大。
(共32张PPT)
第6节 光合作用
第2课时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答案显示
见习题
B
B
D
B
(1)d (2)多于 (3)增加光照时间(或晚上降温等)
B
D
B
见习题
产物;光合作用;有机物
C
有光;白天;黑夜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所放出的能量是____________储存在________中的能量。
产物
光合作用
有机物
2.光合作用只能在________条件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在________和________条件下都能进行。
有光
白天
黑夜
3.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
A.0时附近,植物仍在进行呼吸作用
B.a、c点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均相等
C.该植株一昼夜内在b点时有机物总量最多
D.12时附近,光合作用
强度有所下降
【点拨】由图可知,呼吸作用时刻进行,即0时附近仍进行呼吸作用,故A正确;由图可知,a、c点时表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两线相交,即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强度相等,故B正确;由图可知,b点是光合作用最强的点,而积累最多的点是c点,故C错误;12时,由于光照过强,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有所下降,故D正确。
【答案】C
4.如图所示,如果甲是H2O和CO2,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呼吸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丁是光合作用
B.乙是光合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丁是呼吸作用
C.乙是呼吸作用,丙是H2O和CO2,丁是光合作用
D.乙是光合作用,丙是H2O和CO2,丁是呼吸作用
【点拨】甲是CO2和H2O,乙吸收CO2和H2O,所以乙是光合作用,丙是有机物和O2;植物的呼吸作用指的是有机物和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丁释放CO2和H2O,所以丁为呼吸作用。
【答案】B
5.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B.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C.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点拨】在遮光的情况下,植物主要发生呼吸作用,所以将丙中的气体鼓入丁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了CO2,故A说法正确;NaOH溶液可以和CO2反应,为了防止空气中的CO2干扰实验现象,而将空气通过装置甲将CO2吸收,然后再鼓入装置乙中,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故B说法正确;
种子萌发要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CO2,所以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故C说法正确;即使丙装置不遮光,也不会产生纯净的氧气,因为只有纯度较高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说法错误。故选D。
【答案】D
6.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如表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平均温度/℃ 甲地 乙地
白天 33 33
晚上 12 22
A.甲地的甜瓜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夜间甲地甜瓜植株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强
B.甲地的甜瓜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夜间甲地甜瓜植株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
C.甲地的甜瓜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白天甲地甜瓜植株的光合作用比乙地的强
D.甲地的甜瓜含糖量高主要是因为白天甲地甜瓜植株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
【答案】B
7.【中考·绍兴】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
光照强度的关系曲
线。请分析回答:
(1)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________点。
(2)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__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d
多于
(3)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增加光照时间(或晚上降温等)
【点拨】(1)d为植株A呼吸作用速率和光合作用速率相等的临界点,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d点;(2)当光照强度为f时,合成的有机物速率=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f点AB的净光合速率相等,A的呼吸速率大于B,因此A产生的有机物多于B。
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②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③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
④丙内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B
9.如图表示在光照强度一定的情况下,温室中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用单位时间内合成有机物或分解有机物量来表示)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图。根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
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
C.在0 ℃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为0
D.植物生长最快时的温度就是光合作用最大时的温度
【点拨】光合作用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并不是温度越高光合作用的强度越大,故A错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能增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是正确的,故B正确;在0 ℃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C错误;图中光合强度最大时,呼吸强度也很大,净光合所积累的有机物不多,不会是植物生长最快的点,故D错误。
【答案】B
10.用新鲜的大豆叶进行如图装置所示的实验,将其置于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气体成分最可能是(  )
A.O2量多于B处
B.O2量与B处相等
C.无CO2和O2
D.CO2量多于B处
【点拨】据图可知,空气首先进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所吸收,氧气含量不变;然后进入硬质玻璃管中,虽然有光,但是因为没有二氧化碳,叶片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所以D处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上升。
【答案】D
11.如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
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
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点拨】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分析题图,可知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N点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MN段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NP段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2.外界环境(光照、水分等)因素会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如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试分析回答:
(1)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的光照强度范围是__________。
(小于)<n1
(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为什么?
?
?
?
(3)若该植物在光照强度为n3时光照6小时,该植物因光合作用而吸收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毫克。
不能,因为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植物体内没有积累有机物,而在晚上无光照时,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需要很多能量,植物不能长期维持。
900
【点拨】(1)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即植物不会从外界吸收CO2。(3)当光照强度为n3时,由图可知:CO2的吸收速率为10,而光合作用真正的吸收的CO2还要加上呼吸作用消耗的5,所以总的吸收为15;所以6个小时总吸收量为:15×10×6=900。
13.甘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农作物。
(1)如图表示晴朗白天甘蔗田间CO2浓度随植株高度变化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信息作出解释。
解:甘蔗中上部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二氧化碳被消耗,浓度降低,但顶部空气流通顺畅,有外部CO2补充,故顶部二氧化碳浓度适中。下部光线弱,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而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会向下运动,所以下部二氧化碳浓度高。
(2)农民常常通过施农家肥来提高甘蔗产量,请写出该方法蕴含的科学原理。
农家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农家肥含有多种营养元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