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填空题
一、土壤的成分
1.小杰为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甲中的水,往土壤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中的水。请回答:
(1)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________,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水的量为________。
(2)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同?________。
(3)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空气占土壤的体积分数大约在15%~35%之间。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给根________。
2.如图所示,在研究“土壤中是否有其他有机物”的实验中,用天平称取刚挖出的土壤50克,并放在细密的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土壤冷却后称得其质量为45.2克,实验过程中土壤没有通过铁丝网流失,则说明土壤中含有的有机物质量为4.8克。某同学认为没有用________做实验,因此不能得出有机物质量为4.8克的结论。
3.某同学取四份土壤,在①②③三个花盆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中放入细砂石和碎石块,把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移栽到盆中。然后将花盆①放在盛满水的水盆中 ,水面与土面相平。同时每天给花盆①②④中的土壤浇相同的水,花盆③中的土壤不浇水。请回答:
(1)从实验条件上看,①②有什么不同?________。②③有什么不同?________。②④有什么不同?________。
(2)从实验结果上看,①②比较说明了________;②③比较说明了________;②④比较说明了________。
(3)请帮助该同学预测,哪一盆植物生长最好?并说明理由。________。
4.(1)土壤中存在无机盐的证据是________。
(2)土壤中的________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土壤中的________是植物生长的必需条件,________是植物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土壤中能溶于水,但不能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
5.下图是三种土壤的模型,请指出保肥性能最强的是________;最适宜耕种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B. C.
6.旱地作物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如果种植在潮湿的土壤中,因水分比例过多,会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在下列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________,最有可能导致霉根而死亡的是________。
A.壤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砂土类土壤
7.为了测定土壤中不同颗粒所占的比例,小明同学在校园中采集了土壤的样品。经测定,其土壤成分的比例如下:
空气 水 粉砂粒 砂粒 黏粒 有机物
25% 25% 15% 17% 16% 2%
(1)该土壤样品的类型为________。
(2)该地的土壤通气性能________(填“较好”或“较差”),透水性能________(填“较好”或“较差”),对植物生长________(填“有利”或“不利”)。
8.科研人员在某市选取下列三块土壤栽培引进的美国提子:
A. 砂粒比例较多的山岙坡地 B. 土壤质地比较均匀的平地
C. 河弯内河泥堆积而成黏粒较多的河套地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浇一样的水,施相同的有机肥,完全相同的田间管理,收获时的产量A地最高,C地最低,连续两年都得到相同的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土壤颗粒、水、空气含量角度分析,适宜美国提子生长的土壤性状。________
(2)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种植美国提子,应特别注意的田间管理是(?? )
A.?浇水????????????????????B.?施肥??????????????????????C.?松土通气???????????????????????D.?排水防涝
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9.台风过后,城市里的大树往往会出现倒伏现象,相同情况下农村地区的大树却很少出现倒伏的现象,这与城市大树移栽过程需要砍断部分树根有关。回答问题:
(1)城市大树容易倒伏的原因,体现了植物根系的________作用。
(2)移栽成功的大树根部会长出大量新的根,根的生长主要依靠图示根尖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________。
(3)待移栽大树的根系萌发后,可以进行土壤施肥,但施肥浓度不宜过大,否则容易造成“烧根”,其原因是________。
10.如图是大豆和小麦的根系,请据图回答。
????????????????
甲 ????????????? ? 乙
(1)图甲是________的根系,属于________根系,图中①是________根,②③都是________根。
(2)图乙是________的根系,属于________根系,主要由________根组成。
11.如图为根尖的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D位于根的最尖端,具有保护作用,在根向土壤深处延伸时,不断地和土壤颗粒摩擦,有一部分细胞会死亡、脱落,但这部分结构始终存在,并没有因为摩擦而减少或消失,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2)根的生长是连续的,现在根的某一部位如图A所示,过一段时间,它形态将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图B表示的是________细胞,该部分的最大特点是具有________。
(4)从根的最尖端向上依次是(用字母和箭头填写)________。
12.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其营养成分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预防作用。如图为洋葱根尖的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③表示某些生理过程,a、b、c表示某些区域。
请回答:
(1)洋葱根的生长主要依赖________区(填字母)。
(2)因c区细胞能进行②过程,所以c区属于________组织。
(3)③表示________过程,它使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各自具有了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形成组织。
(4)a区内有了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表皮细胞的结构有效地扩大了吸收面积,这体现了生物体________。
13.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你可以惊喜地发现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如图是小张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的结构。
(1)视野中没有观察到的根尖结构是________,要想观察到这一结构应将玻片标本向上移动。观察过程中换用高倍物镜后,应调节显微镜的遮光器和________,使视野明亮。
(2)图中最下面是根尖的________,细胞排列________?(填“不”或“很”)整齐,具有________作用。
四、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14.下列植物属于缠绕茎的是________,匍匐茎的是________,攀援茎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①牵牛花 ②葡萄 ③草莓 ④番薯 ⑤爬山虎 ⑥向日葵
15.幼苗移栽时的成活率受其体内水分多少的影响。以下是部分注意事项,请结合下图回答:
(1)带土移栽。目的是为了减少对根尖________区细胞的损伤。
(2)减少叶片数目。可减弱________作用。
(3)防止幼嫩的茎被折断。茎中运输水分的结构存在于________(填编号)。
16.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_____。
(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水分通过茎的________向上运输。
17.下图是“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
(2)②是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
(3)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填字母)。
A.?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B.?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C.?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D.?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18.自然界中,植物的茎是千姿百态的。如图所示是________。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的________向上运输。水稻、小麦等植物没有________层,因此,它们的茎不能加粗生长。
19.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乙图表示筛管,其功能是________。
(2)在两幅图旁用箭头表示出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方向。
(3)筛管的结构特点是(?? )
A.?上、下两端的细胞壁消失,形成筛孔??????B.?上、下相连的细胞壁有很多小孔,形成了筛孔
C.?上、下相连的细胞没有界线????????????????????????D.?上、下相连的细胞质完全融合
20.请图回答:
(1)图中标注的A、D、C称为植物的________器官。
(2)图中的B是贯穿植物全身的维管束,内含导管和筛管,它具有________?功能。
(3)图中的C能把植物体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中吸收________?。
五、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21.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
(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________作用引起的。
(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 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
(3)与实验前相比,乙装置中绿萝的有机物总量会 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2.小科同学学习了气孔知识后制作了一个叶片气孔开闭演示器。
(1)当用手缓缓挤压充气球时,气球膨胀,此时是模拟图甲、乙气孔开闭状况中的________图。
(2)现有5月份某天阳光充足的两个时间段:9:00-10:00,13:00-14:00,则13:00-14:00的气孔开闭状态最有可能为如图________的状态
23.如图是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 ???的环境中为佳;
A.?高温干燥???????????????????????????B.?高温潮湿???????????????????????????C.?低温干燥???????????????????????????D.?低温潮湿
(2)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上升现象,还受植物________的影响,该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银柱上升的现象。
24.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些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生理活动的名称是 ________。
(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沿着茎向上运输到叶片,其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________作用。
(3)植物的呼吸作用发生在 ???????。
A.?白天?????????????????????????????????????????B.?晚上?????????????????????????????????????????C.?全天
25.如图表示发生在天竺葵植株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中序号表示某些物质。据图回答:
(1)物质①通过茎中的_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其运输的动力来自________作用。
(2)若③为氧气,是通过植物的________作用产生的,该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平衡。植物体进行此项生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3)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________作用,在蔬菜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应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该作用。
26.资料一: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肆虐。
资料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严重干旱,洪湖水面原有53万余亩(1亩约等于667平方米),现只剩下6万余亩。
资料三:下图是一幅漫画。
(1)沙尘暴和大面积干旱都与人类________相关。
(2)植被丰富的地方空气湿度较大,原因是植物可以通过________作用从叶片的________散发出水分。
(3)要根治沙尘暴和干旱,应该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土壤的成分
1.【答案】 (1)650毫升;750毫升(2)土壤有空隙(3)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2.【答案】干燥土壤
3.【答案】(1)土壤中有无空气;土壤中有无足够的水;土壤的质地
(2)土壤中缺乏空气不利于植物生长;土壤中的水分不足不利于植物生长;土壤保水性能影响植物生长
(3)②生长得最好。因为②盆有适于植物生长的条件: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物质
4.【答案】 (1)加热蒸发过滤后的土壤浸出液会有固体残留物(2)腐殖质;水分;空气;无机盐
二、各种各样的土壤
5.【答案】 A;B
6.【答案】 C;B
7.【答案】 (1)壤土类土壤(2)较好;较好;有利
8.【答案】(1)土壤颗粒比较大,水分相对较少,且空气比较充足(2)D
三、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
9.【答案】 (1)固定(2)②;伸长区;③;分生区
(3)当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
10.【答案】(1)大豆;直;主;侧(2)小麦;须;不定
11.【答案】 (1)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来补充(2)B(3)成熟区;根毛(4)D→C→A→B
12.【答案】 (1)b和c(2)分生(3)细胞分化(4)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13.【答案】(1)根毛区;反光镜(2)根冠;不;保护
四、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14.【答案】 ①;③④;②⑤
15.【答案】 (1)根毛(2)蒸腾(3)③
16.【答案】 (1)B(2)导管
17.【答案】 (1)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2)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3)C
18.【答案】 缠绕茎;导管;形成
19.【答案】(1)导管;输送水分和无机盐;输送有机物
(2)(3)B
20.【答案】 (1)营养(2)运输物质(3)水和无机盐
五、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21.【答案】 (1)蒸腾(2)甲(3)减少
22.【答案】 (1)甲(2)乙
23.【答案】 (1)A(2)光合作用
24.【答案】 (1)光合作用(2)蒸腾(3)C
25.【答案】 (1)导管;蒸腾(2)光合;碳--氧;叶(3)呼吸;减弱
26.【答案】 (1)破坏植被(或乱砍滥伐或过度放牧或毁林造田或开荒造田等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行为)
(2)蒸腾;气孔(3)植树造林(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