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生态系统复习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章生态系统复习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09 19:2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章:生态系统
第二章:生态系统



复习目标: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概念。
2.简述生态系统的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说出生物富集的概念。
4.概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
5.列举生态系统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
6.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阐述其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地域内, 与 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成分
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动物(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
阳光温度空气和水等
提供食物、能量和生存空间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与组成
生物
环境
包括:
作用:
2、
3、生态系统范围有大有小。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影响分布的因素?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只大象 B.一片树林 C.一片树林的一群飞鸟 D.一朵云彩
2.下列哪组生物可和无机环境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
A.水藻、鸟 B.小鱼、大鱼C.小草、昆虫、细菌 D.水藻、虾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态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有“绿色水库”之称.
4、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属于生产者的是( ),属于消费者的是( )。
A.草和山羊  B.真菌 C.葫芦藓  D.青蛙
B
c
习题演练一:
C
b
b
B
C
D
(1)这个透明的玻璃球体可看作一个__________ ,此生态球应放在有_______的地方,目的是 。
(2)此生态系统中除小鱼(或小虾)和水藻外,还应包括 和________ 。
(3)此球内加入细菌的作用是充当__________________不放细菌结果会怎样?______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
阳光
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非生物成分
分解者
分解者
生态球内生物死亡
食物链: 和 由于 关系而形成的
一种联系。
食物链、食物网、生物富集
知识点二:
动物
植物
食物
1.食物链
食物链的表示要点:

⑴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 ,
终点是 的动物,
中间用 表示,箭头指向 ,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2)食物链只包括生态系统中的 、 。 不能出现生态系统中的 和 。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捕食者
生产者
不被捕食
箭头
(3)食物链中的消费者之间必须是 关系,不能是 关系。
取食
竞争
写出下面的一条食物链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营养级
食物网中如何找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各种 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食物网。
食物链
2、食物网:
(点拨)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到不为其它生物所食的生物为止。
A
B
C、
D
F
E
G
H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
2、写出图中一条最长的食 。
3、A~H中属于食草性动物的有 。
4、该食物网图中尚未表示的两种生态系统成分
是 和 。
习题演练:
5
A→B→E→F→G→H
B、C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3、生物富集
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逐渐 。 在上面的食物链中 的有害物质浓度最高, 低 的最低。
增增加加
增加



1.下列选项中,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草←食草昆虫←青蛙 B.青蛙→蛇→猫头鹰
C.蛇→草→食草昆虫 D.草→食草昆虫→青蛙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的三种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3.在某生态系统中生存的生物,其体内存留的有机汞如下表,由这些生物组成的食物链是( )
A.D→B→C→E→A???? B.D→E→B→C→A???
C.A→C→E→B→D???? D.A→E→C→B→D
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富集)
D
B
D
习题演练二:
生物体 A B C D E
有机汞残留量 0.07 8 0.5 64 0.35
4.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数量多少的图示( )





A. B. C. D.

5.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食物链“水草→虾→鱼→鱼鹰” 中,体内汞含量最高的是( )
A. 水草 B. 虾 C. 鱼 D. 鱼鹰










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生物富集)
D
D
6.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由____条食物链组成。
(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鹰和蛇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 关系,另一种是_________关系。
(4)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5)该食物网和________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
4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竞争

分解者
捕食
呼吸
呼吸
呼吸
呼吸
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知识点三:
1能量流动图解
1、能量源头:
3、能量流动渠道:
5、能量传递效率:
6、能量流动的特点:
太阳能
食物链(网)
10%~20%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能量传递形式: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能量流动的起点: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合作交流
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 、 和 的过程
输入
传递
散失
2.物质循环
.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C、H、O、N 等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 ,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特点:
周而复始的,物质重复利用。
.类型:
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
无机环境
(C H O N)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2.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1. 碳在大气圈中的存在形式:
CO2
有机物
5. 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3.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4. 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食物链(网)
合作交流
6.在生物群落中,碳以什么形式循环:
有机物
7. 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
CO2
8.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CO2
9.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什么持续增加:
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外来干扰
生态平衡破坏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A
B
知识点四:
1.在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贮存能量最多的成分是( )。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A
2.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 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 A = b + c B. a > b + c
C. a < b + c D. c = a + b
3.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20%传递效率计算,第三营养级和三级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应为( )
A.4%和4%  B.0.8%和0.8%
C.4%和0.8% D.10%和4%
4.森林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构成一条食物链。如果黄雀增加体重10克,按理论计算,最多需要蝉( )。
A.10克 B.100克 C.1000克 D.10000克
B
c
C
习题演练三
5.下图是生态系统4种组成成分的关系图解,据图回答:
(1)本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A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图中A→B的过程是通过_ _ ___实现的;B→A的过程是通过_ ___实现的。
(3)图中能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是___。
(4)A→D的过程中,能量的流动是通过____过程进行的,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是随着_______ 而进行的。
(5)碳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是以________形式循环的
生产者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A→D
捕食
物质循环
二氧化碳
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A过程是_______的
作用。
(2)途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_________
(3)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______过程。(用图中字母代号填写)
(4)生态系统中的四种成分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的。
绿色植物→动物
分解者
分解
B C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大气中的CO2
动物
绿色植物
动植物遗体和排出物

泥炭、
煤、石油
A
B
C
D
工厂

7. A B C
D E F
如上食物网中, A为1000千克
(1)C最多约为多少?
(2) C最少约为多少?
40千克
0.1千克
(3 )若C增加1千克,则A最少需要消耗多少千克?最多又为多少?
25千克
10000千克
最大传递效率
最短食物链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最短的一条是 。
2、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猫头鹰属于 消费者, 营养级。图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会 。
3、该食物网受到DDT农药的污染,则
体内积累的DDT浓度最高。
4、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 。
5、若构成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 。
6、以食物链“绿色植物→兔→蛇→猫头鹰”分析,猫头鹰增加体重1kg,至少需要绿色植物 kg。
7、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
沿着 来进行的。
8、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9、因为生物种类比较少,所以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较 。
4
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绿色植物
次级和三级
先减少再增多逐渐趋于平衡
猫头鹰
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125
食物链和食物网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第三和第四
考点分析:
捕食和竞争

蚱蜢
青蛙

植物
动物
摄食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非生物成分
消费者
动植物残骸
微生物
分解者
石油
煤等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燃烧
物质循环---碳循环
生物富集
能量传递
递增
递减
能量流动
生物成分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产者
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反思与收获
反思与收获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拼搏才会实现心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