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09 21:3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单选题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下图为“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完成以下题。

1.19世纪中叶前,匹兹堡主要工业部门及主导区位因素组合,最有可能的是(  )
A. 汽车工业——科技发达
B. 煤炭工业——煤炭资源丰富
C. 钢铁工业——煤铁资源丰富
D. 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量大
2.跨国公司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的目的(  )
①充分利用各地资源 ②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实现经营的全球化  ④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世纪末以来,软件产业成为印度的朝阳产业,目前印度的软件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结合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题。

3.班加罗尔、金奈、海得拉巴被称为印度软件业的“金三角”,该地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 ②国家政策支持,技术人才优势 ③传统工业少,地广人稀 ④交通运输方式齐全,结构完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4.关于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水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B. 印染厂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地区
C. 发电厂设置在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远离居民区和农田的地方
D. 化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大风频的上风地带和河流上游地区
读“甲、乙两工业区位置图”,回答下列题。

5.甲、乙两工业区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
A. 煤炭资源丰富 B. 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C. 农产品资源丰富 D. 便利的水陆运输
下图是“我国某种工业类型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6.该工业类型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原料 B. 资金 C. 资源 D. 技术
读“意大利工业分布图”,回答以下题。

7.d为著名钢铁工业城市塔兰托。塔兰托与德国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分别是(  )
A. 铁矿产地、运输条件 B. 运输条件、煤炭产地
C. 煤炭产地、消费地区 D. 消费地区、煤炭产地
下图为“某地风频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题。

8.如果在该城市建一个火电厂,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应该建在该城市的(  )
A. 西北 B. 东南 C. 西南 D. 东北
稀土被称为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21世纪新材料宝库”,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我国内蒙古、江西、贵州、湖北、广东等省区储量丰富。据此回答以下题。
9.某国企到马来西亚投资建设稀土提炼厂,遭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原因是(  )
A. 冲击当地产业 B. 加大环境污染 C. 占用耕地多 D. 运输成本高
10.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于2017年5月迎来地面首飞。据此回答下题。
大型客机零部件繁多,各种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形成工业的地域联系。这种工业的地域联系主要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的发展 ②通信技术的现代化 ③科技人才的流动 ④客机市场的全球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上海宝钢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在韩国投资新建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提供汽车板材仓储、剪切、配送等服务。回答下列两题。
11.为提高在国际钢铁市场上的竞争力,宝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降低钢铁生产能耗 ②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 ③加大产品研发投入 ④提高进口燃料比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被称为“亚洲的硅谷”。据此完成下面题。
12.与班加罗尔计算机软件业发展无关的区位条件是(  )
A. 重工业基础好 B. 政策支持
C. 技术人才优势 D. 环境优美
13.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我国在该大洲的最大贸易国。下图为“非洲南部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题。

近年来,南非吸引我国企业投资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市场广阔,开放程度较低
B.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C. 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D. 工业基础好,劳动力丰富
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R值表示,R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下表为2005年~2012年中国、东南亚Y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R值。读表,完成以下题。


14.中国,Y国商品出口的共同特点是(  )
A. 工业品比较优势强
B. 工业品所占比重小
C. 农产品比较优势弱
D. 农产品出口总量大
读“欧洲部分区位简图”,完成以下题。


15.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乙地区的钢铁工业开始衰落,其原因有(  )
①产钢国增多,钢出口国增多 ②钢产品的替代品广泛应用 ③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 ④铁矿石价格暴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读“世界某一地区图”,回答以下题。

16.该地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
①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②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④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题。

17.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 重工业产值比重下降,轻工业产值比重上升
B. 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增大
C. 钢铁工业产值比重下降,化学工业产值比重上升
D. 钢铁企业规模缩小,化学企业规模扩大
下图是我国某种工业生产厂的分布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题。

18.该工业的布局属于 (  )
A. 资源导向型 B. 市场导向型 C. 技术导向型 D. 动力导向型
19.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印度东北部工业区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布局在城市的(  )
A. 东北和东南 B. 西北和西南 C. 西北和东南 D. 东北和西南
二、综合题
20.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2010年,石化产业结构调整是东北地区产业调整的主旋律,石化行业需要重点抓住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机遇,保持产业的健康发展。图甲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图”,图乙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结构调整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的字母A表示__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___工业。
(4)试分析图乙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21.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工业区。新工业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多分散在众多的工业小区内。
美国硅谷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条小山谷,也不生产硅。它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千米的一条狭长带。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高技术工业的典范。下图是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示意图。

(1)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有何相同点?
(2)二者在生产结构和生产特点方面有何不同?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辣椒加工业划分为以干辣椒制作、油辣椒生产为主的初级加工和以辣椒红色素提取、辣椒碱研发、生物制药为主的深加工。贵州省是我国主要食辣省份之一,其辣椒生产规模和加工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材料二 贵州瓮安县两个不同时期工矿业生产示意图。

(1)简述贵州省发展辣椒加工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2)写出瓮安县实现工矿业生产转变后的益处。
23.如图反映: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分布状态。②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的分布状况。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主要布局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微电子装配工业在图示地区的布局,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优势。
(3)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型为主。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匹兹堡附近煤炭资源丰富,发展煤炭工业的条件优越。
2.【答案】B
【解析】不同地区资源不同,跨国公司在全球选址,主要从经济效益考虑,可以充分利用各地资源,进而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3.【答案】A
【解析】刺激印度软件业“金三角”迅速崛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涉及地理位置、气候、政策、人才、交通等。这里传统工业虽少,但并非地广人稀;交通便利,但运输方式并不齐全。
4.【答案】D
【解析】化工厂要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和河流下游地区。
5.【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湘江上游南岭山地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莱茵河畔的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两工业区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两河流域水陆交通便利。
6.【答案】C
【解析】结合前面分析,该工业是风力发电,只能布局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所以主导区位因素是风能资源,C对。原料、资金、技术不是主要因素,A、B、D错。
7.【答案】B
【解析】d是世界产量在1 000万吨以上的为数不多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塔兰托,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便利的海洋运输,鲁尔区则是因丰富的煤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
8.【答案】D
【解析】从风频玫瑰图可以看出,该地最小风频为东北风,火电厂对空气污染较重,所以火电厂适合布局在东北。
9.【答案】B
【解析】稀土提炼厂对环境污染较大,影响当地的环境质量,加大环境污染,降低当地生活环境的舒适感,故B项正确;马来西亚当地产业与稀土提炼厂不存在竞争关系,故对当地产业影响不大,故A项错误;工厂对土地占用量较少,故C项错误;运输成本是企业的经营问题,与当地居民无关,故D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大型客机的各种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零部件运输距离增大,需要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有关零部件的规格、数量等信息交流离不开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11.【答案】A
【解析】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要降低钢铁生产能耗,以降低其生产成本;建立境外铁矿石基地,加强原料储备,有利于生产成本降低;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进口燃料比重,只能增加产品的能耗,不利于国际市场竞争。
12.【答案】A
【解析】计算机软件业属于技术型产业,除了对技术人才要求较高外,政策支持和优美的环境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而软件业对原料和传统动力需求不多,与重工业基础关系不大。
13.【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南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我国在南非的主要投资项目是在矿业方面,南非南部的开普敦是国际著名港口,交通十分便利。
14.【答案】A
【解析】从表中可看出,中国出口商品以工业品为主。
15.【答案】A
【解析】乙为鲁尔区,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性的钢铁过剩是其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16.【答案】C
【解析】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有利于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
17.【答案】C
【解析】据三角坐标图可知:①点钢铁工业、第三产业、化学工业的比重分别约为63%、17%、20%;②点钢铁工业、第三产业、化学工业的比重分别约为40%、28%、32%。由①②两点的数值很容易得出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由17%到28%明显上升。
18.【答案】B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该工厂的分布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并且与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一致,由此可以判断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19.【答案】C
【解析】结合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印度东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盛行东北风、西南风;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布局在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即应布局在城市的西北和东南部。
20.【答案】(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工业技术条件好;工业基础雄厚;国家政策支持。
(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
(3)钢铁 森林
(4)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
【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可以从东北为钢铁基地,原料丰富、煤炭丰富、能源充足;东北为重工业基地,市场广阔;东北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技术条件好;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认真读图,比较图甲中各类产业的变动前后比重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能为机械工业提供原料的一定是钢铁工业,能够生产木材的工业一定是森林工业。第(4)题,由于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煤炭产业存在资源枯竭问题,同时还有环境污染问题。而非煤产业不仅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如工业旅游),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保护和改善老工业基地的环境。
21.【答案】(1)相同点:两个工业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交通便利、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2)不同点:

【解析】略。
22.【答案】(1)①原料丰富;②劳动力成本低;③市场需求量大。
(2)①增加科技投入,实现产业升级;②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③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1)工业区位优势包括原料、生产成本、市场等方面。(2)对比前后生产的变化,从增加科技、减少排放、增加就业、提高效益等方面分析。
23.【答案】(1)知识和技术
(2)廉价劳动力
(3)中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条件、规模、新技术革命的标志。(1)高新技术工业为技术密集型工业,其主要区位因素应是知识和技术。(2)微电子装配工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应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3)高新技术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