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二单元测试
1、唐代书论大家在《书断》中提到:“文章之为用,必假乎书;书之为征,期合乎道。故能发挥文者,莫近乎书。”这反映出( )
A.唐代书法成就比文学成就高 B.用楷书书写的文章比较实用
C.文学与书法互相渗透的妙用 D.唐代书法和文学形式均规整
2、明人胡应麟《诗薮》中说:“唐诗人上自天子,下逮庶人,百司庶府,三教九流,糜所不备。”这使得唐诗( )
A.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B.博采众长,名家荟萃
C.风格迥异,形式多样 D.风格繁多,流派纷呈
3、清代书法家翁方纲在评论某一书体时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据材料信息可知,他所评论的是( )
A. B.
C. D.
4、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中说:大秦帝国一旦统一天下,当务之急便是来个全国性的“文字改革”。第一步便是“篆字简化”--把“大篆”变“小篆”;第二步则是废除篆字,代之以效率极高的“χχ”。χχ中应该是( )
A. 隶书 B. 楷书 C. 行书 D. 草书
5、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A. B.
C. D.
6、关于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中国书法五种主要字体是金文、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
②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和文征明?
③文人画是中国画的主要形式之一?
④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气势是山水画的灵魂。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书法艺术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多变的字体表达了丰富的艺术追求。如图所示书法作品的字体中,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的是( )
A.
B.
C.
D.
8、王祯在《农书?农器图谱》中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明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既注意吸收当时最新实践成果又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实验。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
A. 极为强调实用科学技术 B. 注重社会科学理论研究
C. 重视理论的概括和抽象 D.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9、清朝人钱泳在《履园丛话》说:“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戈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材料表明我国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我国戏曲地域性色彩浓厚 B. 思想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
C. 商业发展与市民阶层壮大 D. 我国经济中心的日趋南移
10、传统的中国文化所营造的封建社会环境时间较长,统治阶级对文化学术的高压禁锢政策,长期的传统文化中的保守趋向和科举选士等,都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这说明( )
A.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
B. 我国古代科技产生于百姓生活的实践中
C. 中国古代科技对中外均产生了经济效益
D. 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11、据宋代《萍洲可谈》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据此可知,指南针在当时已用于( )
A.地质探测 B.航海事业 C.迷信活动 D.天文观测
12、苏轼曾言“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中国画追求“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格,润而不滑”的韵味。下列绘画体现这一风格的是( )
A. B.
C. D.
13、石刻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是某地古代的《孔子圣迹图》中的《子路问津》石刻面。该画( )
A. 意在宣扬儒家德治理念 B. 再现春秋时期社会状况
C. 创作时间不会早于唐代 D. 突出绘画者的思想意境
14、有人评价某位书法家的作品“用笔的顿挫使转,刚柔变化,内擫(音?yè.内擫,指意在收敛的笔势。)外拓,千变万化,神采奕奕,有音乐的旋律,诗的激情,绘画的笔情墨趣。”下列符合这?一风格的作品是( )
A. B.
C. D.
15、北宋神宗时,为布放河州,朝廷一次就从开封送去火箭十万支、弓箭两万支、火炮箭两千支在内的大批火器。这表明北宋时期火药( )
A.已被广泛使用 B.用途比较单一 C.技术最先进 D.开始用于军事
16、?马远的艺术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他师法李唐,多用水墨,笔法雄奇简练。作画特点是布局简妙,线条硬劲,或用“斧劈“,水墨苍劲,意境深邃清远,标志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色。在构图上,马远一变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而是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间。故人称“马一角“,品评者多以马远的画为“残山剩水“,赞誉他的独特画风。《梅石溪凫图》是马远的一幅传世精品。画面采用对角线式构图,正是山不见巅、树不见顶的边角截景。图中画山崖侧立,腊梅倒垂,薄雾蒙蒙的涧水中,一群野鸭正在游戏。山石以斧劈皴法画之,方硬峭拔,与用笔轻快、毛羽松蓬的野鸭形成鲜明的对比。岩石、梅树都偏居画面的左上部分,梅树枝条的走势更强调了此种布局的形式感,右下方的野鸭既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是全图的点睛之笔,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无限生趣,跃然绢素。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围绕“社会存在决定社意识”撰写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论证有力;结论正确。)
答案:
1-5CABAA 6-10ADACA 11-15BDCCA
16示例:南宋绘画艺术折射了南宋偏安东南政治局面。南宋绘画艺术在构图上一变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而是在取景上善于以偏概全,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间,人们把这种构图不追求对称,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的艺术风格称为“残山剩水”,这种风格固然与南方山水和北方高山大川不同有较大的关系,但从写意的角度入手,意境隐喻着社会上的沧海桑田,客观反映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东南,不思进取的政治现状,表达了文人的不满。南宋文学上也有同样的表现。综上所述,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南宋绘画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宋“半壁江山”的政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