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第二节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第二节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11 12:1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哪两个过程?
2,人体气体交换的结果是什么呢?
3, 人体摄入的氧气最终去向哪里?

复习回顾
学校运动会正在进行,参加比赛的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早上不吃饭,上了两节课后感到饥饿,身体会有什么表现呢?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1、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2、解释人体内能量的释放过程。
3、举例说明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学习目标
人是铁 饭是钢

一.能量的摄取
人体需要的能量来源于食物
食物中的
营养成分

水分
无机盐
维生素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供能物质

食物中所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热价表示
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分解(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


1.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以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热能的多少来完成。
2.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18焦的热能(焦是能量的单位)。
特别提示
蛋白质的热价最高。

脂肪的热价最高。

糖类的热价最高。
做个实验探究一下。
谁的热价最高?
探究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
提示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不同食物的热价有没有差异?
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
探究活动



富含脂肪的食物热价较高。
锡箔纸
量筒
橡皮塞带
温度计
滴管
解剖针
酒精灯
托盘天平
花生、大豆、饼干
蒸馏水
试管夹
材料器具:
制订计划
铁架台
操作方案:
实验步骤:
(1)取水量温(t1)
(2)天平称重
(3)燃烧测温(t2)(充分燃烧)
(4)计算热价
重复3次实验
计算食物热价公式
食物的热价=4.18×10-3×温差( t2 - t1)×30÷食物质量(千焦/克)
将三次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次数 食物质量 温度差 热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食物在燃烧过程中能够释放热量,这说明了什么?

2.不同食物的热价为什么有较大的差异?


3.你所测出的食物的热价符合其实际热价吗?为什么?


食物中蕴含着能量。
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不同,含脂肪多的食物含能量较多,含蛋白质和淀粉多的食物含能量较少。
不符合,食物燃烧不充分,燃烧过程中热量有散失。
糖类:17.15千焦/克
蛋白质:17.15千焦/克
脂肪:38.91千焦/克
不同营养物质的热价:
不同食物营养成分含量不同所贮存的能量也不同

能量的释放



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人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在各个细胞内进行,不断消耗 氧气 和产生 二氧化碳 ,释放 能量 。
呼吸作用反应式:
二:能量的释放
能量释放的主要场所是?
线粒体
大脑思考
人体运动
维持体温
细胞分裂等基本生命活动
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释放的能量用于 各项生命活动 和 维持体温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食物

消化系统
氧气

呼吸系统
组织
细胞
循环系统


吸收



进行各项生理活动
维持体温
剧烈运动时,我们的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快加强,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剧烈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快加强
增加氧气的吸入量和运输速度,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求。

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1.人的年龄、性别、体质而不同.
2.活动的强度不同而不同.
意义:可以适当调整每天摄取食物数量,以维持能量的摄取与消耗之间的平衡.
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如果食物的摄取量,长期超过能量的消耗量,就会
造成 营养过剩 ,导致 肥胖

而食物摄取不足,营养不良,会影响生长发育,发生营养缺乏症
相关链接
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体重(kg)/[身高(m)]2
18.5~23.9为正常值
24~27.9为超重
大于28为肥胖
小于18.5为消瘦
计算一下,你是胖还是瘦?
人体内能量的利用

能量的摄取
探究不同的食物热价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价
蛋白质:17.15千焦/克
糖类:17.15千焦/克
脂肪:38.91千焦/克
能量的释放
释放: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用途:
进行各项生理活动
维持体温
影响能量消耗的因素
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
活动强度






课堂总结





拓展延伸
有些人冬天比夏天饭量大一些,试分析原因。
冬季气温低 ,通过体表直接散失的热量和通过排泄活动间接散失的热量相对增多,为维持正常体温,需释放较多热量予以补充,热量来自于食物,所以摄食需相对增多。
人在空腹、清醒、静卧、室温200C的条件下的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维持生命所消耗的最低能量)。那么,在此条件下人体的哪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
大脑思维、心跳、呼吸、体表散热以及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
1.下列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A.水、脂肪、糖类
B.脂肪、糖类、蛋白质
C.水、无机盐、维生素
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B
2.下列等量的食物中,燃烧时放热最多的是( )
A.馒头 B.花生 C.牛肉 D.苹果

B
3.人的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下列活动消耗能量最多的是( )
A.唱歌 B.扫地 C.快走 D.骑车
C
4.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主要用于( )
A.构建细胞 B.转化废物
C.提供能量 D.构建细胞和提供能量

A
5.不同食物含能量的多少可以用什么表示(  )
A. 热价 B. 能量 C. 温度 D. 湿度
D
7、人呼吸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
A、糖类 B、能量 C、二氧化碳 D、葡萄糖

8、下列生理活动不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
A、细胞分裂 B、维持体温
C、读书写字 D、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
B
D
6.在“探究不同食物热价”的实验中,小明选取花生仁与饼干为实验材料,在他制订的计划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的等质量水,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
B. 安装实验装置,称量样品的质量,并引燃样品立即对水加热
C. 对水加热相同时间(某一样品未燃尽),测量并记录水的温度
D. 计算比较样品的热价
C
4.据统计,成年男子每天所需能量约为12500千焦。如果一名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吸收100克蛋白质、600克糖和200克脂肪。1个月后,这名男子的体重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100×17.15+600×17.15+200×38.91=19787千焦
由于吸收的能量远大于消耗的能量,所以剩余的能量将贮存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