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四章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何为“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与食物链
红三叶草与家猫的故事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马尾松的死亡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滚粪球的“移民”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花粉败育型野生稻杂交
美国大豆与我国东北野生大豆杂交
可供食用的植物约达8万种,人类大规模栽培的约150种,其中小麦、水稻、玉米等20多种植物产量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90%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工业发达国家40%的药物处方含有来自天然产物或依据天然产物的化学原型合成的产物;发展中国家有80%的人治病依赖来源于野生动植物的药物。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物种分布
物种寿命
灭绝速度
物种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物种平均寿命大约是500万年。
自然状态下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
约3/4生活在热带地区,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最为丰富。
估计有500万~5000万种,目前数量日益减少。
物种数量
生物多样性减少
湿地干涸
森林砍伐
草地退化
物种灭绝
物种灭绝正常吗?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句话用在整个生物界一点也不为过。以生物分类法 中最后一级的【种】来讲, 科学家们已经命名并且分类了130万个物种,而 莫拉、沃姆两位博士及其同事在《PloS Biology》期刊发表了一篇关于地球物种数量预测的文章。根据他们采用的最新分析方法,这个星球总共拥有870万个物种,误差浮动为130万。如果按照这个数据,生命留给人类的未知还有很多很多。当然,虽然我们不知道它们,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接触不到人类。就像微生物,我们看不见但无处不在;又如海底的生物,它们可能是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形式,但我们同样知之甚少。
对于物种,人类真的只是略知一二
研究表明,全球76亿人只占地球所有生物的0.01%。然而,自文明曙光以来,人类造成83%的野生哺乳动物和50%的植物灭绝,但被人类饲养牲畜却数量众多。
如今,饲养的家禽占地球上所有鸟类的70%,只有30%是野生的。
对哺乳动物来说,情况更为严峻:地球上所有哺乳动物中60%是牲畜,主要是牛和猪,36%是人,只有4%是野生动物。
尽管人类在整个生物界的占比微乎其微,但是可能是所有生物中消耗资源和破坏力最强大的一个物种。在2006年至2018年之间,受威胁的哺乳动物数量增加了12%,濒临灭绝的昆虫数量增加了同期为147%。濒危软体动物(包括蜗牛,贻贝,鱿鱼和蠕虫在内)的数量增加了125%,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物种的数量增加了283%。
物种的急剧减少
人类早期——狩猎、采集
现今——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人口急速增长、人类活动范围扩张、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恶化,导致生态多样性的失衡,反过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秩序
物种的灭绝
热带植物的哀求
一个蓝色星球,870万物种,如何才能做到同呼吸,共命运?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
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宜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3.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基因库,以保护遗传资源
4.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教育
5.控制人口增长,防治环境污染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采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方式
“某种情况下,偷偷带进一粒种子,比走私一架飞机要可怕得多。”
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仅会对作物的生长、产量造成危害,带来大面积的减产、高额的防治费用,甚至可能造成某受害地区的经济崩溃。
谨防“外来物种入侵”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 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
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 (生态环境脆弱,破坏易,恢复难。)植被破坏;草场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率提高;鼠害等生物灾害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