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 辅导科目: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 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借助树状图和线段图来分析复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10—15分钟) 教法说明:首先回顾上次课的预习思考内容,看看学生所画的树状图和线段图是否正确,可以让其中的某个学生分析画树状图和线段图的方法。 案例1:长江的长度是6300千米,比黄河长度的2倍少4700千米,黄河长多少千米? 问题:(1)画树状图,根据树状图逆推写出算式; (2)画线段图,根据线段图写出算式。 参考答案:树状图和线段图如下: 参考答案: (6300+4700)÷2 =11000÷2 =5500(千米). 案例2:(1)果园里有梨树150棵,苹果树比梨树的3倍少3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2)果园里有梨树150棵,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3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教法说明: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列算式。 参考答案:(1)150×3—30=420(棵) (2)(150+30)÷3=60(棵)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0—60分钟) 例题1:同学们帮助果园摘苹果,四(1)班摘了275千克,四(2)班摘了225千克,每25千克装一筐,四(1)班比四(2)班多摘多少筐? 教法说明:首先需要关注本题中的3个量,理解3个量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能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方法一:我们把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结合起来想. 第一步:四(1)班摘了275千克—四(2)班摘了225千克=相差的千克数; 第二步:相差的千克数÷25=相差的筐数. 方法二:我们可以从问题出发,要求四(1)班比四(2)班多摘多少筐,必须要知道四(1)班摘了多少筐苹果和四(2)参考答案: 方法一:(275—225)÷25 方法二:275÷25—225÷25 =50÷25 =11—9 =2(筐). =2(筐). 答:四(1)班比四(2)班多摘2筐. 试一试:师傅每小时加工76个零件,徒弟每小时加工60个零件,5小时后徒弟比师傅少加工多少个零件?(用两种方法解答) 参考答案:方法一:76×5—60×5=380—300=80 方法二:(76—60)×5=16×5=80 例题2:某工程队修一条长1800米的公路,原计划每天修45米,实际提前10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修多少米? 教法说明:先要求学生求出原计划需要的天数,1800÷45=40(天),再求出实际完成的天数,40—10=30(天), 这样就可以求出实际每天要修多少米. 参考答案:1800÷(1800÷45—10)=1800÷(40—10)=1800÷30=60(米) 试一试:工程队计划25天修一条长900米的公路,实际比计划提前5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每天多修多少米? 参考答案:900÷(25—5)—900÷25=45—36=9(米) 例题3:同学们植树,高年级种树180棵,比中年级的2倍多4棵,中年级种的棵数又比低年级的3倍少2棵,低年级种树多少棵? 教法说明:三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和两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一样,都可以用树状图、线段图以及先分步后综合的方法去解决,建议学生对这三种方法都进行掌握。 参考答案:中年级(180—4)÷2=88(棵) 低年级 (88+2)÷3=30(棵) 试一试:(1)百货店运来一批毛巾,其中儿童毛巾150包,是运来浴巾的2倍,运来成人毛巾比浴巾的3倍多8包,成人毛巾运来多少包? (2)百货店运来一批毛巾,成人毛巾运来233包,是浴巾的3倍多8包,儿童毛巾又是浴巾的2倍,儿童毛巾有多少条? 参考答案:(1)233; (2)150 例题4:去年小亚11岁,今年爸爸的年龄比她的3倍多3岁,爷爷的年龄正好是爸爸的2倍.爷爷今年几岁? 教法说明:有关年龄问题,要注意去年11岁,今年就是11+1=12岁,这是一个隐含数据。其它分析同前面的画线段图来解决倍数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爸爸的年龄(11+1)×3+3=39(岁) 爷爷的年龄 39×2=78(岁) 试一试:小明去年11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奶奶今年的年龄比妈妈的2倍少4岁,奶奶今年几岁? 参考答案:妈妈的年龄 (11+1)×3=36(岁) 奶奶的年龄 36×2—4=68(岁) 例题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7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7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教法说明:有关行程问题,要求学生先回顾“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相遇问题,要重点强调相遇时时间相同。 参考答案:48×7+57×7=735(千米) 或 (48+57)×7=735(千米) 试一试:小明与小亮同时从相距1800米的学校和图书馆出发,相对而行。如果他们依次保持每分钟80米和每分钟100米的速度行走的话,那么几分钟后就能相遇? 参考答案:1800÷(80+100)=10(小时)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30分钟左右(20分钟练习+10分钟互动讲解)。 1.摩托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时100千米/时,他们同时行驶5小时,汽车比摩托车少行多少千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参考答案:方法一:100×5—70×5=150(千米) 方法二:(100—70)×5=150(千米) 2.学校举行“帮困爱心大行动”,三年级捐款180元,四年级捐款数比三年级的2倍少60元,五年级捐款数是四年级的2倍,五年级捐款多少元? 参考答案:四年级捐款数 180×2—60=300(元) 五年级捐款数 300×2=600(元) 3.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30米,8天可以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10米,实际几天完成任务? 参考答案:30×8—(30+10)=6(天) 4.一头非洲狮的体重可达400千克,一头犀牛的体重比一头非洲狮的6倍还多100千克,一头非洲象的体重可达一头犀牛的2倍。一头非洲象的体重可达多少吨? 参考答案:犀牛的体重 400×6+100=2500(千克) 非洲象的体重 2500×2=5000(千克) 5.学校为同学们买排球花了360元,比买足球花的钱的3倍少60元,买篮球花的钱比排球的3倍多60元,学校买足球花多少元?买篮球花多少元? 参考答案:买足球花的钱 (360+60)÷3=140(元) 买篮球花的钱 360×3+60=1140(元) 6.妈妈今年36岁,是小红年龄的3倍还多6岁,外婆的年龄是妈妈年龄的2倍。外婆比小红大多少岁? 参考答案:小红年龄(36—6)÷3=10(岁) 外婆的年龄 36×2=72(岁) 72—10=62(岁)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5—10分钟内)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学科教师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 【巩固练习】 1.果园里的苹果熟了。果农们第一天摘了3750千克苹果,第二天摘了6000千克苹果,如果每15千克装一箱,那么第二天摘的苹果比第一天要多装多少箱?(用两种方法解答) 参考答案:方法一:6000÷15—3750÷15=150(箱) 方法二:(6000—3750)÷15=150(箱) 2.小明计划10天看完一本200页的故事书,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看5页,实际每天看多少页? 参考答案:200÷(200÷10+5)=8(天) 3.小胖参加了社区“护绿队”负责为草坪锄草。计划每天锄杂草65平方米,一星期可以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计划多锄草26平方米,实际需要多少天? 参考答案:65×7÷(65+26)=5(天) 4.学校图书馆故事书有1400本,比科技书的3倍还多50本。学校图书馆的科技书有多少本? 参考答案:(1400—50)÷3=450(本) 5.暑假参加数学思维训练班的学生比语文班的3倍还多1人,语文班有46人,数学思维训练班有多少学生? 参考答案:46×3+1=139(人) 6.2014年世界图书日当天,图书馆管理员对图书进行了统计,其中科技书有320本,连环画的本数比科技书的3倍少100本,故事书的本数正好是连环画的2倍,问故事书有多少本? 参考答案:连环画的本数 320×3—100=860(本) 故事书的本数 860×2=1720(本) 【预习思考】 1.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不少于4个; 2.你怎么理解以下四个小数的具体含义: 草莓的标价是每千克5. 70元。 小丁丁的身高是1. 42米。 这棵花菜重0. 617千克。 马拉松比赛全长42. 195千米。 3.收集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身高的数据,分别用厘米、米为单位。
1
1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