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课前交流备考点
课堂定向打基础
首页
末页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课后综合提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水体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赤潮是海洋水体污染造成的
B.水华是淡水水体污染造成的
C.水体污染只能使水质变坏,而不会使水深变浅
D.湖泊水流动性差,更新周期长,污染后自净较难
解析:选C 在重度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富集的植物营养素会使水藻大量滋生,由于不能被鱼类食用或鱼类已死亡,自灭后的藻类成为新一代藻类的营养供体。因此,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湖泊水体生态也难以恢复,最终大量藻类沉积湖底,水深逐渐变浅,湖泊将演变为沼泽。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下图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2~3题。
2.图中有机污染源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B DO浓度越大,说明水质越好,BOD则相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在②河段BOD含量直线增加,说明该河段是有机物污染源所在处。
3.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
A.M B.N
C.O D.P
解析:选C 河流在O河段DO浓度最低,说明水中溶解氧含量最少,容易导致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A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采石场。读图回答4~5题。
4.A水库的污染源可能主要来自( )
A.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B.生活污水、农业污水
C.工业废水、采矿废水
D.B城污水、采矿废水
解析:选B 由图中图例分布可以看出,A水库周围有居民点和耕地分布,因此该水库的污染源可能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
5.下列保护B城水源的措施合理的是( )
①禁止水库中养殖 ②禁止向水库排污 ③在B城修建污水处理厂 ④水库上游退耕还林、还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 此题可用排除法。B城位于水库的下游地区,在B城修建污水处理厂,对A水库无影响,因此可排除③。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读下图,回答6~8题。
6.由图可知我国赤潮发生次数多,危害面积大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解析:选C 由图中各海域相比较,可得出四海中东海不仅每年发生赤潮的次数最多,而且每年发生面积也最大。
7.关于赤潮的发生叙述正确的是( )
A.近海城市污水和近海养殖污染是赤潮发生的主要污染源
B.赤潮冬季发生频率最高
C.我国赤潮多发于内海
D.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减少赤潮的发生
解析:选A 近海城市污水和近海养殖均会使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加,促进了赤潮的发生,A项正确;赤潮生物生长最快的季节是水温高的夏季,B项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赤潮多发于边缘海,C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延长赤潮发生的时间,不利于减少赤潮发生,D项错误。
8.关于赤潮的危害叙述正确的是( )
A.造成大量鱼类死亡
B.赤潮藻类分解物会大量粘住幼鱼
C.造成海水盐度升高
D.水中浮游动物因食物缺乏而死亡
解析:选A 赤潮发生时,大量藻类繁生,消耗水中溶解氧,致使水中鱼类和其他浮游动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赤潮不会对海水盐度产生影响,赤潮藻类分解物含有毒性,并不会大量粘住幼鱼。
下图为“墨西哥湾泄漏原油漂浮海面扩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导致浮油层向附近海岸扩散的原因可能是( )
A.北大西洋暖流 B.南赤道暖流
C.厄尔尼诺 D.偏南风
解析:选D 据图可知,该处浮油向偏北方向扩散,说明有可能受偏南风的影响。
10.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
A.引发赤潮 B.软件业遭受打击
C.降水增多 D.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解析:选D 石油污染会破坏海域的生态系统。
福建省泉州市作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在“创模”期间,先后建立了印染、电镀、制革等10个工业集中控制区,对其实行集中污水处理,并实行污水处理产业化运作、专业化经营。建立了福建省第一个BOT(建设—运营—移交)产业化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泉州市已经摸索出一条新的企业环境管理模式。据此完成11~12题。
11.泉州市对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集中控制并实行污水集中处理,这一措施说明泉州市( )
A.对每一个生产环节均进行控制,实行清洁生产
B.集中控制管理实际上就是即将取缔这些工业
C.注重了工业生产的末端处理
D.拿大笔资金打“水漂”,搞的是形象工程
解析:选C 对污染大的企业集中控制,并不一定是对每个环节都采取防治对策。对污染大的企业集中控制,是为方便管理和污水处理,而不是即将取缔。BOT产业化污水处理厂等处理的是工厂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不让废弃物污染环境,应当是末端处理。末端处理取得很大成效,尤其是环境效益显著,并不是形象工程。
12.建立BOT产业化污水处理厂,说明( )
A.泉州市注重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合理、充分利用资源
B.泉州市的工业都实行清洁生产
C.各企业间已形成生态工业园区式的生产
D.这种企业的建设,势必加重环境的压力
解析:选A BOT产业化污水处理厂利用污水作原料,生产出质量较好的水及其他产品,并将这些产品进行销售或作为其他工厂生产的原料,具有循环经济的特点,体现泉州市注重节约、合理、充分利用资源。泉州BOT产业化污水处理厂是针对生产后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并不能说明生产是清洁生产,也不能说明该市的企业已形成生态工业园区式的生产,但它的确防治了废弃物污染,减轻了环境的压力。
二、综合题
13.(2019·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韩国首尔市的清溪川,历史上是一条著名的河流。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清溪川的水质迅速恶化,后被覆盖为暗河,并在其上兴建了高架道路。2003年当地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恢复自然河道;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拆除高架道路,兴建各具特色的横跨河道的桥梁。
说明“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
解析:应结合材料所给的“清溪川复原工程”的各项措施进行分析:过去清溪川河道被覆盖,恢复自然河道,将其由暗河恢复为正常河道,有利于清理水中的污染物,有利于水中动植物更好地获取光照、氧气等从而更好地生长,促进水生态环境的恢复;由暗河恢复为自然河道,有利于增加地表水域面积,从而增强水体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使局部地区微气候变得更加湿润、温和;在河流两岸建生态公园,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扩大水域面积,有利于增强植被和湿地吸烟滞尘、美化环境的功能,提高沿岸地区的环境质量;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有利于减少清溪川的污水排放量,能有效地改善、提高河流水质;拆除高架道路,兴建横跨河道的桥梁,有利于减少经过各河段的车辆数量和通行时间,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减轻大气污染。
答案:恢复自然河道,恢复水生态环境;对污水隔离处理,有利于河流水质改善;恢复自然河道,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能有效吸附灰尘,净化空气;拆除高架道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PAGE
1
(共33张PPT)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课前交流备考点
课堂定向打基础
首页
末页
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课后综合提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常称为垃圾。垃圾泛滥并成为一种环境污染源,是近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结果。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城市垃圾排放量不断增长的原因有( )
①近代工业的发展 ②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③不良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的发生 ④农业革命的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 农业革命与城市垃圾排放量不断增长无关。
2.城市垃圾已演化为社会公害,其原因是( )
①造成生态破坏 ②占地塞河,污染水质 ③破坏生物多样性 ④污染大气,污染土壤 ⑤传染疾病,损害健康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选B 城市垃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上,对生态破坏的影响相对较小,①③属于生态破坏。社会公害主要指环境污染。
城市垃圾是指来自居民的生活消费、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市政建设和机关办公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的排放量也迅速增加。结合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表,回答3~6题。
国家 填埋(%) 堆肥(%) 焚烧(%) 回收(%)
美国 63 8 10 19
德国 46 2 36 16
中国 70 20 5 5
3.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垃圾处理上( )
A.发达国家对垃圾回收利用率低
B.均以填埋为主
C.发达国家对垃圾堆肥比重高
D.我国垃圾焚烧比重高
解析:选B 由表中数字信息可以看出,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均以填埋垃圾为主;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利用垃圾堆肥比重较高,而对垃圾焚烧、回收利用率较低。
4.表中方便、简单,且节省投资的垃圾处理方式是( )
A.填埋 B.堆肥
C.焚烧 D.回收
解析:选A 垃圾填埋方便、简单,投资低,垃圾处理量也较大。
5.垃圾填埋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
①存在二次污染 ②占用大量土地 ③造成地面沉降 ④垃圾发酵产生甲烷,有火灾、爆炸危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 垃圾填埋不仅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垃圾分解产生的渗滤液会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等造成二次污染。垃圾填埋后,易分解产生甲烷,带来火灾、爆炸的安全隐患。
6.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①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②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垃圾 ③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 ④将垃圾压缩运至无人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 垃圾问题的解决主要从减少垃圾排放和提高垃圾回收利用两方面分析。将垃圾运至无人区,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不可取。
江西鹰潭市把农村垃圾处理视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任务,经过两年多的强势推动,95%的自然村有效治理了垃圾污染问题,其中一条成功的经验是用垃圾作原料养蚯蚓,用这些蚯蚓养殖青蛙,实现了生态处理垃圾。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蚯蚓处理垃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符合生物循环原理
B.不适合现代工业垃圾的处理
C.费用较高
D.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解析:选C 蚯蚓能吃掉垃圾,而且蚯蚓制造的“副产品”,如排泄物和脱落的表皮,是草坪极好的肥料。用蚯蚓处理垃圾符合生物循环原理,且费用较低,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但这一过程不适合现代工业垃圾的处理,如发电、生产沼气、生产有机复合肥料等。
8.生物降解是自然净化的一个重要机理和途径,下列关于生物降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废弃物都可以通过生物降解进行处理
B.自然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其中之一就是通过生物降解使某些废弃物重归环境
C.将生物降解应用于垃圾处理工艺,会使垃圾得到完全处理,不会产生其他问题
D.利用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垃圾,不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解析:选B 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分解自然界中的物质。自然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其中之一就是通过生物降解使某些废弃物重归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固体废弃物都可以通过生物降解进行处理,如塑料,因此,生物降解不会使垃圾得到完全处理。某些废弃物重归环境也可能造成某些污染物的蔓延,带来更多的危害。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快速增长,正成为危险的污染源。下图为中国电子废弃物管理过程图。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导致电子电器废弃物形成重金属污染的环节是( )
A.废品收购商
B.专业修理店
C.废水、废渣直接排放
D.输往农村或贫困地区
解析:选C 由图可知,电子废弃物的金属材料被人工拆解,再生利用后的废水、废渣会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易造成重金属污染。
10.废品收购商的作用是将废弃物( )
A.简单分类处理 B.简单修理
C.进行垃圾处理 D.人工拆解
解析:选A 由图可知废品收购商将电子废弃物收购后,将其分为两类,即可重复使用的和不可直接重复使用的,然后再做对应的处理,因此A项正确。
11.对电子废弃物合理的处理措施有( )
①分类收集,企业回收利用 ②无害化处理 ③贮存 ④堆肥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A 电子废弃物贮存会占用大量土地,主要成分由金属、塑料等材料组成,不适合堆肥,故可排除③④。
二、综合题
1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些年,中国各地节能灯推广非常迅速。按照信息产业部发布的《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很多节能灯铅汞等含量超标。在一些大城市社区开展的公益活动,往往半天也收不回几只节能灯,而垃圾桶、垃圾站里混在杂物中的废旧节能灯时常可见,被当成普通生活垃圾运送填埋场或焚烧处理。
上海电子废弃物交投中心拥有一套年处理废旧节能灯1 700吨的进口装置,在国内非常罕见,却严重“吃不饱”,主要靠一些机关单位送点废旧灯管过来。赴台湾考察看到,在地方公告应回收项目(照明光源类)管理基金补贴下,“中国电器公司”处理社区上缴废灯管生产线保持着正常负荷运行。
(1)据材料说明我国节能灯大量使用可能带来的危害。
(2)结合材料简述减少节能灯危害的措施有哪些?
解析:第(1)题,节能灯因铅、汞含量超标,因此直接丢弃后会污染土壤和水环境,若通过食物链环节进入人体,则会伤害人体健康。因此应大力宣传废节能灯的危害,加强节能灯的回收利用;同时生产过程中应减少有害物质的含量或寻找无害的替代材料。第(2)题,由材料中台湾回收照明类存在政府管理基金补贴,可推出政府应加大财政的倾斜力度,促进废节能灯的回收处理。
答案:(1)节能灯中铅、汞渗入地下后,污染水及周围土壤;废弃的节能灯管破碎后,瞬时可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严重超标,一旦进入人体,可能破坏人的中枢神经,影响人体健康。
(2)一是大力宣传废节能灯不能“一扔了之”;二是强化生产者的环境责任,严格生产过程,减少节能灯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三是加大财政介入力度,促进回收利用。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制品中有10%最终的“归宿”是大海。下图中阴影部分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废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场”,其面积达3.43×106 km2,中心最厚处达30 m,被称为“太平洋垃圾漩涡”。
(1)描述图中“太平洋垃圾漩涡”分布的大致位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垃圾漩涡”呈____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量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可能产生的危害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控制该海域“垃圾场”进一步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了垃圾污染的分布、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第(1)(2)题,根据图中的洋流流向判断出垃圾漩涡位于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垃圾漩涡的旋转方向与洋流的流向是一致的。第(3)题,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人体健康、海上航行会产生影响。第(4)题,可以采取控制塑料制品的使用、加强对塑料垃圾的回收、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
答案:(1)北太平洋中低纬区域的中部海域(或副热带海区中部)
(2)顺 主要受以副热带为中心的顺时针大洋环流的影响
(3)危害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对海洋中航行的船只构成威胁
(4)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控制塑料制品的使用量;②加强对塑料垃圾的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③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治理海洋塑料垃圾等。
PAGE
1
(共37张PPT)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课前交流备考点
课堂定向打基础
首页
末页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课后综合提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像粮食和蔬菜一样,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已开始成为合法交易的商品,迄今为止,已有25 0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指标在我国多个省市(江苏、山东、河南、山西、上海、天津和柳州)进行了交易,交易额超过2 000万元,排污权交易机制(指政府在对污染排放总量限定的情况下,允许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业向排放量小的企业购买排放指标)在我国初步形成。
材料二:全国酸雨分布图。
1.材料一中所列省市中,处于重酸雨区的是( )
①上海 ②河南 ③柳州 ④山东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上海和柳州都位于重酸雨区。
2.从长远看,“排污权交易机制”的运行会( )
A.造成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B.鼓励企业追求工业生产的环保化
C.使排污量大的企业获得更大收益
D.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
解析:选B 由“排污权交易机制”的概念可判断出企业为了最大化地谋求利润,必将追求工业生产的环保化。
3.贵阳的酸雨除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大量使用高硫煤外,可能还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
①贵阳地处山间盆地,风小,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②贵阳大风天气多,比较干燥 ③南方多为酸性土壤,加剧了酸雨危害 ④南方降水量大,大气中含有碱性尘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 贵阳的酸雨不仅与酸性气体的排放量有关,还与贵阳的地形以及酸性土壤有关系。
4.我国南方多重酸雨区的原因有( )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②地形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雨水丰沛,降水量大 ④纬度低,太阳紫外线辐射强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 我国南方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有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地形相对封闭、降水天气较多等。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是( )
A.9点之前 B.9~12点
C.12~15点 D.15~18点
解析:选B 由图可以直接看出9~12点之间三个测站的PM2.5实测数值均偏高,是污染最严重的时段。
6.与图中污染最严重时段有关的是( )
A.降水较多 B.风力大
C.工业排放少 D.逆温现象
解析:选D 一般晴朗天气下,上午气温较低,大气中常存在逆温层,使大气气温下冷上热,大气层稳定,对流作用弱,大气中的PM2.5物质不易扩散。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下图显示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霾”时空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三省市夏季多于冬季
B.三省市冬季多于夏季
C.三省市一年内夏季差异最大
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解析:选C 由图可知,三省市中北京夏季霾日数多于冬季,其他两省市均为夏季霾日数小于冬季;三省市冬季差异最小,夏季差异最大。
8.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解析:选D 河北冬季节霾日数偏高,与此季节燃煤取暖排放的烟尘多有关。河北春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故可排除A、B项;秋季晴天多,霾日数也多,故可排除C项。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②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③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④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 据图可知,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中,广东省秸秆最大、煤炭最小;福建省薪柴最大、秸秆最小;江苏省秸秆最大、薪柴最小;北京市煤炭最大、薪柴最小,故选A。
10.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 )
①发展沼气 ②开采小煤窑 ③利用太阳能 ④种植薪柴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必须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故本题选C。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图,回答第11题。
11.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 B.平流层气温降低
C.酸雨区面积缩小 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
解析:选B 臭氧层主要位于大气平流层中,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平流层增温。臭氧总量减少可导致平流层获取的热量减少,温度降低。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015年11月27日~30日,北京遭遇近年来最严重的污染过程。京西南区域监测点在30日18时左右,PM2.5达到当日浓度最大值,接近1 000微克/立方米。当PM2.5超过1 000微克/立方米时,已基本相当于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日到9日,由于冬季燃煤、工业排放量大,加上持续几天的逆温,二氧化硫、烟尘等颗粒物聚集在伦敦上空,导致约12 000人丧生,患病者不计其数)的污染浓度。两次事件虽然颗粒物浓度接近,但二氧化硫浓度却相差很大。伦敦烟雾事件的五天中,其二氧化硫浓度达500~900微克/立方米。但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官网的消息称,在过去24小时期间,北京各监测点的二氧化硫小时浓度多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峰值浓度也很少超过100微克/立方米。据统计这场北京的严重雾霾事件带来的健康危害,较之伦敦当年轻得多。
试分析北京此次雾霾带来的健康危害比伦敦轻得多的可能原因。
解析:对比两城市污染发生的时间和污染物浓度,从危害物的浓度、政府和个人在监测防御中的措施以及医疗条件的变化等角度分析。
答案:北京和伦敦的污染物成分存在很大的不同,伦敦二氧化硫浓度高;现代医疗发展迅速;现代监测技术和预警机制的完善;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升;细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慢性效应更明显。
13.2015年8月17日环保部发布7月份全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福州此次挤进了前十,排名第三,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海口。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自然角度分析5~7月福州空气质量排名变化的原因。
(2)从2008年开始,福州市空气质量一直呈好转趋势,简述其可能采取的有效措施。
解析:第(1)题,空气质量变好,一方面是由于大气中污染物含量降低,另一方面是大气环境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5~7月福州进入雨季,大气及地面湿度增加,污染物减少,风力增大,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第(2)题,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通过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生产、生活、交通等领域的污染物排放。
答案:(1)5~7月,福州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风力较大,便于污染物扩散;降水较多,稀释大量污染物;降水使地面湿润,也不容易引起扬尘,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提高。
(2)调整产业结构,淘汰污染严重的工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尾气达标排放。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