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课件+试卷含答案(6份打包)新人教版选修6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课件+试卷含答案(6份打包)新人教版选修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15 15:34:58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课前交流备考点
课堂定向打基础
首页
末页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课后综合提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2018年2月12日青岛财经网 为推进和规范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了《关于调整公布第二十三期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据此回答1~3题。
1.国家强制采购节能产品,体现了国家在环境管理中(  )
A.是执行主体
B.是被管理对象
C.既是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对象
D.既不是执行主体,又不是被管理对象
解析:选C 在环境管理上,政府既是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因为政府直接投资兴办诸如供水、供电、铁路等公用事业,同时又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
2.政府采购节能产品,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
A.技术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解析:选C 通过采购节能产品,引导市场导向,扩大节能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这是利用经济手段实施环境管理的重要体现。
3.政府处理在环境问题上违规的企业,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
A.技术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解析:选B 处理违规企业,是国家依法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的表现。
4.确定防治污染的技术、政策以及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及环境科学技术交流,并广泛应用于环境之中。这些活动主要运用的管理手段及属于的类型是(  )
A.行政 环境技术 B.行政 环境质量
C.法律 环境技术 D.法律 环境计划
解析:选A 确定防治污染的技术、政策以及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等属于行政手段。组织环境保护的技术咨询和情报服务及环境科学技术交流属于环境技术。
读图,回答5~7题。

5.由图中信息可知,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因素有(  )
①污染控制技术 ②人口政策 ③经济增长速度 ④环境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由图中可获取多项信息:①高经济增长与低经济增长状态下产生污染水平不同,即影响因素有经济增长速度;②每对夫妇生孩子的数量不同,污染水平不同,即影响因素有人口政策;③在不同污染控制政策下,污染水平有较大差异,即影响因素有环境政策;污染处理工艺不同,污染水平也不同,即影响因素有污染控制技术。
6.由图可知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关键因素是(  )
A.人口数量与素质 B.经济增长速度
C.环境政策 D.污染处理工艺
解析:选C 根据上题分析,各影响因素中,只有环境政策不同造成的污染水平差异最大,因此环境政策是影响污染水平的关键因素。
7.由图可知环境管理的意义有(  )
①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 ②合理的环境管理可以让发展中国家放松人口政策 ③使发展中国家可以大规模承接发达国家的高污染产业转移 ④使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更有效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选D 科学合理地环境管理虽然使污染水平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环境问题的产生,也使污染防治技术更有效,但发展中国家仍不能放松人口政策,也不能为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而承接高污染产业转移,因为发展中国家污染治理技术和资金缺乏,无力控制环境污染,更无力承担环境治理费用。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8~11题。
材料一:2012年7月14日,由青海省体育局与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共同在青海西宁体育馆举办了“三江源”为主题的体育彩票收费仪式。“三江源”彩票的发行可以在广大群众中倡导关心和支持“三江源”保护事业,扩大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普及环保知识。
材料二:“三江源”彩票图(图一),“三江源”景观图(图二)

图一

图二
8.“三江源”保护区主要保护的生态环境不包括(  )
A.湿地生态环境 B.草原生态环境
C.森林生态环境 D.海洋生态环境
解析:选D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内部的青海省,不临海,因此其保护的生态环境不包括海洋生态环境。
9.保护“三江源”的地理意义有(  )
①保护河流的水质 ②维持生物多样性 ③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④防止赤潮发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 “三江源”为大河的水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该地以湿地为主,兼有草原和森林环境,保护该地自然环境就有利于保护大河源头的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等。
10.“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是指我国三条大河的源头,主要有(  )
A.长江、怒江、黄河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珠江、怒江、澜沧江
D.雅鲁藏布江、长江、澜沧江
解析:选B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主要有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发源于此。
11.“三江源”彩票的发行体现了环境管理的(  )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技术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解析:选D 利用彩票发行方式,扩大环保理念,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属于环境管理中的宣传教育手段。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不久前,我国东南沿海某山地炼铜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地方政府启动了对流域中水库水量的应急调配等机制。
材料二:土壤生态健康与食物安全示意图(见下图)。

(1)河流所属的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本次河流发生污染后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即使土壤遭到污染,只要人们不食用土壤产出的动植物,健康就不会受影响。这种观点对吗?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显示,环境问题根源在于人类的__________活动,__________是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与“生物圈耐受极限”两者关系的根本方法,约束企业必须朝__________生产的方向发展。
答案:(1)湿地 立即停产整顿,做好对下游污染物的检测和清除工作,对流域中水库水量进行应急调配
(2)错 受污染的土壤会释放污染气体,污染饮用水源,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3)社会经济 环境管理 清洁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76个天然保护工程实施单位均为金沙江水系。积极营造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对涵养和改善长江中上游的水文状况,减缓地表径流,护岸固坡,防止水土流失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2013年3月2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马关县林业局有关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从该县古林菁乡普园村村民小组以84 000元的价格承包了
1 000亩林地,并以低效林改造之名将林地上的天然林全部砍伐后种植杉树以牟取暴利。近些年来因毁林开荒种植甘蔗、橡胶、速生林导致原始林大面积减少。
(1)分析长江中上游天然林破坏对长江中上游的水文状况的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云南大面积天然林被破坏的原因。
解析:第(1)题,长江中上游天然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若天然林被破坏,则长江的水位季节变化会加大,即洪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同时大量泥沙进入河流,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第(2)题,由材料二可以看出造成云南大面积天然林被破坏的原因主要有政府管理部门法制意识淡薄,有法不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利益;当地民众的环保意识差,认识不到天然林的生态环境价值。
答案:(1)砍伐森林将增大洪水流量、减小枯水期流量;增加河流输沙量。
(2)管理人员法制意识淡薄,有法不依;牺牲环境利益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民众环保意识不强。







PAGE



1



(共24张PPT)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课前交流备考点
课堂定向打基础
首页
末页






第二节 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课后综合提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2018年3月4日央视新闻消息 从昨晚(3日晚)开始,新疆和田、喀什、巴州多地遭遇沙尘暴侵袭。最大风力达8级,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如黄昏,能见度不足百米。我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影响中国的沙尘暴源地2/3在国外,我国是沙尘暴最大的受害者。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大多在(  )
A.俄罗斯 B.哈萨克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蒙古
解析:选D 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多是快行冷锋,受强烈西北气流的影响,地表沙粒粉尘被高空气流携带,向东南扩散。蒙古以外的三个国家距我国东部较远,沙尘暴难以到达。
2.沙尘暴出现时,我国南方地区有时会出现泥雨,这主要是因为(  )
A.含沙气流在南方山地迎风坡上升
B.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气流相遇抬升
C.南方雨水把气流中的沙粒冲刷下来
D.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气流汇合,暖湿气流沿锋面上升
解析:选D 冷空气到达南方遭遇暖湿气流,暖湿气流沿锋面上升,容易形成锋面雨,沙尘随雨降落,所以形成泥雨。
3.我国为减少东亚沙尘暴的发生已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下列行为对减少沙尘暴发生有效的是(  )
①加强国际合作 ②退耕还草 ③建立预报监测系统 ④加强草原生态建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D 解决区域性特别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退耕还草、加强草原生态建设,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率,减轻风蚀的力度,减少扬沙天气和大气中沙尘的含量。
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材料,回答4~5题。
4.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将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使用
解析:选D 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主要与生产和生活大量使用制冷设备,排放氟氯烃化合物有关;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臭氧层能大量吸收紫外线,空洞的出现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危害地球生物,故治理措施是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使用。
5.“南极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  )
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
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
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D.50年后,全球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解析:选C 臭氧空洞的出现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空洞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表明国际社会共同采取措施进行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下图为1999~2007年中国工业能源消耗量、工业增加值及能耗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1999~2007年间,我国工业(  )
A.碳排放量逐年下降
B.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加
C.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
D.工业增加值增速慢于能源消耗增速
解析:选C 我国工业能源消耗量自2001年起逐年增加,碳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工业增加值能耗曲线逐年下降,说明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也说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快于能源消耗量。
7.为了降低碳排放量,短期内我国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B.对钢铁、化工、电力等高能耗工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
C.着力发展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D.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居民绿色出行
解析:选B 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工业结构使我国碳排放量一直较高,目前要快速降低碳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急需对钢铁、化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进行低碳技术改造。
二、综合题
8.读“我国年平均降水pH值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分布在________地区,我国的酸雨区已覆盖国土面积的________,而且还在不断________。
(2)造成这种环境问题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酸雨类型主要是________,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_______________。
(3)酸雨较严重的省份有________。(多选)
A.山东  B.福建  C.广东  D.云南
E.四川  F.河南  G.湖南
(4)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还有________、________,在治理三大大气环境问题时必须采取____________方式。
解析:结合图示分析可知,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是在南方,且酸雨的影响面在逐步扩大,造成酸雨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酸性气体。我国酸雨的类型为硫酸型,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有关。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三大大气环境问题。
答案:(1)南方 30% 扩大 (2)矿物燃料燃烧,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硫酸型 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3)CEG (4)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国际合作







PAGE



1



(共22张PPT)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
课前交流备考点
课堂定向打基础
首页
末页






 第三节 公众参与
课后综合提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绿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物品
解析:选A 绿色产品是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和可回收的产品,它是应用绿色科技的产物,并不是带有绿颜色的产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自己有绿色消费习惯,家庭其他成员有没有与自己无关
B.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事情,学生不起作用
C.只要省钱,商品带不带“绿色标志”都行
D.应该积极参加社区环境保护活动
解析:选D 要影响家人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学生要为创建绿色学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每个人都应认购有绿色标志的商品。
3.民间环保组织的主要优势有(  )
①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 ②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 ③便于开展社会宣传 ④能引起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 开展社会宣传并不是民间环保组织的主要优势。
环保组织在北京联合发起“26度空调”节能行动,呼吁在6月26日至9月6日期间,办公楼、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空调温度调至26 ℃。据此完成4~5题。
4.环保组织倡导发起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主要作用有(  )
①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④保护臭氧层 ⑤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 空调所需能源为电能,而电能相当一部分是由燃煤发电而产生的。倡导“26度空调”节能行动可有效地节约电能,从而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减少酸雨危害,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夏季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5.“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是(  )
A.增强公民环保意识
B.提高经济效益
C.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D.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解析:选A “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6.为使《中国21世纪议程》的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  )
A.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B.提倡广泛的公众参与
C.保持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D.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解析:选B 《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而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只有提倡广泛的公众参与,才能使《中国21世纪议程》的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兴建的住宅已经朝这个方向发展,其目标是实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内容符合可持续发展绿色住宅要求的是(  )
①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 ②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 ③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 ④公用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 ⑤隔音效果好,噪音低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解析:选B “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隔音效果好,噪音低”都符合绿色住宅的要求,而生活污水是要集中处理的,公用绿地和停车场不能各占一半,还要建设休闲、娱乐活动场地等,它们不是绿色住宅的组成部分,而是属于绿色社区。
8.我国下列住宅布局能达到绿色住宅光照、通风要求的是(  )
A.住宅建筑取正北或正南朝向
B.住宅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C.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
D.南方住宅区的走向应呈东南—西北方向
解析:选C 我国是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强烈、寒冷、干燥的西北风,因此,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
二、综合题
9.绿色学校是指在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环境、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方面,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学校。某学校正在创建绿色学校。请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学校附近马路上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往往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害气体,这种气体也是造成被称为“空中死神”的________问题的元凶之一。
(2)该学校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箱,其中可以放进可再生利用垃圾箱的垃圾包括________、________等。
(3)该学校打算在图中阴影部分培育一片小树林,请分析这片小树林的环境效益。
(4)请你为该学校创建绿色学校提几条建议。
解析:第(1)题,汽车尾气中往往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造成的酸雨问题被称为“空中死神”。第(2)题,学校可以放进可再生利用垃圾箱的垃圾主要包括可回收利用的玻璃、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第(3)题,小树林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作用上,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第(4)题,结合所学内容即可回答。
答案:(1)二氧化硫 酸雨
(2)玻璃、废纸、废塑料、废金属(任填两项)
(3)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有害气体;降低噪音;吸纳灰尘,杀灭细菌,美化环境。
(4)使用风力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池板;盥洗用水回收后冲洗厕所;使用再生纸制成的手纸;使用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清洁用具;节约用水;进行环境教育,师生共同决策等。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