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检测题
一、单选题
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农业基本情况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混合农业 C.水稻种植业 D.种植园农业
2.下列地区中,与乙地农业相似的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潘帕斯草原 D.墨累一达令盆地
3.提高丙地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C.充分利用水资源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环境为依托,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采集业等的生态农业,也是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4.发展林下经济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 B.地价 C.水源 D.政策
5.发展林下经济有助于
①减少水土流失 ②缓解环境污染 ③提高经济效益④治理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与林下经济类似的生态农业是
A.季风水田 B.桑基鱼塘 C.旱作谷物 D.迁移农业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998~2010年中国各省份耕地品种指数增长率
7.我国的耕地复种指数( )
A.所有省份全部上升 B.沿海和内地差异减小
C.新疆复种指数最高 D.内蒙古播种面积减小
8.影响江苏省复种指数增长率较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生产技术水平低 B.热量条件下降
C.城市化速度快 D.土地肥力下降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
10.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
A.降低运输成本 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增强市场竞争力
11.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 )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 D.土地多盐碱
四川攀枝花芒果主要种植在海拔1 400 m左右的河谷坡地,成熟期一般在9~11月,是我国芒果成熟期最晚的地区,该地区的芒果口感好,含糖量高,品质佳。下图为攀枝花地理位置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导致攀枝花芒果晚熟的原因是 ( )
①纬度较高 ②海拔较高③气候干旱 ④管理技术先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3.攀枝花芒果品质佳的主要原因是 ( )
A.河谷干热,光热充足 B.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C.降水量大,季节分配均匀 D.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沃
14.攀枝花芒果种植区易发生 ( )
A.寒潮 B.洪涝 C.台风 D.水土流失
海水稻是利用遗传工程技术,从野生稻中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在盐度不低于1%的海水中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较高的水稻品种。它能耐盐碱、抗病虫害,稻米富硒、高氨基酸。2017年9月28日,山东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进行实地测产,亩产量达到620.95千克。我国有盐碱地和近海滩涂16亿亩,海水稻培育成功将使我国部分盐碱地有望变良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海水稻米在我国市场前景广阔,原因是( )
A.我国人均耕地少 B.我国盐碱地和近海滩涂面积巨大
C.海水稻米品质高 D.开辟了我国北方农业用水新途径
16.有人反对在沿海滩涂大面积种植海水稻,合理的理由是( )
A.海水稻产量低 B.大量农药的使用导致滩涂污染
C.加剧海岸侵蚀 D.破坏滩涂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影响甲地乳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
A.热量 B.水源 C.光照 D.市场
18.该调水工程对输水沿线及受水区
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体污染 B.土壤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土壤污染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9.该地形区最可能是( )
A.四川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20.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冬季气温低 B.热量不足
C.土壤贫瘠 D.光照不足
21.该地最适宜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A.苹果 B.棉花 C.橡胶 D.甘蔗
下图为土地租金、距城市距离与农业生产类型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农业生产类型依次是( )
A.草地牛羊放牧、花卉蔬菜生产、小麦种植
B.花卉蔬菜生产、小麦种植、草地牛羊放牧
C.小麦种植、花卉蔬菜生产、草地牛羊放牧
D.草地牛羊放牧、小麦种植、花卉蔬菜生产
23.近年来,甲农业生产类型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 B.交通
C.市场 D.资金
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方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24.关于甲商品粮食基地与其它基地相比,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人均耕地多 B.光热充足
C.发展历史悠久 D.灌溉水源充足
25.A地区曾经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目前其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
①河网稠密,地块小,土壤黏重 ②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劳力严重流失
③城市化发展快,非农用地增多 ④农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2016年6月14日俄罗斯《公报》报道,俄罗斯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小麦出口国。据估计,在下一个农业年度俄罗斯小麦产量将达到6400万吨,俄小麦出口量将持续上升。下图为俄罗斯小麦产区分布图。
(l)分析A区域成为俄罗斯主要农业区的优势自然条件。
(2)每年春天,叶尼塞河都会发生河水泛滥。试分析叶尼塞河洪水泛滥的原因。
(3)俄罗斯在推广小麦种植过程中,应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吕德里茨港建立于1883年,港口最初从事外向型渔业生产、海鸟粪生产等活动。1908年,吕德里茨港附近发现钻石矿,一大批抱有钻石梦的年轻人聚集到吕德里茨港附近的沙漠中,哪怕几个月都很难吃上一顿热乎饭。随之而来的是卡曼斯科镇的慢慢兴起,人们修建了学校、医院、娱乐场所以及大片的住宅区。但这座曾繁华一时的城镇后来渐渐落寞,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被彻底废弃,淹没在一片沙丘之中。下图为吕德里茨港及卡曼斯科镇位置示意图。
(1)吕德里茨港附近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名为百岁兰的植物,茎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子,叶子上多气孔,且夜晚张开,根深3—10米,推测百岁兰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
(2)分析吕德里茨港海鸟粪资源形成的条件。
(3)推测卡曼斯科镇兴起和废弃的原因。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B 6.B 7.B 8.C 9.A 10.D 11.B 12.A 13.A 14.D 15.C 16.D 17. D 18. B 19.A 20.D 21.D 22.B 23.C 24.A 25.C
26.(1)纬度位置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
(2)地处高纬,且河水由低纬流向高纬地区;春末气温升高到0℃以上,上游地区的积雪融化;中下游地区河水仍然结冰,形成冰坝阻碍河水运动,致使河水上涨,洪水泛滥。
(3)大面积推广土壤保护耕作制度;推广农作物的休闲轮作制;营造农田防护林;保留残茬,积雪保墒。
27.(1)沙漠地区白天温度较高,茎短,只长两片叶子,可减少蒸发;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夜晚海面水汽遇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雾,故叶子上多气孔,且夜晚张开,便于吸收水分;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根深 3—10 米,便于吸收地下水。 (2)沿岸本格拉寒流为离岸流,渔业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海鸟聚集,海鸟排泄物多;因该地气候干旱,鸟粪分解和流失弱;沙漠环境受人为干扰小,鸟粪长年积累,形成丰富的鸟粪资源。
(3)兴起原因:钻石矿的开发带动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进而促进该地配套设施和相关产业等发展,使该地逐渐发展为城镇。
废弃原因:地处热带沙漠,自然环境过于恶劣,钻石矿开采成本高;随着钻石矿的开采,该地钻石矿资源日益减少;世界其他地方钻石矿的开采、世界钻石价格相对下降等的冲击。
答案第2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