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空气与生命(3.6-3.8)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命活动来实现的(
)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
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
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其中没有氧气参加反应的是(
)
A.
①②
B.
③⑥
C.
④⑤
D.
①③⑥
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
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C.
反应③是化合反应
D.
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3
图为绿色物植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
B.
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二氧化碳
C.
水在植物体内沿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的路径运输
D.
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
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为了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
开发氢气等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
大量使用煤作燃料
D.
将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其他有用物质
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
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湖州,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
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
A.
CH4、CO2、H2
B.
CO2、HCl、N2
C.
SO2、CO、NO2
D.
HCl、N2、O2
人类生活经常要接触下列五种物质,它们是:①汽车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④植物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能使空气严重污染并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要在我国东部某城市周围建一个有轻微烟尘的企业,考虑季风风向,图中的四个地点中,最佳位置是(
)。
A.
甲地
B.
丙地
C.
乙、丁两地
D.
四地都可以
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
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
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下列四个大小完全相同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我们观察到(
)
A.
四个装置U形管内a、b两端液面没有变化
B.
四个装置U形管内b端液面升高,且依次增大
C.
四个装置U形管内a端液面升高,且依次增大
D.
无法判断
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
D.
①③
安吉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绿茶,因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而得名。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茶叶树的根向地生长是植物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
B.
茶叶树根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
C.
茶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
咖啡因中含碳、氢、氮、氧四种元素
如图,“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存在液态水,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中心引力比地球小很多,大气中的氧气浓度是地球上的5倍,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地球上的10倍,动、植物种类繁多。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蓝月亮”属于行星,“蓝月亮”上的光来自太阳
B.
同一物体漂在“蓝月亮”大气中受到的浮力比漂在地球大气中时小
C.
“蓝月亮”上植物的光合作用比地球上的同类植物更旺盛
D.
“蓝月亮”上的平均气温可能比地球上的更低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时,有时会设法增加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夜间还会适当降低温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增强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
B.
增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
降低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D.
降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个生态系统中包含有不同营养阶层的生物,它们彼此间的关系常可用能量、个体数或生物量等参数来作图表示,这种关系图在多数情况下呈一塔状结构,因此被称为生态塔.常见的生态塔呈金字塔形;然而在海洋中,藻类和以它们为食的鱼类所形成的生态塔,却可能呈现如图所示的倒金字塔形.图中的生态塔,会呈倒金字塔形的最可能原因,为下列哪一项?(
)
A.
鱼类因海洋污染,而突变增多
B.
鱼类的食量大,使藻类所剩无几
C.
海洋生态系中有许多种鱼能直接固定光能
D.
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极高且繁殖快速,所以可以支持远大于自身的鱼类
有关下图所示枇杷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植物的营养器官
B.
利用嫁接繁殖优良枇杷品种属于无性生殖
C.
该生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
该生物体的细胞中均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④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
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安吉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绿茶,因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而得名,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下列说法中
不
正
确的是(
)
A.
咖啡因是一种纯净物
B.
咖啡因中含碳、氢、氮、氧四种元素
C.
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
茶树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3.0分)
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适时松土有利于大豆幼苗生长,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幼苗________,从而为幼苗的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等生命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2)某同学为使青菜长得快,每天在菜地上施肥,结果适得其反,许多青菜萎蔫而死口主要原因是_______。
(3)目前杭州郊区的菜农常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 。
(4)要蒋大量的新鲜水稻种子贮藏较长时间,最简便有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在葡萄园种植具有“果大昧甜”等优良性状的A品种葡萄,果农没有选择A品种葡萄
的种子在园中进行播种,而是直接剪取A品种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你认为他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扦插时,某果农先将葡萄枝条的插入端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浸泡一下,再将枝条插入土壤中。他认为这样做能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理由是___________。
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中有观点质疑,用飞船运载人类进行几千年的流浪过程中,无法长期维持生态平衡。其实早在1991年,科学家就利用封闭建筑(如图)进行了一个“生物圈二号”实验,在占地面积1.3平方千米的该建筑中,志愿者们很快就遇到了农作物产粮不足、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等问题,而使这一实验失败。请回答:
(1)地球上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________;
(2)“生物圈二号”这个密闭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可看成一个________,该系统中氧气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成分单纯,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中,一天后剪取一段枝条,插入广口瓶中,进行探究。
(1)清晨,把该枝条从黑暗中取出后,立即将叶片d置于下图装置中,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则该原料是_______。
(2)傍晚,发现广口瓶内的液面明显下降,减少的水分主要是植物通过__________由叶的气孔散失的。如果在当天傍晚取下b叶片,用打孔器获取一个圆片,烘干后用天平称量,次日凌晨取下c叶片,取同样大小的一圆片,烘干后称量,发现质量较大的是取自______叶片上的圆片。
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甲、乙,装满水后分别放入等量的金鱼藻,测出瓶中水的含氧量后盖上瓶盖.然后将甲包上黑胶布,乙不作处理.放在同样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n小时,再次测出瓶中水的含氧量,两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n小时内甲瓶金鱼藻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_______g;乙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g.
2016年浙江省部分地区监测到雨水平均pH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台州
丽水
金华
杭州
嘉兴
东阳
湖州
2016年雨水年均pH
4.47
4.8
4.54
6.37
4.86
4.83
4.58
(1)上表列举的7个地区中,没有酸雨污染的地区是________;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下列措施不能减少酸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推广清洁能源 ②减少用煤直接作燃料 ③淘汰尾气不达标的汽车 ④限制燃放烟花爆竹⑤限制并有偿使用塑料袋 ⑥把工厂烟囱造高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是煤。煤燃烧会排放出SO2和NO2,这些气体不仅污染空气,而且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与空气中水分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其中亚硫酸与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在盛有NO2的集气瓶中放入一块活性炭,过一会儿,瓶内红棕色变淡甚至消失,活性炭具有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______。
(3)对于SO2和NO2,小余同学归纳出了如下一些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硫元素和氮元素化合价都为+2价
C.每个分子都由3个原子构成
D.常温常压下都是有颜色的气体
2019年8月21日,浙江省建设厅发布《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这是全国首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省级标准,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塑料制品为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问题。科研人员为此提出多种解决方案。(1)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下列属于回收标志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2)焚烧回收的保鲜膜,生成的CO2可用来生产化工产品乙酸(CH3COOH),转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CO2与产物CH3COOH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呼吸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图甲曲线表示在恒温30℃时,某水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呼吸二氧化碳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某同学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度的影响”。设计如下图乙实验装置.此装置的优点在于,可通过控制灯泡功率的大小或调节试管与灯泡的距离,来改变光照的强弱。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为B点时,水藻吸收二氧化碳量为0,水藻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_______
(2)单位时间内,水藻释放氧气量应
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3)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B点将向
_______(左或右)移动。
为“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1)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图示实验装置与材料,设计“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
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
。
(2)若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可以怎样操作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0分)
为防止酒驾事故的出现,酒精测试仪被广泛应用。有一种由酒精气体传感器制成的呼气酒精测试仪,其酒精气体传感器R1的阻值与酒精气体浓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在图乙所示的工作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8V,定值电阻R2=20Ω.求:
(1)汽车的发动机通常是汽油机,让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_______。
(2)工作电路能够把酒精气体浓度变化转换成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选择电表示数大小变化与酒精气体浓度大小变化一致的仪器,你认为两个电表中_______(填“电压表”或“电流表”)更加符合我们的习惯。
(3)酒后驾驶分两种:酒精气体浓度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目前,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通过计算判断被检测者属于哪一种酒后驾驶;
(4)根据目前的认识,机动车尾气排放、煤炭燃烧和工业生产的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都是PM2.5的主要来源。戴口罩是防止雾霾颗粒物进入人体的一种有效措施,市场上口罩品种繁多。为探究口罩的防护功能,小敏在三只如图丙所示瓶内装少量激光打印粉,将A、B、C三种口罩分别在瓶口系紧,外面覆盖一张餐巾纸,通过打气筒打气,使粉末飞扬。实验结果如图丁,则防护功能最好的口罩为
。
(5)将汽车由燃烧汽油、柴油等改为使用电力,是从源头减少“霾”的重要措施。某款以磷酸铁锂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其电池部分的技术参数如表所示。
电池类型
电池标准容量/安时
充电电压/伏
充电时间/时
磷酸铁锂
200
380
3.8
电动车以54千米/时的正常速度匀速行驶时的输出功率是36千瓦,计算此电动车充满电一次能行驶多少距离。
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如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2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 小时))。请回答:
(1)下图所示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C段相符是_________。
(2)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毫克。
31、(2019秋 微山县期中)
( http: / / www.m / bio / report / detail / f30e8e75-d1f7-412f-9199-66d8fdfbf47f"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_blank )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某实验小组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探究,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说明: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1)实验前,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需将完全相同的三株植物进行
。
(2)要取得科学的实验结论,就需要设计对照实验。此装置中共设计了
组对照实验。
(3)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分别取下甲、乙、丙相同位置、相同大小的一片叶子,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变蓝的
叶。
(4)对比分析甲、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对比分析甲、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章空气与生命(3.6 3.8)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命活动来实现的(
)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
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
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
【答案】B
【解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这一过程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而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温度,增加大气湿度,促进水循环,增加降水。
故B确,ACD错误。
故选B。
如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其中没有氧气参加反应的是(
)
A.
①②
B.
③⑥
C.
④⑤
D.
①③⑥
【答案】B
【解析】
金属锈蚀是金属与氧气、水发生的反应;煤炭燃烧是煤炭与氧气的反应;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人、鱼类呼吸作用中消耗氧气,故没有氧气参加的反应有(3)(6),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CO2是重要的资源,以其为原料可获得下列四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
反应②的实现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
C.
反应③是化合反应
D.
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只有NaHCO3
【答案】C
【解析】
解:A、由光合作用中能量的转化可知,反应①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说法正确。
B、通过该反应得到了无毒、易降解的塑料,有利于缓解“白色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③,反应物是二氧化碳,生成物是尿素,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④获得产品后的剩余液中,溶质有NH4Cl和NaHCO3,则反应④获得的产物还有NH4Cl,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图为绿色物植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
B.
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二氧化碳
C.
水在植物体内沿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的路径运输
D.
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
【答案】B
【解析】A.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故A正确;
B.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氧气,故B错误;
C.水在植物体内沿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的路径运输,故C正确;
D.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故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
科学家指出,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为了减少温室效应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
开发氢气等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
大量使用煤作燃料
D.
将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其他有用物质
【答案】C
【解析】A.植树造林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产物是水,减小了二氧化碳的产量,B不符合题意;
C.煤作燃料燃烧后产物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使温室效应更明显,C符合题意;
D.对二氧化碳进行处理使其减小,是一种有效的方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
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答案】A
【解析】
A.使用一次性筷子,就会浪费原料,用木材制筷子,就需要多砍伐树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减弱,吸收二氧化碳量就少了,所以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就节省了原料,减少了树木的砍伐,减小“碳足迹”,故A正确;
B.煤石油燃料中含有大量碳元素,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以会,增大“碳足迹”,故B错误;
C.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应该回收再利用,所以这样做也会增大“碳足迹”,故C错误;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能够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大“碳足迹”,故D错误。
故选A。
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湖州,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B.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
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答案】C
【解析】
A.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所采取的措施可取,故A不符合题意;
B.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可取,故B不符合题意;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会造成水体和空气的污染,所采取的措施不可取,故C符合题意;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可以防止水的污染,保护水资源,所采取的措施可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
A.
CH4、CO2、H2
B.
CO2、HCl、N2
C.
SO2、CO、NO2
D.
HCl、N2、O2
【答案】C
【解析】
解:A.其中CO2和H2不是空气污染物,故A错误;
B.其中CO2和N2不是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三种气体都是空气污染物,故C正确;
D.其中其中O2和N2不是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C。
人类生活经常要接触下列五种物质,它们是:①汽车尾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④植物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能使空气严重污染并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A
【解析】
空气的污染途径是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汽车尾气的排放,可总结为: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的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这些气体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石油工厂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人体呼出的CO2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氧气也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煤燃烧产生的烟尘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故①②⑤符合题意。
故选A。
要在我国东部某城市周围建一个有轻微烟尘的企业,考虑季风风向,图中的四个地点中,最佳位置是(
)。
A.
甲地
B.
丙地
C.
乙、丁两地
D.
四地都可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工业基地会排出空气污染物或废水等,会污染河水或使下风向的地区受到大气污染,因此,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该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季风的垂直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应该布局在河流下游或远离河流。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东临太平洋,夏季受东南风影响,冬季受西北风影响。从图中看出,对空气有污染的企业位于乙、丁两地,对城市没有太大危害。C对,ABD错。故选C。
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应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
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
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答案】A
【解析】A.乙醇汽油是一种汽油和乙醇组成的混合物,故A错误;
B.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B正确;
C.用石油分馏可以制得汽油,故C正确;
D.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故D正确。
故选A.
下列四个大小完全相同的装置,同时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我们观察到(
)
A.
四个装置U形管内a、b两端液面没有变化
B.
四个装置U形管内b端液面升高,且依次增大
C.
四个装置U形管内a端液面升高,且依次增大
D.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四个装置中,通过比较,可知,A瓶→D瓶四个瓶子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多,在阳光下,二氧化碳含量越多的装置中,温室效应现象就更加明显,装置中的压强变大,使a液面下降,b液面升高。b端液面由高到低依次是丁>丙>乙>甲,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
D.
①③
【答案】C
【解析】①碳循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需要原子重新组合,②氧循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需要原子重新组合,③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本身不变,故不需要原子的重新组合。综上所述,③符合题意,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安吉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绿茶,因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而得名。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茶叶树的根向地生长是植物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
B.
茶叶树根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
C.
茶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
咖啡因中含碳、氢、氮、氧四种元素
【答案】B
【解析】
A.茶叶树的根向地生长是植物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茶叶树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茶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从咖啡因化学式中可知,咖啡因中含碳、氢、氮、氧四种元素,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如图,“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存在液态水,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中心引力比地球小很多,大气中的氧气浓度是地球上的5倍,二氧化碳的浓度是地球上的10倍,动、植物种类繁多。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蓝月亮”属于行星,“蓝月亮”上的光来自太阳
B.
同一物体漂在“蓝月亮”大气中受到的浮力比漂在地球大气中时小
C.
“蓝月亮”上植物的光合作用比地球上的同类植物更旺盛
D.
“蓝月亮”上的平均气温可能比地球上的更低
【答案】C
【解析】
A.“蓝月亮”是卫星,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来发亮,故A错误;
B.蓝月亮”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物体受到的浮力比地球上大,故B错误;
C.““蓝月亮”上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较大,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又光照良好也利于光合作用.所以,“蓝月亮’上的植物要比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得高大茂盛得多,故C正确;
D.CO2具有温室效应,“蓝月亮”上CO2的浓度是地球上的10倍,温室效应显显著,所以“蓝月亮”上的平均气温与地球平均气温高,故D错误。
故选C。
利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时,有时会设法增加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夜间还会适当降低温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增强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
B.
增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
降低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
D.
降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答案】A
【解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在一定范围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而加强,制造的有机物就多,释放的氧气增多,大棚与空气隔绝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光合作用效率就会降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是生物的生活细胞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低消耗的有机物少,这样积累的有机物就多,综上所述BCD选项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一个生态系统中包含有不同营养阶层的生物,它们彼此间的关系常可用能量、个体数或生物量等参数来作图表示,这种关系图在多数情况下呈一塔状结构,因此被称为生态塔.常见的生态塔呈金字塔形;然而在海洋中,藻类和以它们为食的鱼类所形成的生态塔,却可能呈现如图所示的倒金字塔形.图中的生态塔,会呈倒金字塔形的最可能原因,为下列哪一项?(
)
A.
鱼类因海洋污染,而突变增多
B.
鱼类的食量大,使藻类所剩无几
C.
海洋生态系中有许多种鱼能直接固定光能
D.
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极高且繁殖快速,所以可以支持远大于自身的鱼类
【答案】D
【解析】
A.海洋污染只会使鱼类的数量减少,不会增多,故A错误;
B.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极高且繁殖快速,虽然鱼类的食量大,也不会使藻类植物所剩无几,故B错误;
C.鱼类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不能直接固定光能,故C错误;
D.在海洋中,藻类和以它们为食的鱼类所形成的生态塔,呈现如图所示的倒金字塔形,是因为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极高且繁殖快速,所以可以支持远大于自身的鱼类,故D正确。
故选D。
有关下图所示枇杷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植物的营养器官
B.
利用嫁接繁殖优良枇杷品种属于无性生殖
C.
该生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
该生物体的细胞中均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
解:A.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果实,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体无系统,故A错误;
B.利用嫁接繁殖优良枇杷品种,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故B正确;
C.该生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C错误;
D.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即根毛细胞、筛管和表皮细胞中都无叶绿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光合作用只能在植物的绿色部位进行,故D错误.
故选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④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
⑤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①工业上是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故正确;
②氢气和甲烷具有可燃性,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故正确;
③合金的熔点和硬度不一定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故不正确;
④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故正确;
⑤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故错误。
故选A。
安吉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绿茶,因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而得名,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下列说法中
不
正
确的是(
)
A.
咖啡因是一种纯净物
B.
咖啡因中含碳、氢、氮、氧四种元素
C.
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
茶树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
A.咖啡因化学式为C8H10N4O2,是一种纯净物,故A正确;
B.从咖啡因化学式中可知,咖啡因中含碳、氢、氮、氧四种元素,故B正确;
C.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故C正确;
D.茶树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3.0分)
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适时松土有利于大豆幼苗生长,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幼苗________,从而为幼苗的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等生命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2)某同学为使青菜长得快,每天在菜地上施肥,结果适得其反,许多青菜萎蔫而死口主要原因是_______。
(3)目前杭州郊区的菜农常用温室大棚生产蔬菜,若要提高温室大棚蔬菜的产量,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写出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 。
(4)要蒋大量的新鲜水稻种子贮藏较长时间,最简便有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在葡萄园种植具有“果大昧甜”等优良性状的A品种葡萄,果农没有选择A品种葡萄
的种子在园中进行播种,而是直接剪取A品种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你认为他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扦插时,某果农先将葡萄枝条的插入端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浸泡一下,再将枝条插入土壤中。他认为这样做能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1)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2)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导致青菜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3)适量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增强大棚的透明度,或白天设法适当提高棚内温度,晚上适当降低棚内温度)
(4)将新鲜水稻种子晒干后贮藏
(5)后代能保持A品种葡萄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6)适宜浓度的生长激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解析】
(1)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若土壤板结,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减少,抑制根的呼吸,也抑制根的生长;因此,适时松土有利于大豆幼苗生长,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幼苗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从而为幼苗的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等生命活动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外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因此每天在菜地上施肥,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青菜细胞溶液的浓度,导致青菜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3)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了提高温室大棚疏菜的产量,要促进光合作用,抑制呼吸作用。可以采取: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如增强大棚的透明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蔬菜产量。另外加大昼夜温差(白天设法适当提高棚内温度,晚上适当降低棚内温度),可以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增加有机物的积累,提高蔬菜的产量;另外合理密植、合理施肥、合理灌溉等措施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
(4)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在这样的条件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最微弱,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可以延长种子的保存时间;如果湿度大、温度高、氧气充足,种子的呼吸作用强,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会缩短种子的贮藏期限.因此,要将大量的新鲜水稻种子贮藏较长时间,最简便有效的是:将新鲜水稻种子晒干后贮藏;
(5)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扦插是无性繁殖,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扦插所得植株不会变异,能保持遗传基因的稳定。扦插的主要优点是繁殖速度较快和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因此果农直接剪取A品种葡萄的枝条进行扦插。这样做的优点是:代能保持A品种葡萄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6)适宜浓度的生长激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扦插时,某果农先将葡萄枝条的插入端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浸泡一下,再将枝条插入土壤中.这样做能提高扦插枝条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1)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2)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导致青菜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3)适量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增强大棚的透明度,或白天设法适当提高棚内温度,晚上适当降低棚内温度);
(4)将新鲜水稻种子晒干后贮藏;
(5)后代能保持A品种葡萄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6)适宜浓度的生长激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影片中有观点质疑,用飞船运载人类进行几千年的流浪过程中,无法长期维持生态平衡。其实早在1991年,科学家就利用封闭建筑(如图)进行了一个“生物圈二号”实验,在占地面积1.3平方千米的该建筑中,志愿者们很快就遇到了农作物产粮不足、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等问题,而使这一实验失败。请回答:
(1)地球上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________;
(2)“生物圈二号”这个密闭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可看成一个________,该系统中氧气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成分单纯,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
【答案】(1)太阳能;
(2)群落;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小于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
(3)弱。
【解析】
(1)太阳能是一切能量的来源,因此地球上各种生物所需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太阳能。
(2)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物圈二号”这个密闭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可看成一个生物群落。
“生物圈二号”这个密闭生态系统中,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内部气候无法调节好,获得的光能少,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小于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故造成该系统中氧气浓度下降;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生物圈二号”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该系统成分单纯,生物种类少,自动调节能力弱。
故答案为:(1)太阳能;
(2)群落;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小于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
(3)弱。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中,一天后剪取一段枝条,插入广口瓶中,进行探究。
(1)清晨,把该枝条从黑暗中取出后,立即将叶片d置于下图装置中,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则该原料是_______。
(2)傍晚,发现广口瓶内的液面明显下降,减少的水分主要是植物通过__________由叶的气孔散失的。如果在当天傍晚取下b叶片,用打孔器获取一个圆片,烘干后用天平称量,次日凌晨取下c叶片,取同样大小的一圆片,烘干后称量,发现质量较大的是取自______叶片上的圆片。
【答案】(1)二氧化碳;(
2)蒸腾作用;
b
【解析】
(1)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进入透明容器中的空气不含有二氧化碳;这样,装置中叶片d与透明容器外的叶片就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了对照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傍晚,发现广口瓶内的液面明显下降,减少的水分主要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因为呼吸作用时刻进行,而光合作用只在白天,故质量较大的是取自b叶片上的圆片。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2)蒸腾作用;
b。
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甲、乙,装满水后分别放入等量的金鱼藻,测出瓶中水的含氧量后盖上瓶盖.然后将甲包上黑胶布,乙不作处理.放在同样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n小时,再次测出瓶中水的含氧量,两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n小时内甲瓶金鱼藻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_______g;乙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_______g.
【答案】b-c
a-c
【解析】
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实验中甲瓶包上黑胶布,则瓶内的金鱼藻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分析图示可知,在n小时内甲瓶金鱼藻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瓶内原有的氧气量b减去n小时后剩余的氧气量c,即消耗的氧气里是(b-c)g;乙瓶内的金鱼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大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的量,因此乙瓶内氧气的含量增加,增加的量为n小时后瓶内的氧气量a减去瓶内原有的氧气量b,即(a-b)g;同时,瓶内的金鱼藻在n小时内又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了(b-c)g氧气,即乙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a-b)+(b-c)=(a-c)g。
故答案为:b-c,a-c。
2016年浙江省部分地区监测到雨水平均pH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台州
丽水
金华
杭州
嘉兴
东阳
湖州
2016年雨水年均pH
4.47
4.8
4.54
6.37
4.86
4.83
4.58
(1)上表列举的7个地区中,没有酸雨污染的地区是________;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下列措施不能减少酸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推广清洁能源 ②减少用煤直接作燃料 ③淘汰尾气不达标的汽车 ④限制燃放烟花爆竹⑤限制并有偿使用塑料袋 ⑥把工厂烟囱造高
【答案】(1)杭州;③④.
(2)⑤⑥
.
【解析】(1)杭州的雨水的pH是6.37,大于5.6,没有受到酸雨污染,其他地区的雨水平均PH都小于5.6;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SO2和NO2.
(2)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要想减少酸雨,就要大力推广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像①②③④都可减少酸雨.只有⑤⑥不能减少酸雨.
故选⑤⑥.
故答案为 (1)杭州;③④.
(2)⑤⑥
.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燃料是煤。煤燃烧会排放出SO2和NO2,这些气体不仅污染空气,而且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与空气中水分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其中亚硫酸与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2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在盛有NO2的集气瓶中放入一块活性炭,过一会儿,瓶内红棕色变淡甚至消失,活性炭具有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______。
(3)对于SO2和NO2,小余同学归纳出了如下一些共同点,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硫元素和氮元素化合价都为+2价
C.每个分子都由3个原子构成
D.常温常压下都是有颜色的气体
【答案】(1)2H2SO3+O2=2H2SO4(2)吸附性 (3)AC
【解析】(1)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3+O2=2H2SO4;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二氧化氮气体,所以瓶内红棕色变淡甚至消失;
(3)A.SO2和NO2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另一种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所以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正确;
B.在化合物中,氧元素显-2价,所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中的硫元素和氮元素化合价都为+4价,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每个二氧化硫和每个二氧化氮分子都由3个原子构成,正确;
D.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硫没有颜色,而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错误。
故答案为:(1)2H2SO3+O2=2H2SO4;(2)吸附性;(3)AC。
2019年8月21日,浙江省建设厅发布《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这是全国首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省级标准,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塑料制品为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问题。科研人员为此提出多种解决方案。(1)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意义重大。下列属于回收标志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2)焚烧回收的保鲜膜,生成的CO2可用来生产化工产品乙酸(CH3COOH),转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CO2与产物CH3COOH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
【答案】(1)
C(2)1:1
【解析】
(1)图C属于回收标志;
(2)化学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粒是原子,是二氧化碳和甲烷反应生成醋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H4=CH3COOH,反应物CO2与产物CH3COOH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故答案为: (1) C;(2)1:1。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0分)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呼吸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图甲曲线表示在恒温30℃时,某水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呼吸二氧化碳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某同学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度的影响”。设计如下图乙实验装置.此装置的优点在于,可通过控制灯泡功率的大小或调节试管与灯泡的距离,来改变光照的强弱。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为B点时,水藻吸收二氧化碳量为0,水藻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_______
(2)单位时间内,水藻释放氧气量应
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3)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B点将向
_______(左或右)移动。
【答案】(1)是(2)小于(3)左
【解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呼吸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比呼吸作用的强度强时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光合作用强度比呼吸作用的强度弱时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光照强度为B点时,水藻吸收二氧化碳量为0,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水藻进行了光合作用;
(2)图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逐渐增多,光合作用的强度逐渐增强,氧气含量增多,不断得到积累,故单位时间内,水藻释放氧气量应大于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小于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的量;
(3)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B点将向左移动。
为“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
(1)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图示实验装置与材料,设计“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金鱼藻是水生植物,利用此装置,便于观察和收集产生的气体
(2)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3)设置A、B两组实验,与原实验装置完全相同,将其中A组置于黑暗环境,B组置于光照环境,4小时后分别将试管取出,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若A组不复燃,B组复燃,则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
【解析】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本实验选择水生绿色植物金鱼藻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盆栽的天竺葵,其理由陆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好收集,所以选择金鱼藻是水生植物,利用此装置,便于观察和收集产生的气体;
(2)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取一些金鱼藻,放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根据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的特性。因此证明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3)设置A、B两组实验,与原实验装置完全相同,将其中A组置于黑暗环境,B组置于光照环境,4小时后分别将试管取出,伸入带火星木条,若A组不复燃,B组复燃,则证明光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
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
。
(2)若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可以怎样操作
。
【答案】(1)试管中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
(2)用导管向水中白磷的表面通氧气(合理即可)
【解析】
(1)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他设计的装置不足之处是:白磷燃烧没有在密闭装置中进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
(2)燃烧必须有氧气,所以若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可以用导管向水中白磷的表面通氧气(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白磷燃烧没有在密闭装置中进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2) 用导管向水中白磷的表面通氧气(合理即可)。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0分)
为防止酒驾事故的出现,酒精测试仪被广泛应用。有一种由酒精气体传感器制成的呼气酒精测试仪,其酒精气体传感器R1的阻值与酒精气体浓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在图乙所示的工作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8V,定值电阻R2=20Ω.求:
(1)汽车的发动机通常是汽油机,让汽车获得动力的冲程是_______。
(2)工作电路能够把酒精气体浓度变化转换成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选择电表示数大小变化与酒精气体浓度大小变化一致的仪器,你认为两个电表中_______(填“电压表”或“电流表”)更加符合我们的习惯。
(3)酒后驾驶分两种:酒精气体浓度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目前,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通过计算判断被检测者属于哪一种酒后驾驶;
(4)根据目前的认识,机动车尾气排放、煤炭燃烧和工业生产的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都是PM2.5的主要来源。戴口罩是防止雾霾颗粒物进入人体的一种有效措施,市场上口罩品种繁多。为探究口罩的防护功能,小敏在三只如图丙所示瓶内装少量激光打印粉,将A、B、C三种口罩分别在瓶口系紧,外面覆盖一张餐巾纸,通过打气筒打气,使粉末飞扬。实验结果如图丁,则防护功能最好的口罩为
。
(5)将汽车由燃烧汽油、柴油等改为使用电力,是从源头减少“霾”的重要措施。某款以磷酸铁锂电池为动力的电动汽车,其电池部分的技术参数如表所示。
电池类型
电池标准容量/安时
充电电压/伏
充电时间/时
磷酸铁锂
200
380
3.8
电动车以54千米/时的正常速度匀速行驶时的输出功率是36千瓦,计算此电动车充满电一次能行驶多少距离。
【答案】(1)做功冲程
(2)电流表
(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由公式得: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
电阻R1=R总-R2=40Ω-20Ω=20Ω;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R1为20Ω时,酒精的含量为0.3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
(4)C
(5)由充满电时所存贮的能量为:W=UIt=380VX200Ah=76000J
满电可以行驶时间为:
由得:
可行驶路程为:
由得:
s=vt=54km/hX2.11h≈114km
答:充满电一次能行驶114km。
【解析】(1)在发动机内部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让汽车获得动力,这一过程即为做功冲程;
(2)由图甲可知,酒精浓度增大时,R1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酒精气体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所以按我们平常“左小右大”的读表习惯,电流表适合改造成测量酒精浓度的专用仪表,所以本题答案为:电流表;
(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由公式得: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
电阻R1=R总-R2=40Ω-20Ω=20Ω;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R1为20Ω时,酒精的含量为0.3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所以本题答案为:饮酒驾驶;
(4)由图可以看出C口罩的过滤效果最好,所以本题答案为:C;
(5)由充满电时所存贮的能量为:W=UIt=380VX200Ah=76000J
满电可以行驶时间为:
由得:
可行驶路程为:
由得:
s=vt=54km/hX2.11h≈114km
答:充满电一次能行驶114km。
故答案为:(1)做功冲程;(2)电流表;(3)饮酒驾驶(计算过程见答案部分);(4) C
;(5)114km(计算过程见答案部分)。
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如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2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 小时))。请回答:
(1)下图所示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BC段相符是_________。
(2)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毫克。
【答案】(1)D;
(2)720
【解析】
(1)A.此图二氧化碳外排,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A不符合题意;
B.此图所有二氧化碳外排,光合作用速率为0,B不符合题意;
C.此图表示二氧化碳供应光合作用,与外界没有二氧化碳的交换,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不符合题意;
D.图中叶绿体不仅要吸收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还需要从外界吸取,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大于运用呼吸速率。故D符合题意。
(2)因曲线表示的是净光合量,则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为吸收加上抵消呼吸那部分的消耗,即光合作用的吸收速度为10-(-5)=15毫克/(平方分米 小时),再由株叶面积为12平方分米、光照4小时,则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毫克/(平方分米 小时)×12平方分米×4小时=720毫克。
故答案为:(1)D
;(2)720。
31、(2019秋 微山县期中)
( http: / / www.m / bio / report / detail / f30e8e75-d1f7-412f-9199-66d8fdfbf47f"
\o
"此年份及地区表示:该试题最新出现所在的试卷年份及地区"
\t
"_blank )为了指导农业生产,某实验小组对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探究,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说明: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1)实验前,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需将完全相同的三株植物进行
。
(2)要取得科学的实验结论,就需要设计对照实验。此装置中共设计了
组对照实验。
(3)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分别取下甲、乙、丙相同位置、相同大小的一片叶子,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变蓝的
叶。
(4)对比分析甲、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对比分析甲、丙两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
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为了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必须暗处理先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才能验证叶片内的淀粉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制造的。
(2)在实验甲、乙两装置中,叶片甲的装置内是清水,乙装置内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甲、乙两装置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甲与丙,变量是光,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3)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
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变蓝的是甲,原因是见光部分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同时产生氧气。
(4)甲与乙,变量是二氧化碳,比较甲与乙,甲遇碘变蓝,乙遇碘不变蓝,可得出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甲与丙,变量是光,比较甲与丙,甲遇碘变蓝,丙遇碘不变蓝,可得出结论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故答案为:(1)暗处理;
(2)2;
(3)叶绿素;甲;
(4)二氧化碳;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