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综合测评四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有关旅游规划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自然风景名胜区吸引力强,不用搞旅游规划
B.只要搞好旅游规划,就能大力发展旅游业
C.旅游规划的目的是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D.旅游规划就是挖掘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内容
解析: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目的是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故C项正确。无论什么地方,发展旅游业都要进行旅游规划,A项错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是当地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况,B项错误。旅游规划需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D项错误。
答案:C
2.以下属于旅游规划中的基础设施的是( )
A.旅游景区的仿古建筑
B.旅游景区的道路
C.旅游纪念产品加工厂
D.旅游娱乐设施
解析:旅游基础设施指为旅游者旅游提供服务的设施,主要涉及吃、住、行等方面。
答案:B
某省级风景名胜区内原先是山峰竞秀,林水苍郁,峡谷清幽,溪流潺潺,泉温水碧,风光旖旎。近年来,建起了近百家饭店和“农家乐”旅馆,其中不少宾馆饭店依山而建。景区内还兴建起广场、大型会议中心、游乐园、歌舞厅、洗浴中心等商业和娱乐设施。据此完成3~4题。
3.这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
①破坏山体景观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损毁文物古迹 ④冲击正常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风景区为自然风景区,因而景区过度开发不存在损毁文物古迹的问题。
答案:C
4.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 )
A.规划不合理 B.管理不到位
C.开发过度 D.经济利益驱动
解析:景区过度开发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驱动。
答案:D
5.“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景区的环境 ②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 ③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 ④保障游览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限制游客人数的目的是使旅游规模与旅游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以保护景区环境和保障游览质量。
答案:D
“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人,土地沙化、水源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严重”。据此回答6~8题。
6.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不包括( )
A.土地沙化 B.土壤酸化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海岸受损害
解析: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不包括土壤酸化。
答案:B
7.有关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年的旅游环境容量不能超过2亿人
B.每年的旅游合理容量是2亿人
C.每年的旅游极限容量是2亿人
D.随着合理的旅游开发建设,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是可以提高的
解析:旅游环境容量不是一个定数,随着合理的旅游开发建设,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是可以提高的。
答案:D
8.为减轻环地中海地区游客流量过大造成的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建设旅游新设施,以吸纳更多的游客
B.提高飞机票、火车票等的价格,以限制旅游人数
C.对旅游景区实行分流管理,对易饱和区实行限流措施
D.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禁止游人入内
解析:对旅游景区实行分流管理,对易饱和区实行限流措施,能够分散局部地区游客数量,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C
下面图示地区是一个未开发的地区。读图回答9~10题。
9.若将图示地区开发成旅游区,可发展的旅游项目不包括( )
A.生态旅游 B.滨海旅游
C.开辟海滨浴场 D.红色旅游
解析:海滨地区发展旅游业主要从生态、滨海旅游上着手,从图中得不出红色旅游资源的信息。
答案:D
10.当地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还应注意的问题是( )
①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容量相适应
②该地处于滨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开发不当易造成生态破坏 ③限制旅游地的发展,防止破坏自然风光 ④利用广阔的沙滩和林地积极开发海景别墅 ⑤为防止水体污染,应限制一切产业活动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
解析:发展旅游业应当注意的问题有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答案:C
11.下列关于旅游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开发条件评价主要是对规划区域的区位、交通、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等内容的评价
B.旅游规划要空间布局合理,定位准确
C.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主要是对“衣、食、住、行、游、购”六要素的规划
D.旅游规划不包括合理组织旅游线路
解析:旅游规划要空间布局合理,分区明确、功能完善。
答案:B
某大城市郊区,山峦起伏,林木苍郁,水库明净,温泉遍布,尤其是春季风景如画。山麓地带古宅成片,民风淳朴,瓜果飘香,鱼虾满塘。为吸引游客,当地在中心服务区规划兴建了音乐喷泉、叠水假山、休闲广场等景点,还增加了“西游记宫”和大型游乐场。但景区建成开放以后,游客远未达到预期的人数,尤其是“西游记宫”几乎无人光顾。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旅游规划不成功,其主要原因有( )
①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和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②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通达性差 ③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中心区布局过多的接待服务设施不利于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 ④“西游记宫”等人造景观重复建设、内容雷同,在当地缺乏文化根基 ⑤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 ⑥环境污染严重,很难吸引游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解析:该地区旅游规划不成功,主要原因有缺乏科学分析、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缺少特色等。
答案:B
13.关于该区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开发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区发展应以农业为主导,以农业基地建设为目标
B.本区旅游产品应定位为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自然风景为辅
C.鉴于长期发展的需求,本区宾馆的等级应一步到位,建成五星级宾馆
D.该旅游区应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突出山林野趣,开发观光和度假旅游产品
解析: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应着眼于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温泉资源为依托,突出山林野趣。
答案:D
读“某沿海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地图”,完成14~15题。
14.此处旅游景区最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是( )
A.沿河漂流 B.生态旅游
C.悬崖攀岩或蹦极 D.乘游船观湖
答案:B
15.下列区域在此处旅游景区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游览区 B.保护区
C.服务区 D.娱乐区
答案:B
下图中①~④为我国的四座名山,据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①~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雄峙天东,五岳独尊
B.②佛教名山,自然遗产
C.③植被常绿,四季皆宜
D.④风景秀丽,适度开发
解析:根据四座名山的经纬度判断①为华山、②为黄山、③为五台山、④为峨眉山,据此分析可知正确选项。
答案:D
17.将图中②名山打造成旅游精品名胜区的优势条件是( )
A.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人文景观的非凡性
C.自然景观的奇异性
D.交通联系的便捷性
解析:由上题可知,②为黄山,黄山天下奇。故选C项。
答案:C
下表为“某年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天坛、定陵和长陵6处景点的门票价格调整表”。据此完成18~20题。
旅游景点 旺季门票价格 淡季门票价格
原价 调整价 原价 调整价
故宫 60 100 40 80
颐和园 30 80 20 60
八达岭长城 40 80 35 60
天坛 15 50 10 30
定陵 60 70 40 50
长陵 45 50 30 30
注:门票价格,以每人每张计算(单位:元)。
18.下列对门票价格调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这次门票价格调整,实际上是价格上涨
B.这次门票价格调整的幅度都不大
C.这次门票价格调整幅度最小的是天坛
D.这次门票调整幅度最小的是颐和园淡季的价格
解析:这次门票调整,其实是价格上涨,除长陵和定陵外,其余上调的幅度都很大,有的超过一倍多,其中长陵幅度最小,天坛增幅最大。
答案:A
19.下列关于门票价格调整原因的叙述,可能是( )
①体现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②缺乏修缮、保护世界遗产的资金 ③现行门票价格水平普遍低于国内同类景点门票的价格 ④对旅游景区的控制加强,利于保护文物古迹
A.①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现行门票价格过低,不能体现6处世界文化遗产包含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这6处世界文化遗产都面临着长年积累下来的损坏严重、缺乏修缮的困境,抢救性修复工作繁重,资金缺口较大;由涨价来限制目前超负荷的参观客源,以便于对文物的保护。这些都是上述6个景点门票价格调整的原因。
答案:D
20.下列对门票价格调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些门票价格调整分为淡季和旺季价格调整
B.每处世界遗产的淡季价格均低于旺季价格
C.门票调整前的价格均低于调整后的价格
D.门票价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旅游资源的价值
解析:长陵的淡季门票价格没有调整。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40分)
21.(1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近年来,山西平遥古城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内保存着997处传统的四合院民居,其中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古老的民宅既是中国北方汉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1)试举例说明平遥古城的旅游价值。(5分)
(2)当地在开发平遥古城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叙述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答案:(1)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古建筑有美学价值和开发带来的经济价值。
(2)对背景环境和资源造成环境破坏,产生环境污染;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22.(10分)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从一个古老偏僻的村落变成一个旅游名村,西递村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如图)。
(1)分析2012年西递村传统村落整体保护的原因。(5分)
(2)说明2012年西递村传统村落整体保护的积极影响。(5分)
答案:(1)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者数量大幅增加,旅游景点日渐拥挤,村落景观遗产承受压力增大等。
(2)村落原住民外流减少;满足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满足了休闲者的休闲需求;有利于旅游地的整体规划;有利于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有利于传承皖南传统村落文化;等等。
23.(1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哈密地处新疆的东大门,有绿洲民族风情游、大漠风光游、巴里坤草原风光游和伊吾河谷风光游,游人可在一天之内赏遍“新疆”风光。但每年夏天,乘火车来新疆的游客途径哈密却很少停留。右图为哈密游客数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分析哈密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存在问题: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大于市场的需求,投资规模过大,造成资金、旅游设施等的浪费,知名度低,旅游资源的特色不突出。
解决措施: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抓好宣传,提高哈密知名度。
24.(10分)挪威山地广阔,公路蜿蜒曲折,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自然旅游资源。挪威经济发达,其北方最大的城市特罗姆瑟是极地观光旅游的极佳场所,目前上海到挪威的航班只能直飞奥斯陆。
请为上海市某中学生设计一次暑假去特罗姆瑟观赏世界著名地貌景观和天象景观的研学旅行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答案:研学旅行活动:暑假乘飞机经奥斯陆转机去特罗姆瑟看峡湾和子夜的太阳(极昼现象)。
理由:特罗姆瑟有峡湾和子夜的太阳等世界著名地貌和天象景观,与上海景观差异较大;上海中学生对所学的峡湾和子夜的太阳有好奇心;中学生在暑假有较多的闲暇时间;上海市家庭人均收入较高,具备乘飞机长途旅游的经济能力;乘飞机去特罗姆瑟所需时间短;挪威雨天多、公路蜿蜒曲折,旅行所需时间长且不安全。
PAGE
1
阶段综合测评四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有关旅游规划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自然风景名胜区吸引力强,不用搞旅游规划
B.只要搞好旅游规划,就能大力发展旅游业
C.旅游规划的目的是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D.旅游规划就是挖掘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内容
2.以下属于旅游规划中的基础设施的是( )
A.旅游景区的仿古建筑
B.旅游景区的道路
C.旅游纪念产品加工厂
D.旅游娱乐设施
某省级风景名胜区内原先是山峰竞秀,林水苍郁,峡谷清幽,溪流潺潺,泉温水碧,风光旖旎。近年来,建起了近百家饭店和“农家乐”旅馆,其中不少宾馆饭店依山而建。景区内还兴建起广场、大型会议中心、游乐园、歌舞厅、洗浴中心等商业和娱乐设施。据此完成3~4题。
3.这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有( )
①破坏山体景观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损毁文物古迹 ④冲击正常的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 )
A.规划不合理 B.管理不到位
C.开发过度 D.经济利益驱动
5.“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景区的环境 ②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 ③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 ④保障游览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人,土地沙化、水源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严重”。据此回答6~8题。
6.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不包括( )
A.土地沙化 B.土壤酸化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D.海岸受损害
7.有关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年的旅游环境容量不能超过2亿人
B.每年的旅游合理容量是2亿人
C.每年的旅游极限容量是2亿人
D.随着合理的旅游开发建设,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是可以提高的
8.为减轻环地中海地区游客流量过大造成的环境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建设旅游新设施,以吸纳更多的游客
B.提高飞机票、火车票等的价格,以限制旅游人数
C.对旅游景区实行分流管理,对易饱和区实行限流措施
D.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禁止游人入内
下面图示地区是一个未开发的地区。读图回答9~10题。
9.若将图示地区开发成旅游区,可发展的旅游项目不包括( )
A.生态旅游 B.滨海旅游
C.开辟海滨浴场 D.红色旅游
10.当地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还应注意的问题是( )
①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区的环境容量相适应
②该地处于滨海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开发不当易造成生态破坏 ③限制旅游地的发展,防止破坏自然风光 ④利用广阔的沙滩和林地积极开发海景别墅 ⑤为防止水体污染,应限制一切产业活动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④⑤
11.下列关于旅游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开发条件评价主要是对规划区域的区位、交通、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功能等内容的评价
B.旅游规划要空间布局合理,定位准确
C.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主要是对“衣、食、住、行、游、购”六要素的规划
D.旅游规划不包括合理组织旅游线路
某大城市郊区,山峦起伏,林木苍郁,水库明净,温泉遍布,尤其是春季风景如画。山麓地带古宅成片,民风淳朴,瓜果飘香,鱼虾满塘。为吸引游客,当地在中心服务区规划兴建了音乐喷泉、叠水假山、休闲广场等景点,还增加了“西游记宫”和大型游乐场。但景区建成开放以后,游客远未达到预期的人数,尤其是“西游记宫”几乎无人光顾。据此回答12~13题。
12.该旅游规划不成功,其主要原因有( )
①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和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②道路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通达性差 ③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中心区布局过多的接待服务设施不利于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 ④“西游记宫”等人造景观重复建设、内容雷同,在当地缺乏文化根基 ⑤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 ⑥环境污染严重,很难吸引游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13.关于该区旅游发展的目标和开发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区发展应以农业为主导,以农业基地建设为目标
B.本区旅游产品应定位为人文旅游资源为主、自然风景为辅
C.鉴于长期发展的需求,本区宾馆的等级应一步到位,建成五星级宾馆
D.该旅游区应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温泉资源为依托,突出山林野趣,开发观光和度假旅游产品
读“某沿海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地图”,完成14~15题。
14.此处旅游景区最适宜开展的旅游活动是( )
A.沿河漂流 B.生态旅游
C.悬崖攀岩或蹦极 D.乘游船观湖
15.下列区域在此处旅游景区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游览区 B.保护区
C.服务区 D.娱乐区
下图中①~④为我国的四座名山,据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①~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雄峙天东,五岳独尊
B.②佛教名山,自然遗产
C.③植被常绿,四季皆宜
D.④风景秀丽,适度开发
17.将图中②名山打造成旅游精品名胜区的优势条件是( )
A.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人文景观的非凡性
C.自然景观的奇异性
D.交通联系的便捷性
下表为“某年故宫、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天坛、定陵和长陵6处景点的门票价格调整表”。据此完成18~20题。
旅游景点 旺季门票价格 淡季门票价格
原价 调整价 原价 调整价
故宫 60 100 40 80
颐和园 30 80 20 60
八达岭长城 40 80 35 60
天坛 15 50 10 30
定陵 60 70 40 50
长陵 45 50 30 30
注:门票价格,以每人每张计算(单位:元)。
18.下列对门票价格调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这次门票价格调整,实际上是价格上涨
B.这次门票价格调整的幅度都不大
C.这次门票价格调整幅度最小的是天坛
D.这次门票调整幅度最小的是颐和园淡季的价格
19.下列关于门票价格调整原因的叙述,可能是( )
①体现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②缺乏修缮、保护世界遗产的资金 ③现行门票价格水平普遍低于国内同类景点门票的价格 ④对旅游景区的控制加强,利于保护文物古迹
A.①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对门票价格调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些门票价格调整分为淡季和旺季价格调整
B.每处世界遗产的淡季价格均低于旺季价格
C.门票调整前的价格均低于调整后的价格
D.门票价格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旅游资源的价值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40分)
21.(1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近年来,山西平遥古城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平遥古城是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中国县城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内保存着997处传统的四合院民居,其中大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些古老的民宅既是中国北方汉族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1)试举例说明平遥古城的旅游价值。(5分)
(2)当地在开发平遥古城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叙述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22.(10分)西递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南部,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从一个古老偏僻的村落变成一个旅游名村,西递村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如图)。
(1)分析2012年西递村传统村落整体保护的原因。(5分)
(2)说明2012年西递村传统村落整体保护的积极影响。(5分)
23.(1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哈密地处新疆的东大门,有绿洲民族风情游、大漠风光游、巴里坤草原风光游和伊吾河谷风光游,游人可在一天之内赏遍“新疆”风光。但每年夏天,乘火车来新疆的游客途径哈密却很少停留。右图为哈密游客数量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分析哈密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4.(10分)挪威山地广阔,公路蜿蜒曲折,拥有许多世界著名的自然旅游资源。挪威经济发达,其北方最大的城市特罗姆瑟是极地观光旅游的极佳场所,目前上海到挪威的航班只能直飞奥斯陆。
请为上海市某中学生设计一次暑假去特罗姆瑟观赏世界著名地貌景观和天象景观的研学旅行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