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评(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评(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19 00:0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测评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穷匮(kuì)   按辔(pèi)   弓弩(nǔ)   妾妇之道(qiè)
B.傅说(yuè) 囊者(nǎng) 持兵揖(yī) 丈夫之冠(guàn)
C.畎亩(quǎn) 介胄(zhòu) 公孙衍(yǎn) 往之女家(nǚ)
D.壁门(bì) 绛侯(jiàng) 法家拂士(bì) 富贵不能淫(yín)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2)荷担者三夫(    )
(3)军士吏被甲(    )
(4)戒之曰(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甚矣,汝之不惠!
(2)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4.根据提示默写诗句。(2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4)陶渊明《饮酒》(其五)“         ,飞鸟相与还”,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不超过15字)(3分)
黑板上挂着两张照片,一张拍的全是蓝天,而另一张,蓝天之中点缀着几朵白云。老师问:“哪张照片里的蓝天更美?”学生们一致认为点缀着白云的蓝天更美。老师说:“是啊,白云衬托着蓝天,从而让蓝天变得更加美丽。那么,白云为什么会使蓝天更美丽呢?那是因为蓝天给白云展示美的空间。”
其实,人际交往也是一样的道理:?   ?
6.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
(1)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2分)
材料一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好施仁政,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  
(2)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3分)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 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选择的名言:?  
传统美德:??  
现实意义:??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8题。(6分)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下列对本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运用各种表示色彩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所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进行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选自刘元卿《贤奕编》)
注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扔掉虎脑之外的(肉)。汰,扔掉。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必先苦其心志(    )     
(2)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    )
(3)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    )
(4)猱则已走避高木(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
11.【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业和【乙】文中的老虎被“啖”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12.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法各不相同,试简要说明。(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5题。(8分)
术  使
刘 基
楚有养狙①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③。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④使民而无道揆⑤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选自刘基《郁离子》)
注①狙(jū):猕猴。②部分:此处指分派。③寤:同“悟”。④术:权术。⑤道揆:法度,准则。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山之果公所树与(    )    
(2)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    )
(3)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
(4)言未既,众狙皆寤(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15.本文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9题。(11分)
酒 酿 王
凌鼎年
黄阿二的酒酿在古庙镇上老老少少都跷起大拇指,没有不说呱呱叫的。古庙镇人黄、王不分,大伙习惯喊黄阿二为“酒酿黄”,但听起来总像“酒酿王”,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至少在古庙镇上,还没有谁做酒酿能做得过黄阿二的。
黄阿二做酒酿,不用大钵头,而是用小钵头。据说小钵头酒酿比大钵头酒酿难做,因此做酒酿小生意的,都习惯用大钵头,不敢轻易改用小钵头,单凭这一点,黄阿二就区别于其他做酒酿买卖的。
古庙镇人只要一听那吆喝就知道是“酒酿王”来了。别人喊“酒酿——酒酿来——”,他喊“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酒酿王的嗓音很浑厚,有一种穿透力,能穿过门墙,撞入人们的耳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能听到酒酿王的吆喝,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
古庙镇的人偏好吃酒酿有些年头了,来了客,端碗酒酿小圆子,乃待客的一种,既不破费多少,也还上得台面,那些老吃客十有八九认准酒酿王的酒酿。据他们说,一上口就能吃出是不是酒酿王做的酒酿。每每这时,黄阿二脸上就浮现出一种满足、一种得意来。用他的话说,有老吃客的这些评价,比吃人参还补。
酒酿王的酒酿从来只有买不到的日子,没有卖不掉的日子。但黄阿二坚持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一小钵头也不多做,从无例外。通常他九点钟骑了黄鱼车笃悠悠地走街串巷,一路骑过去,一路吆喝过去。黄阿二常说,他做酒酿买卖,一半是为了能吆喝上这几声。只要每日里这么吆喝一嗓子,通体舒畅。若待在家里只吃不做,不吆喝,不出一个月保管憋出病来。
黄阿二的酒酿常常是不到吃中饭就卖光了。下午,他或茶馆里坐坐,或澡堂城泡泡。天长日久,他有了不少茶友、浴友,每日里聚在一起,嚼起来没有啥话题避讳的。有位老茶友对他说:“你的酒酿,牌子已做出了,生意这么好,何不多做点?”“我只一双手。”黄阿二说了这话再不多言。有位浴友替他出主意说:“那请一两个帮手嘛,你还可过过老板瘾呢。”黄阿二默默半晌后说:“我这人命贱,自己不动手做,比死还难受。再说了,自己做放心。做好做坏,心里有底。”
黄阿二的酒酿不论斤不论两,论钵头的,一小钵头一买,连钵头买也可,用锅用盆来倒回去也行。他的酒酿打出牌子,不挑不拣,顺着摆放的次序拿,若要比比看,挑挑看,他就不卖。老主顾都知道,黄阿二的酒酿钵钵一样,无须挑挑拣拣的,否则,咋叫“酒酿王”?古庙镇的人都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了。
有次,一公司总经理来找他定做五十小钵头酒酿,说有批上海客户慕他酒酿王的名,点名要吃他酿的小钵头酒酿。公司准备连钵头买,钱可以预付。
黄阿二说:“可以。但每天只有三十钵头,若要五十钵头只能分两天交货。”
那怎么行?公司总经理表示价钱上可以提高点。
谁知黄阿二说做五十钵头质量上就难保证了。只能一天三十钵头。要就要,不要拉倒,没啥商量的。
经理碰了一鼻子灰,一百个想不通。有钱不赚,这黄阿二死脑子一个。
听惯了黄阿二的吆喝,几回不听见,就有人问:“酒酿王这两天怎么没来?”往往这话还在耳边,那“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的吆喝声就传来了。
最近,连着好几天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一打听,原来黄阿二病了。大家怪想念黄阿二的,几个老茶友、老浴友结伴前去看望他。进了门,大伙儿一起吆喝了一声:“酒酿——小钵头甜酒酿来哉——”
黄阿二听后浑身一震,他撑起身子说:“你们这一声吆喝,对我来说,比吃啥药都强,这不,毛病好了一半。”
(摘自《第五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节)
16.小说开头说“其实喊他酒酿王倒也不虚不谬”,请联系全文概括作者这样说的理由。(3分)
17.品读下面两句话,回答:酒酿王的吆喝在古庙镇有什么特别的意义?(2分)
(1)他那极有韵味的吆喝可以说已成了古庙镇的一种文化风景。
(2)连着好几天未听到酒酿王的吆喝声了,生活中仿佛缺了什么。
18.除了黄阿二以外,小说还写了哪些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3分)
19.文中说“如今像黄阿二这样信得过的生意人越来越少了”,试联系实际说说酒酿王的形象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三、写作(40分)
20.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验;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你一定心怀感激。
请你以《感谢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C 解析 C项,“女”应读“rǔ”。
2.(1)同“返”,往返 (2)肩负、扛 (3)同“披”,穿着 (4)告诫
3.(1)你也太不聪明了!(2)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
4.(1)铜雀春深锁二乔 (2)烽火连三月 (3)学诗谩有惊人句 (4)山气日夕佳
5.示例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或:给予和收获,是等量的。)
6.(1)仁政(施仁政、以民为本)。(2)示例:①我选择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传统美德:热情好客。现实意义:开放的心态,广交朋友。②我选择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传统美德:谦虚好学。现实意义: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③我选择的名言:礼之用,和为贵。传统美德:重礼尚和。现实意义:追求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
二、阅读理解
7.C 解析 C项,“燕脂”“夜紫”都是形容战场血迹。
8.示例 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9.(1)使……痛苦 (2)追寻踪迹 (3)就 (4)逃跑
10.我偶尔得到一点肉,不敢私自享用,把它献给您。
11.【甲】文中的舜等人历经磨难而变得内心坚忍,性格坚强,从而成就了大业;【乙】文中的老虎沉湎于“搔痒”及美言美食的享受而毙命。
12.【甲】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或通过举例和道理论证),【乙】文运用借事寓理的写法(或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的方法)。
13.(1)种植 (2)等待 (3)到……去 (4)尽、完
14.(1)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依靠他并被他驱使呢?(2)世上也有依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大概就像狙公一样吧?
15.靠权术奴役百姓而不讲法度的人,是迟早要遭到反抗而灭亡的。(意思对即可)
16.(1)他的酒酿难度高,都用别人难做的小钵头做;(2)他嗓音浑厚,吆喝声极有韵味和穿透力;(3)他的酒酿上得台面,老吃客大多认准他的酒酿;(4)他的酒酿销量好,从来没有卖不掉的日子;(5)他的酒酿信誉高,无须挑拣;(6)每天只做三十小钵头,从无例外。(答出三点即可)
17.他的吆喝声已经融进古庙镇人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的极具韵味的吆喝声富有美感,成为古庙镇崇尚信誉和文化传统的文化象征。
18.老茶友、老浴友等古庙镇人,一公司总经理。从正面和侧面衬托出黄阿二坚持质量和信誉、保持传统手艺和文化的执着的精神品格,丰富了人物形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突出表现了小说的主题。
19.答题要点 (1)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坚持质量和信誉的经商理念不能变;(2)坚守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文化,重视构筑人类精神的家园;(3)保持内心的满足和安定,去除名利带来的浮躁。
三、写作
20.写作提示 本作文题难度不大,提示语更是可以帮我们打开写作思路,从而写出更有文采的作文。比如写大自然,那些灵秀神奇的草木、活泼的动物,为我们送来别样的美,增添无限乐趣;比如写社会,清洁工、交警、医生等,他们的服务为我们送来洁净、安全、健康……行文中注意写出真情实感,注意用一些议论抒情句点明主旨。
参考例文
感谢一个美丽的故事
我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已经绿叶满枝的时候,我还是光秃秃的,除了那几片新抽出来的嫩芽儿。虽然,在心底里也怜爱我这几片嫩芽儿,是她们,给了我一点儿生机,让我知道,我还有生命在酝酿,我还有希望,但是,我还是责怪她们来得太晚。
可是,当我的小嫩芽儿终于能够和别的叶子一样随风飘摇的时候,别人已经是绿树成荫了。我忍不住问妈妈,为什么别人那么优秀呢?我什么时候才能像别人一样?
妈妈对我说,孩子,你别急,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甜。于是,我又静下心来,开始去积蓄我的一个花儿的梦。我常常梦见自己也是花团锦簇,也能够和别人一样争奇斗艳。
但是,当我从梦中醒来的时候,别人却又是花满枝头,姹紫嫣红了,而我连一个花骨朵儿也没有!
蝴蝶飞来,瞟了我一眼,无声地走了;蜜蜂飞来,瞅了我一下,叹息着去了。还有那旁边的花儿,她们一个个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更有那地上的蚂蚁,竟然把我当作他们共同取笑的对象,还拿我来教育他们的孩子,说不要像我一样碌碌无为。
我想,我是真的不如别人了。我开始恨自己,为什么偏偏我是这个样子呢?上天对我真的太不公平了。
我开始自暴自弃,唉,反正我就是这样了,什么都会比别人晚一步,听天由命吧!
阳光和煦,我也只是懒洋洋地歪着半边脸;温风送暖,我也只是漫不经心地摇摇手脚;春雨温馨,我也只是随随便便地咂咂嘴巴。
妈妈看出来了,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在一个温室里有一盆花,长得特别好,万物萧条的时候,她已经在人们的惊羡中孕育出一个花蕾。后来,成为一盆最先开放的花儿。而在温室的外面也有一株花儿,她隔着那层朦胧的薄膜,一直以来十分羡慕里面的那盆花,总是叹息自己的命运。可是,后来,她也开放了,在人们惊艳的目光中,她读懂了自己的那份清新的精神,那份勃发的生命。这时候,人们开始由衷地赞叹,原来,这朵后开的花儿竟然会美得如此脱俗,美得如此清奇。
哦,最美的,往往在最后出现。
于是,我开始对自己有了新的希望,也许我就是一颗晚熟的种子啊。我开始珍惜每一次晨露,开始笑对每一次夕阳。我在午风中尽情舒展身段,在暮雨中兴奋地挥动着枝条。
终于,我也开花了。我看到了我面前所有的花儿都低下了骄傲的头颅。
这时,我真庆幸,若不是那个美丽的故事,当初我肯定放弃了。感激之余,我又想起了我自己——一颗晚熟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