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1 消息二则
(1)歼 kuì sài
(2)玩 顽 琐 锁
(3)记叙
C
C
(1)消息 及时 新近
(2)真实性 时效性 准确性 叙述 描写
新知积累·基础练
A
语言建构·能力练
综合实践·素养练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玩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jiān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琐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jiān灭( ) 击溃( ) 要塞( )
歼
kuì
?
?
?
sài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顽
玩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玩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jiān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琐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
?
琐
锁
(3)画线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
记叙
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玩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jiān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琐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
?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C
指精巧奇妙到了极点,在同类事物中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不能形容“工匠精神”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推进自治区CEPA示范基地,加大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力度。
B.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赛场上,球迷们的疯狂表现,令人不得不否认足球的魅力。
C.西江机场建设全面提速,力争实现年底试飞目标,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
D.文化和旅游部近期部署查处恶搞英雄烈士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制度。
C
搭配不当
否定不当
搭配不当
4.文学常识填空。
(1)新闻,狭义上又称________,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文体,它________地报道国内外________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新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闻在写法上以____________为主,有时兼有____________、议论。
消息
及时
新近
真实性
时效性
准确性
叙述
描写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注意平时的积累
A
包括人物、时间、事件、结果
6.【训练点:新闻的结构】认真读课文,理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则消息的结构要素。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语文要素训练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
二十日夜起……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正文第一句是导语
导语以下是消息的主体
7.【训练点:表达方式】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B.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C.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D.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B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议论
记叙
记叙
记叙
8.【训练点:新闻语言】按要求品析下面的句子。
(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加点的“不含”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不含”一词表明当时九江不在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内,如果去掉就有可能理解成包括九江在内,用在这里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答题模式:不能去掉+这个词的词意+如果去掉这句话的意思+不能突出……+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
?
(2)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品味加点动词的妙处)
“歼灭”“击溃”“占领”“控制”这几个动词的使用,使语言雄健有力,表现出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节节胜利、所向无敌的气概。
?
?
?
答题模式:××××这些动词使描写更加……表现了……
?
?
?
?
?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回答问题
9.这则消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是( )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表达的情感基调的掌握
二、精段品读
A.对敌人的嘲讽
B.蔑视敌人的骄傲之情
C.必胜的信念
C
详写东路军。这是因为敌人的东面防线比较巩固,“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在战略上有重要意义,它的解放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包围敌军,解放南京。
10.这则消息在报道渡江战役时,三路大军哪路详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详写内容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关系密切
11.对下面的议论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我军英勇善战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两个方面揭示了这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
B.对敌军的情况详议几笔,可以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
C.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个国民党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
D.从结构上看,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D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从结构上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2.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这则消息的及时发表有什么意义。
这则消息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让全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希望,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期间
鼓舞志气
胜利的消息
13.根据文章前三段,概括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3页第13-16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
三、拓展阅读
基本思路:什么人——干什么事——什么结果
14.“它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拥有世界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是世界最长钢结构桥梁……”中三个“最”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三个“最”字准确地写出了港珠澳大桥在跨海大桥、海底沉管隧道、钢结构桥梁三项长度指标中位居世界第一,突出了港珠澳大桥创造了众多“中国之最”“世界之最”,表现了作者的自豪之情。
基本思路:某词写了什么,突出了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5.请根据文中A、B两句的结构,将C句补充完整。
示例:港珠澳大桥蕴含着一种智慧
A“中国道路”成就美好梦想——港珠澳大桥寄托着一个梦想。
B“中国力量”铸就海上长城——港珠澳大桥彰显着一种力量。
C“中国智慧”催生广阔前景——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结尾说“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示例:港珠澳大桥通车,是“中国道路”前进里程表上闪亮的一站,是几代人的梦圆,因此它是圆梦桥;港珠澳大桥的出现,让港澳正式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打通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道路交通网,真正意义上形成了环珠江口轴线的三角形,因此它是同心桥;港珠澳大桥创造了众多“中国之最”“世界之最”,是“中国制造”一张亮丽的名片,因此它是自信桥;港珠澳大桥寄托的是国家强盛之梦,为更远大的梦想插上了翅膀,必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它是复兴桥。(言之有理即可)
先看表层意思
再看深层意思
还可参看该句在文中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
17.“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了解了消息的特点,学习了消息的写法,同学们作为学校的主人,也要时刻关注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尝试选择其中一件把它写成一篇消息,注意用上叙议结合的手法。(300字左右)
标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
叙什么: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什么结果?
议什么:观点句+分析句+结论句
例文:红旗飘扬展新颜 乘风破浪启新程
2019年9月1日上午8时,光明中学全体师生精神抖擞地汇聚于学校操场。随着五星红旗的升起,开学典礼拉开了帷幕。
校长代表学校做了新学年致辞,阐明了学校新学年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表达了对学生们的学习与生活的殷切希望与祝福。
教师代表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表示,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创新,强化教学技能,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将会勤奋刻苦,努力拼搏,不辜负家长、老师们的殷切期望。
开学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全体师生迎来了新的学期。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希望,承载新的梦想。在新学期里,全体师生一定会齐心协力,用智慧与汗水谱写新的篇章。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