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生物多样性保护 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4生物多样性保护 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20 20:5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包括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第四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
物种灭绝现象的原因
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知识目标:
1.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数量与分布。
2.了解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生物物种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逐步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能力目标:
1. 培养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统计图的阅读方法。
重点: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地球物种数量与分布。
难点:
物种灭绝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一、物种灭绝现象的原因
1. 生物多样性与物种灭绝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而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不仅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料,如胶、油脂、芳香油、纤维等,还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特殊的基因,如耐寒抗病基因,使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许多野生动植物还是珍贵的药材,为治疗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任何一种生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自然界,而是作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网)构成的一员,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依存关系。任何一种生物的减少或消失,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链(网)结构的完整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以物种多样性为前提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流动有赖于以不同物种构成的食物链(网)作为渠道。物种多样,则渠道畅通,能量、物质流动效率高。不同的渠道之间还可以互补,即使有的渠道被破坏了,其他渠道又可以代偿,这样就有利于使一时失去了的生态系统平衡得以迅速恢复,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反之,物种单一,则生态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差,稳定状态难以保持。
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区
亚马孙热带雨林占地14亿英亩(6.4亿公顷),大多数在巴西,但是也有一些在其他的八个国家。全世界1/5的鸟类和1/10的其他动物都住在这里,仅仅1平方英里就有75000种不同的树木。从各种蛙类到食人鱼、电鳗、粉色的海豚和叽叽喳喳的红色鹦鹉,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种类最多的地方。
健康的珊瑚礁是自然界最令人赞叹的景观之一,无数的礁岩生物生活在由珊瑚炫目的色彩及复杂的结构所铺设而成的环境中。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是令人吃惊的,它是地球上歧异度最高的生态系之一,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程度只有热带雨林可以与之比拟。全世界的海洋生物中有1/4生活在珊瑚礁。
物种灭绝
物种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现在已经不再存在。地球上自从35亿年前出现生命以来,已有5亿种生物生存过,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已经灭绝的生物种群可能占生物总种群数达百分之九十九!
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如2.5亿年前的三叶虫、6500万年前的恐龙均已灰飞烟灭。在演化上,灭绝、生存,几乎同等重要。如果地球上的每一样生物都不会灭绝,那这个世界必定非常混乱。
(2)物种灭绝
地球历史上的五次物种大灭绝
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2.5亿年前)
泥盆纪晚期大灭绝 (3.67亿年前)
奥陶纪——志留纪大灭绝(4.39亿年前)
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的生物大绝灭(2.08亿年前)
白垩纪-第三纪之交的生物大绝灭(6500万年前)
物种灭绝现象正常吗?
箭竹,禾本科竹类常绿植物。古代因用以射箭,故名箭竹。箭竹的繁殖有两种方式,一是从竹根部繁发竹笋,二是开花结子后撒落地上繁殖成林。箭竹开花属于自然现象,开花周期大约是60年至80年左右。箭竹每次从开花、结子到成长为新的竹林,需要10年到30年时间。
早在1974年和1983年,中国境内大熊猫栖息地出现大面积箭竹开花枯死现象,夺走了250只野生大熊猫的生命。
物种灭绝和物种濒危是否是一回事?
物种灭绝和物种濒危的区别是它们分别处于某一特定物种走向消亡过程的不同阶段。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对象是濒危物种而不是已灭绝的物种。
提示

思考
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些物种灭绝的例子?
两亿四千五百万年以前,所有动物的95%,几乎是整个动物王国,全部灰飞烟灭,这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恐怖的物种灭绝事件。
提示

思考
物种灭绝仅仅是一种偶然的不幸事件吗?
答案是否定的。物种和它的个体一样,也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提示

思考
2. 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物种大规模灭绝的原因可能是火山爆发、陨石撞击地球、气候变化。
那么物种灭绝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呢?
虽然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当代人们对现今世界上动植物物种的消失速率越来越感到担心。科学家警告:地球上的生物的灭绝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自然》杂志称,50年后100多万种陆地生物将从地球上消失。人口急速增长、全球气温变暖和自然环境恶化,使地球上的生物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第六次大灭绝。
物种灭绝作为地球上生命进化史的一种自然现象,本是正常事件。但是,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目空一切地参与大自然的事务以后,使这个灭绝时间表大大地提前了。
近300年来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
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1.人类活动与物种灭绝的关系
案例4
阅读案例2《60年消灭了50亿只北美侯鸽——一个物种的灭绝史》,并回答问题。
【材料阅读】
每小时一个物种灭绝 地球贴上死亡标签
每一小时就有一个物种永远从地球上灭绝,人们很难想象,一个经历了千万年物竞天择的进化而生存下来的物种,就在一个小时内终结了它坚强的物种进化史。这只是野生动物被人类赶向灭绝之路的一个缩影。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人类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不断发展的历史。然而,工业革命以来的近200年,伴随着人口数量膨胀和经济快速发展,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减少。
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人类活动是其主要原因,特别是由于商业贸易而导致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是造成物种濒危乃至灭绝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球野生动物非法走私的规模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成为仅次于军火、毒品走私的第三大非法贸易。1只训练有素的猎隼价值5000到20000美元;1只鹦鹉约值4000到40000美元;1公斤麝香价值50000美元;1条藏羚羊绒围巾价值35000美元。这一切的货币规模至少达到60多亿美元。看到这样一连串数字,也就不难理解野生动植物合法及非法贸易为什么会大行其道了。
300年来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怎样?世界物种灭绝数量变化的趋势怎样?世界人口和物种灭绝数量变化有怎样的相关性?
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物种灭绝数量也不断增加,世界人口增加和物种灭绝数量是正相关。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提示

思考
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有什么不同?
人类早期狩猎和采集加剧物种灭绝,现今则是由于污染和破坏生态系统加速物种灭绝。
提示

思考
不同时代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种类的影响有何不同,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的影响归纳为:加速。由早期的兽类和鸟类逐渐扩展到植物和昆虫,且灭绝物种量及占现存生物物种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证据都表明人口增长带来的对自然影响的加剧。
提示

思考
外来物种的危害
被喻为“紫色恶魔”的凤眼莲(即中国人俗称的“水葫芦”)在全世界水域的肆虐繁殖即是外来物种入侵最典型的一个例子。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风眼莲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南河;而美国南部沿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而我国的云南滇池,也曾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生态癌症”。
凤眼莲


福安湾坞乡的红树林群被大米草围困
①物种本身有发生、发育、消亡过程(被自然环境淘汰)
②火山喷发、陨石橦击地球、全球气候变化等自然事件
③外来物种入侵
④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
⑤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物生存环境的破坏
⑥工业化、城市化等带来的大气、水等环境的污染
⑦战争,核试验
⑧人口增长
物种灭绝的原因有哪些?
2.保护生物多样性
(1)联合国所做的工作:
A. 1993年《生物多样性公约》
B.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C.联合国环境发展署的区域性海洋项目
D.珊瑚礁项目
E.《巴塞尔危险废弃物公约》等
(2)中国政府: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D.我国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怎样保护生物多样性 ?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地保护,建动物园,植物园③离体保护,建基因库,种子库。
提示

思考
帮助生物多样性我们能做什么?
——“如果你认为你太渺小而不能造成一个重大变化,那么你试着去和一只蚊子睡觉。”
A.学习更多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
B.把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和发生了什么事告诉其他人。
C.尽量骑自行车,鼓励其他人用自行车,如果没有骑自行车的小路,提议给当地的政府修建此种小路。如果你骑车上山,请走规定道路。
D.不要把像油漆或汽油有毒的物质倒入排水沟,同样的,使用可再充电的电池,如果你必须用规则的电池,把它们放在合适的回收箱中。
E.尽你所能多的回收再利用。在一些国家,每一样东西都是再利用的,包括烹调油,草地剪取物和家庭用具。如果你认为你的城镇和国家作了更多,搞清做了什么。
F.避免使用杀虫剂,像除草剂。一些杀虫剂会毒害鸟类并且几乎所有的杀虫剂伤害蝴蝶和毛虫。
G.联合抵制包含将要灭绝物种部分的产品,例如象牙、麝香鹿、海龟壳或藏羚羊的羊毛.如果你发现一个商店在卖这些东西,让警察知道,也许甚至告诉媒体。
——摘自《年轻人的星球》
热带植物的哀求:请保护我们!
读了漫画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热带植物说些什么 ?
在人类还没有了解某种物种的价值之前,它就从地球上消失,将会使人类抵御危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并面临生存威胁。
提示

思考
野生生物离我们的生活遥远吗?从保护野生生物的角度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行为应有所约束 ?
不要食用野生动物,要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提示

思考
一、物种灭绝现象的原因
1.生物多样性与物种灭绝的关系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物种灭绝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2.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二、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1.人类活动与物种灭绝的关系;
2.保护生物多样性。
(1)联合国所做的工作
(2)中国政府
1.图1是2019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课堂小结












针对练习
图1
(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
点拨:以2019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为材料,考查图中各国地理位置共同的特点及印度尼西亚位置与环境。
(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岛屿或临海国家。
(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
提示
点拨:(1)题从图中印度尼西亚、巴西、印度、墨西哥、菲律宾、马来西亚、坦桑尼亚、越南大体处于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或热带国家,且从地理位置来看是临海国家或岛国。(2)题确定印度尼西亚的纬度位置、板块位置、热带雨林分布区(可联系必修3课本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知识)来回答。
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图2)。读图完成2-4题。
图2
2.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
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岖
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
点拨:此高考题主要由野骆驼的分布和迁徙为切入点,考察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答案:2.A; 3.A; 4.A。
提示
4.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
①草原开垦 ②过度放牧 ③大量捕杀 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种灭绝是一种偶然的不幸事件
B. 地球上的物种以生活在热带雨林和珊瑚礁中的物种最丰富
C. 化石证据表明,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600万年
D. 迄今人们还未能确切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有多少,但生物学家估计有5亿种













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
B
2.下列关于物种灭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草地、湿地的破坏导致物种灭绝
B.物种灭绝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具体表现
C.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
D.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C
3.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
B.水土流失加剧?
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
D.生物多样性减少
D
4.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属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一旦受到破坏很难恢复
B.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C.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D.森林破坏、土壤侵蚀严重
A
5.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了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
  B.生物圈之所以具有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是因 为具有一定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C.生物圈的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很大,人们可以无节制的从中掠夺和开发
  D.保护生物圈可以在能源利用和物质生产方面做起,也要保护生物资源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