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3-7节试题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中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物质不属于污染物的是(?? )
A.?臭氧???????????????????????????????B.?二氧化硫???????????????????????????????C.?PM2.5???????????????????????????????D.?二氧化碳
2.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3.为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小明将某植株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用铝箱将一张叶片部分遮光,再光照4小时(如图)。去掉铝箱,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后,将观察到(?? )
选项 遮光部位 未遮光部位
A 不变蓝 不变蓝
B 不变蓝 变蓝
C 变蓝 不变蓝
D 变蓝 变蓝
A.?A???????????????????????????????????????????B.?B???????????????????????????????????????????C.?C???????????????????????????????????????????D.?D
4.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描述
总悬浮颗粒 52 Ⅱ 良
二氧化硫 7
二氧化氮 24
A.?用氢气作燃料???????????????B.?露天焚烧垃圾???????????????C.?汽车排放的尾气???????????????D.?用煤和石油作燃料
5.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B.?乙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
C.?乙是吸气过程,膈肌舒张????????????????????????????????????D.?甲是呼气过程,膈肌舒张。
6.如图所示为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属于对照组的是 A 组????????????????????B.?本实验只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本实验应控制两试管中的碱石灰等量???????D.?本实验用红色液滴移动来反映试管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
7.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度????????????????????????????????B.?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用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D.?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三瓶气体中
8.下图是小东“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实验的主要步骤,其中错误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制取气体
C.?收集气体 ?????????????????????????????????????????????D.?验满
9.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各步骤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是为了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
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为了脱去叶片的色素
D.?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10.用新鲜菠菜验证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组同学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实验准备:用绳子扎紧袋口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
B.?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改进:可以将石灰水换成燃烧的蜡烛,熄灭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实验改进:可用开水烫2~3分钟的菠菜设置对照
11.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你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CO2不能燃烧???????????B.?CO2能与水反应???????????C.?CO2不能支持燃烧???????????D.?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12.实验室制备CO2气体并进行简单的实验,下列有关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先装药品后检查气密性
B.?先加盐酸后加石灰石
C.?先将气体导管从集气瓶中取出,然后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
D.?先在蒸馏水中加入1~2滴石蕊试液,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13.呼吸运动是人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中二氧化碳多于氧气
B.?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C.?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
D.?呼出的气体中不仅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还含有氧气
14.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B.?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熄灭 ???????????????????????????????D.?杠杆左高右低
15.如图所示的装置俗称“万能瓶”,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能达到收集气体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
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
二、填空题(共8题;共23分)
16.“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回答问题:
(1)如图表示密闭试验舱存在的一个碳氧循环过程,图中“?”处是指研究员的________作用。
(2)用学科观念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可多选):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种类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17.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来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图丙是人体呼吸运动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的情况。根据图来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处于________(填“吸气”或“呼气”)。
(2)丙图中在D点时,肺内气压________外界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小科将一株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图中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则:
(1)叶片A中间部位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2)实际操作后,小科发现所有叶片的绿色区域滴加碘液后均变为蓝色。这是由于在实验之前未对植物进行________。
19.? 2016年浙江省部分地区监测到雨水平均pH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台州 丽水 金华 杭州 嘉兴 东阳 湖州
2016年雨水年均pH 4.47 4.8 4.54 6.37 4.86 4.83 4.58
(1)上表列举的7个地区中,没有酸雨污染的地区是________;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填序号)。
①CO ②CO2 ③SO2 ④NO2
(2)下列措施不能减少酸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推广清洁能源 ②减少用煤直接作燃料 ③淘汰尾气不达标的汽车 ④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⑤限制并有偿使用塑料袋 ⑥把工厂烟囱造高
20.自然界除了水循环和氧循环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物质循环——碳循环。以下是有关碳循环的图解,图中CO2代表二氧化碳,H2O代表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分别代表两种重要的生理作用。
①代表的是________作用;②代表的是________作用。
(2)图中③④分别代表哪类生物?
③代表的是________;④代表的是________。
(3)图中哪类生物不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就能生存? ________。
21.有人曾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密闭的玻璃罩放在有光照的适宜环境下。
A图是把一支蜡烛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燃烧,不一会,蜡烛熄灭了;
B图是把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中,几个小时后小白鼠也死了;
C图是把一支蜡烛放在装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罩中,蜡烛不熄灭;
D图是把一只小白鼠放在装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罩中,小白鼠仍然存活。
请探究下列问题:
(1)B图中小白鼠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
(2)D图中小白鼠能够存活的原因是________。
(3)A图对于C图来说起________作用。
(4)上述实验说明了________。
22.如图所示,小明要利用实验装置图制取收集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2)若小明选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23.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请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________。
(2)二氧化碳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________。
(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式为CO(NH2)2。工业上,可以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以二氧化碳和NH3为原料制得尿素并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5分)
24.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甲),观察发现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A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容器编号 1 2 3 4 5 6
平均时间/秒s 3.2 3.8 5.0 7.1 11.1 19.0
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①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②③示数增大不明显。
(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 ________。
(3)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做出简要解释:________。
25.为研究植物呼吸作用,小科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乙组不作处理。然后将两份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密闭的相同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1)。
Ⅱ.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采集24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和图3。(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
实验分析与评价:
(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________。
(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图4中的________(填字母)进出植物体的。
(3)根据图2和图3可知,乙组氧气浓度先降低得快后降低得慢,二氧化碳浓度先升高得快后升高得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呼吸作用________。
26.小乐在实验操作考核中,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现实验室提供如图甲所示药品和图乙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小乐在选择药品时有以下考虑,不合理的是? ?????(选填字母)。
A.?不能选用浓盐酸,土要是因为浓盐酸反应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
B.?可选用木炭在氧气中点燃制二氧化碳,可得到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
C.?可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因为此反应速度适中,且易于收集
(2)小乐应该选择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序号)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则其发生装置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_?(选填序号)。收集氨的装置只能用③,而不能用④或⑤,由此可知氨气的性质是________。
27.我们可以利用如图一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适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甲处气体的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__呼吸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黑暗时,甲处测到的CO2主要来自________等。
(3)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CO2量的关系如图二,ab段曲线说明________。
(4)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如图三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可有人于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同样会使空气变污浊。据他们的实验和学过的知识,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28.小科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___。
(2)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______.
(3)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源与试管间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四、解答题(共2题;共12分)
29.兴趣小组欲探究某植物处于适宜且相对稳定的环境中,1小时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及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装置中的红墨水滴每移动1个单位,装置内的氧气增加或减少2毫克。请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时,烧杯中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装置置于遮光且密闭条件下,闭合开关,1小时后装置中的红墨水滴向左移动了2个单位。该植物1小时内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毫克。
(2)另取相同装置,置于和(1)相同温度下,向烧杯中加入某种化学试剂,使装置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相对稳定,将装置置于________条件下使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闭合开关,1小时后装置中的红墨水滴向右移动了8个单位。
(3)结合(1)、(2),该植物1小时内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毫克。
30.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点________?。
(2)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___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3)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写出一点)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D
3.【答案】 B
4.【答案】 A
5.【答案】 D
6.【答案】 C
7.【答案】 C
8.【答案】 B
9.【答案】 D
10.【答案】 C
11.【答案】 B
12.【答案】 D
13.【答案】 A
14.【答案】 D
15.【答案】 A
二、填空题
16.【答案】 (1)呼吸
(2)A,B,C
17.【答案】 (1)吸气
(2)等于
18.【答案】 (1)叶绿体
(2)暗处理(或“放在暗处一昼夜”)
19.【答案】 (1)杭州;③④
(2)⑤⑥
20.【答案】 (1)光合;呼吸
(2)动物;细菌、真菌
(3)绿色植物
21.【答案】 (1)缺氧
(2)光合作用制造氧气供小白鼠呼吸
(3)对照
(4)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22.【答案】 (1)B
(2)润湿的石蕊试纸会变红
23.【答案】(1)CO2+H2O=H2CO3
(2)CO2+Ca(OH)2=CaCO3↓+H2O
(3)CO2+2NH3 CO(NH2)2+H2O
三、实验探究题
24.【答案】 (1)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在顶产聚积并逐渐下沉
(2)小玻璃罩中蜡烛燃烧对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
(3)大玻璃罩中蜡烛燃烧时,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冷却,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从周围下沉,导致玻璃罩底部二氧化碳积聚并逐渐上升,所以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
25.【答案】 (1)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俯视图
(2)A
(3)减慢
26.【答案】 (1)A,B,C
(2)①④;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3)②;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且易(或能)溶于水
27.【答案】 (1)大于
(2)植物的呼吸作用、空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
(3)随着光照强度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强
(4)植物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
28.【答案】 (1)甲、乙
(2)甲、丙
(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合理即可)
四、解答题
29.【答案】 (1)4
(2)光照且密闭
(3)12
30.【答案】 (1)d
(2)多于
(3)增加光照时间、晚上降温等
(
第
一
页 共
1
页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 自动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