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着惊海天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一着惊海天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14 14:4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一着惊海天 目录导入新课新闻的主要形式有消息、通讯和特写等等,今天这篇课文是一篇通讯,但采用的写法有点特写的味道,报道的是我国的辽宁号航母上舰载机第一次成功着舰的事情。飞机着陆的镜头我们都见过,就是那么一瞬间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充满矛盾和悬念用来抓住读者的眼球,这样的事实怎么报道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着舰怎么能达到惊海天的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读文章。了解写作背景关于航母和“辽宁舰”早在1928年底,时任国民党海军署长的陈绍宽,首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但当时内战不断,政府的财政极度困难,造舰计划根本就没有执行的可能。1937年8月上旬,日军动用航母上的飞机将防守封锁线的国民党海军第一舰队几乎所有舰艇炸沉。此后,日本航母经常出没于中国沿海,配合陆上作战行动。江阴海战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一次海军战役,日军出动加贺号航母击沉了几乎当时国民党海军所有主力战舰,轰炸了江阴要塞,使得当时中国海军部队几乎消耗殆尽,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最重大的损失。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其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改装后中国将其称为001型航空母舰。80年代中后期,瓦良格号于乌克兰建造时遭逢苏联解体,建造工程中断,完成度为68%。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历经艰难于2002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 2005年4月26日,开始由中国海军继续建造改进。2012年9月25日,正式更名辽宁号。2013年11月,“辽宁舰”从青岛赴中国南海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2017年1月12日凌晨,赴南海执行跨海区训练和试验的“辽宁舰”编队通过台湾海峡,继续开展后续任务。本篇作品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一版的通讯《一着惊海天》, 在获得笫4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一篇作品,能接连被各方看好,必定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初读课文,疏通字词着( )舰 澎湃( )
桅( )杆 凛冽( )
浩瀚( ) 娴熟( )
默契( ) 咆哮( )
紧绷( ) 镌刻( )zhuópéng pàiwéilǐn lièhànxián shúmò qìpáo xiàojǐn bēngjuān kè一丝不苟:
殚精竭虑:
惊心动魄:
白手起家: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尽。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惊,使人神魂震惊。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苟(gǒu),苟且。整体感知,概括结构第一部分(1?4):
交代时间、地点及事件的重要性。第二部分(5?20):
舰载机降落过程。第三部分(21?26):
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及人们的激动心情。思考讨论,品味写法1.我们从题目入手分析文章可以事倍功半,请看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什么优点?标题简洁、准确、丰富地传达了很多信息。“一着”和“惊”看似简单的动作、“海天”一个恢宏阔达的景象,强烈的画面感和对比感跃然纸上,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特别是“惊”字吸引着读者继续往下读,具有强烈的吸引力。2.第3、4自然段的首句“这不是(更不是)一次普通的……”,这两段分别强调了哪些不普通?第3、4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的难题。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和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3.找出文章描写舰载机着舰动作的具体语句,从运用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两个角度简单谈谈你的理解。“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的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 “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4.文中还有几处比喻修辞用得特别好,请结合你了解的航母的相关知识说说下面两处比喻修辞的表达效果。
(1)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2)“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第一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航母在高速飞行的飞行员眼中的大小。航母本身是不小,但对于要在航母上降落的高速飞行的飞机而言,降落的位置和跑道的长度、宽度都非常狭小,再加上在海面上起伏的海浪对航母位置的影响,对需要从高空降落的飞机而言,“一片树叶”这个喻体极其形象和准确地描述了着舰的飞机和航母的相对体积,表达出了飞机着舰时的巨大难度。第二个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舰载机着舰的巨大危险和困难。舰载机起飞着舰,条件和环境十分严苛和复杂,远比陆基复杂得多。航母的跑道只有200多米,仅为陆上跑道的1/15; 航母行进时,运动要素复杂,在涌浪的作用下,飞行甲板可能会沿着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进行运动;风向、风速复杂多变,不规则的气流会严重扰乱飞行轨迹。舰载机在航母这个狭窄的空间进行起降,在业内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蹈”。5.本来是简单的一个着舰场面,哪些地方让我们觉得惊心动魄?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达到这一个效果?一是这种“高端”试验活动不为一般人所熟知甚至了解。二是这种活动动作性不是很强,虽然参加的人员较多,但都是靠暗藏在电波中的口令贯穿其中,整个活动看起来较为刻板、单调。三是没有太过明显的矛盾冲突,缺少能够抖响的“包袱”。文章在处理的时候有以下四个方面特点:6.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 胜利的喜悦等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阅读有关南海争端的新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