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梳理:
1.法国化学家 首先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 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的结论。
2.大量实验测定表明,空气中各成分的 分数大约是:氮气_ __,氧气_ _,稀有气体0.93%,二氧化碳0.04%、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和杂质0. 03%。
3.氧气可以供给__ __,可以帮助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性质较 的气体,可用于填充灯泡或食品的防腐、保鲜等。液态氮由于在汽化时需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做 剂。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各种用途的 ;还可用于激光技术。
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注意事项:
①红磷必须_ ,才能保证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②要等集气瓶 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③装置的 定要好;
④要先夹住橡胶管,然后再点燃红磷。
5.氧气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氧气是一种 色、 味的 体,不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_ _。氧气的液态为 色的液体,固态为 状的蓝色固体。
6.氧气的化学性质:
(1)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 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发出 色火焰,生成具有气味的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四射,生成 。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打磨光亮,这个变化是 变化。 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实验前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上 或铺上 ,目的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7.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_ _。闻气味使用 法。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 的气体。
8.氧化物是指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 元素的化合物。
9、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方法
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催化加热分解氯酸钾
药品
反应原理
发生装置的适用范围
收集方法
(原因是 ) ;
(原因是 );
以上三种方法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 。
10.二氧化锰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中起 作用。它能 ,但本身的质量 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这种物质叫做 。
11. (1)氧气的检验方法: 。
(2)氧气的验满方法: 。
12.氧气的工业制法:在工业生产中往往通过空气 分离法制取氧气;还可以利用 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以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集氧气。
13. (1)化合反应:由 物质生成 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 物质生成 物质的反应。
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
1、(2019?营口)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
A.红磷 B.木炭 C.细铁丝 D.蜡烛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2019秋?临河区期中)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比为1:4
B.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78%
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只占0.03%,因此它的作用很小
D.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是稀有气体
4、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二:空气的利用
5、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净化后的空气是纯净物
B.氧气降温至-218℃变成一种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说明降温可使氧气转化成新的物质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工业上用它制氮肥
知识点三:氧气的性质
6、(2019?襄阳)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 )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7、(2019?天津)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知识点四:氧气的制取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①②④③⑥⑤ D.①②④③⑤⑥
9、(2019?聊城)请结合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把装置A制取的某气体从装置B的a端通入,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单独作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 (填序号)。
A.NaCl B.KMnO4 C.H2O D D.CH4
(3)用装置A、C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当装置C中的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C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你认为实验过程中忘记了什么操作 。
10、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1)该同学制备氧气时应选用的药品是 (限选:H2O2溶液、MnO2、KMnO4),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下列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操作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将药品用纸槽装入试管中
B.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然后加热,立即收集氧气
C.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时,再将导管口移人集气瓶
D.待集气瓶充满氧气,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面
E.收集完成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F.收集完成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3)收集完成后,该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浅紫红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4)该同学用燃烧匙放少量红磷,加热直到红磷燃烧,把盛有燃着的红磷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红磷分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燃烧反应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知识点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1、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B.硫+氢气硫化氢
C.氧化汞 汞+氧气 D.氧气+氢气 水
下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A. B. C. D.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
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
Na2CO3
盐酸
加入少量盐酸、蒸发、结晶
C
Ca CO3
NaCl
水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
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A. A B. B C. C D. D
同学们在学习氧气的知识时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B. 燃烧铁丝前要将铁丝表面打磨、绕成螺旋状并插入一根燃着火柴梗用于引燃铁丝C. 食物腐败、燃放烟花、牛奶变酸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缓慢氧化D. 实验室用双氧水、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都需催化剂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含有少量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B.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C. 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D.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成分1%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进入瓶中的水就越多B. 反应完成后未打开止水夹前瓶内物质质量不变C. 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是装置漏气D. 集气瓶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
如图为小科与妈妈在牛排馆用餐的对话:
?
小科叙述中的?”可能是(?? )
A. ?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B.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C.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D. ?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
如图Ⅰ所示电解水的装置,甲、乙两支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玻璃容器内,水中溶有少量氢氧化钠(目的增加导电性),图Ⅱ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则B是 ? ? ? ? ? ? ??;
(2)在这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将 ? ? ? ? ?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s~3s内甲乙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与8s时甲乙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不相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 ? ? ??。
Ⅰ.如图所示为水的电解装置,下面的两根导线分别接在直流电源上,其中“+”的接电源正极,“-”的接电源的负极,现回答下列问题: (1)A管内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填写“燃烧”或“助燃”);
(2)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中,可用于制霓虹灯的是_______;可用于制可口饮料的是___________?。
Ⅲ.动物的有性生殖基本上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类型,此外有些动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
Ⅳ.运送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所示.当车向右开动时,气泡将向__________运动,其原因是_________具有惯性。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_____(选填“d”或“e”)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
(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________(填“f”或“g”)。
烟头掉落、炉火忘关……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火灾。如图是某型号的干粉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1)干粉灭火器使用时,拔下保险销,用手握紧压把,通过连杆把高连压气体容器打开。压把属于________杠杆。???
(2)打开高压气体容器后,气体充满整个筒体,粉末状的灭火剂就会喷射出米,此时喷管受到一股反冲力,这是由于________。???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当干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即能灭火。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2Na2CO3+H2O+CO2↑ ,请结合燃烧的条件,简述该干粉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1、(2019?曲靖)曲靖市正在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
A.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倡导市民栽花、种草、植树
B.为了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C.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宣传分类回收垃圾
D.为了方便出行,鼓励使用燃油私家车
2、(2019?宜昌)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3、(2019?百色)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4、(2019秋?汶上县期末)下表是?2016?年10月10日我市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日报
地区
①高家花园大桥
②沙坪坝区小龙坎
③长寿化工工业园
④渝北区中央公园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
/
空气质量级别
Ⅲ
Ⅱ
Ⅳ
Ⅰ
(1)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为 (填序号)。(2)长寿化工工业园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 (填化学式);该地区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3)高家花园大桥附近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的来源可能是 。A.汽车尾气的排放B.人的呼出气体C.周围居民焚烧生活垃圾D.植物的光合作用。
5、(2020?杨浦区一模)如图是利用传感器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按图?1?连接,用电加热器引燃足量红磷、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图?2?所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表示该段时间内集气瓶中气压、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①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图2中气压变化曲线,从 可知,本实验的气密性良好;ab段气压升高的原因是 ;bc段气压下降的原因是 ;d点时,瓶中气体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开始时瓶中气体体积。③气压保持不变后,打开底部的弹簧夹,水倒吸进入瓶内的体积小于1/5,原因是 。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组成空气的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
2、了解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的利用。
3.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4.观察和描述木炭、硫、铁丝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5.了解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
教学重点:
空气的成分
氧气的性质与用途
教学难点:
用实验证明空气的成分和体积关系
掌握各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知识点梳理:
1.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 首先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 氮 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的结论。
2.大量实验测定表明,空气中各成分的 体积 分数大约是:氮气_78%__,氧气_21%_,稀有气体0.93%,二氧化碳0.04%、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和杂质0. 03%。
3.氧气可以供给__呼吸__,可以帮助 燃烧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性质较 不活泼 的气体,可用于填充灯泡或食品的防腐、保鲜等。液态氮由于在汽化时需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做 冷冻 剂。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各种用途的 电光源 ;还可用于激光技术。
4.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注意事项:
①红磷必须_ 足量 ,才能保证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②要等集气瓶 冷却 后才能打开弹簧夹;
③装置的 气密性 定要好;
④要先夹住橡胶管,然后再点燃红磷。
5.氧气的物理性质:常温下氧气是一种 无 色、 无 味的 气 体,不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_略大_。氧气的液态为 淡蓝 色的液体,固态为 雪花 状的蓝色固体。
6.氧气的化学性质:
(1)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 淡蓝 色火焰,而在氧气里燃烧发出 明亮的蓝紫 色火
焰,生成具有气味的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硫+氧气二氧化硫 。
(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火星 四射,生成 黑色固体 。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打磨光亮,这个变化是 物理 变化。 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增大铁丝受热面积 。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实验前在盛氧气的集气瓶里装上少量水或铺上一层细沙,目的是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7.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_复燃_。闻气味使用 扇闻 法。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 活泼 的气体。
8.氧化物是指由 两 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 元素的化合物。
9、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方法
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催化加热分解氯酸钾
药品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氯酸钾,二氧化锰
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氧气
加热
高锰酸钾→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
加热,二氧化锰
氯酸钾→氯酸钾+氧气
发生装置的适用范围
固液常温型
固体加热型
收集方法
(原因是 排水法 氧气不易溶解于水 ) ;
(原因是 向上排空气法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
以上三种方法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优点是 反应速度快 、 不需要加热 。
10.二氧化锰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中起 催化 作用。它能 改变反应速率 ,但本身的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这种物质叫做 催化剂 。
11. (1)氧气的检验方法: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2)氧气的验满方法: 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
12.氧气的工业制法:在工业生产中往往通过空气 冷冻 分离法制取氧气;还可以利用 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以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集氧气。
13. (1)化合反应: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 物质生成 一种 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 一种 物质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 物质的反应。
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
1、(2019?营口)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
A.红磷 B.木炭 C.细铁丝 D.蜡烛
【解答】解:A.红磷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是固体,如装置内红磷燃烧消耗尽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水吸入装置的体积数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数,故正确;B.木炭虽然能在空气中燃烧,也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也是气体;故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C.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错误;D.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装置中虽然消耗了氧气,却又产生了新的气体,因而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故选:A。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观察空气成分示意图可知,其中R指的是氧气。故选:B。
3、(2019秋?临河区期中)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比为1:4
B.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78%
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只占0.03%,因此它的作用很小
D.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是稀有气体
【解答】解:A、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比约为1:4,故A错;B、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故B正确;C、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只占0.03%,但是它的作用很大,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用来灭火、制取碳酸饮料等,故C错;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稀有气体少,故D错。故选:B。
4、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解答】解:(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方程式是:;(2)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1);(2)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1/5;(3)氮气;不支持.
知识点二:空气的利用
5、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净化后的空气是纯净物
B.氧气降温至-218℃变成一种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说明降温可使氧气转化成新的物质
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工业上用它制氮肥
【解答】解:A、经过净化后的空气中也有氧气、氮气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是纯净物错误,故选项错误;B、氧气降温至-218℃变成一种淡蓝色的雪花状固体,说明降温可使氧气有状态变化,不是转化成新的物质;故选项错误;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化学反应,工业上用它制氮肥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
知识点三:氧气的性质
6、(2019?襄阳)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 )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解答】解:A、硫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产生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故B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C符合题意;D、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发出大量白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2019?天津)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解答】解: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知识点四:氧气的制取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①②④③⑥⑤ D.①②④③⑤⑥
【解答】解: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连→查→装→定→点→收→移→熄;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B、②①④③⑥⑤;故选:B。
9、(2019?聊城)请结合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把装置A制取的某气体从装置B的a端通入,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单独作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 (填序号)。
A.NaCl B.KMnO4 C.H2O D D.CH4
(3)用装置A、C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当装置C中的导管口有气泡 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C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你认为实验过程中忘记了什么操作 。
【解答】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锥形瓶;
(2)把装置A制取的某气体从装置B的a通入,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装置A中生成物是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氯化钠和甲烷不能单独作为制取氧气的反应物,因为它们没有氧元素;答案:2H2O22H2O+O2↑;AD;
(3)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C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我认为实验过程中忘记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0、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1)该同学制备氧气时应选用的药品是 (限选:H2O2溶液、MnO2、KMnO4),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下列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操作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将药品用纸槽装入试管中
B.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然后加热,立即收集氧气
C.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放出时,再将导管口移人集气瓶
D.待集气瓶充满氧气,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面
E.收集完成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F.收集完成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3)收集完成后,该同学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浅紫红色,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4)该同学用燃烧匙放少量红磷,加热直到红磷燃烧,把盛有燃着的红磷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红磷分别在空气里和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说明燃烧反应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解答】:(1)题图中发生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因此选择的药品是高锰酸钾。
(2)装置中存在一定量的空气,因此必须在加热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才能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收集氧气,B项错误;收集满氧气后,必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因先熄灭酒精灯而导致试管中的气压变小,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F项错误。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高锰酸钾粉末随导管进入水槽。
(4)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产生浓厚白烟,这是因为氧气的浓度越高,物质的燃烧越剧烈。
答案:(1)KMnO4;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BF;
(3)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导致高锰酸钾粉末沿导气管进入水槽;
(4)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产生浓厚白烟;氧气的浓度。
知识点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1、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B.硫+氢气硫化氢
C.氧化汞 汞+氧气 D.氧气+氢气 水
【解答】解:A、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也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但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B、硫+氢气硫化氢,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氧化汞 汞+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氧气+氢气 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A。
下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 )
A. B. C. D.
【解析】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需要纠正。故选D。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
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
Na2CO3
盐酸
加入少量盐酸、蒸发、结晶
C
Ca CO3
NaCl
水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
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A. A B. B C. C D. D
【解析】A.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也将被消耗,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B?Na2CO3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然后蒸发、结晶即可。但量不足时,除杂不彻底,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C.氯化钠易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纯净的碳酸钙,故C正确,符合题意;
D.氧化铜为杂质,应该通入足量的氢气并加热,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在物质除杂或净化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产物,以方便于同所需的物质进行分离。
同学们在学习氧气的知识时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B. 燃烧铁丝前要将铁丝表面打磨、绕成螺旋状并插入一根燃着火柴梗用于引燃铁丝C. 食物腐败、燃放烟花、牛奶变酸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缓慢氧化D. 实验室用双氧水、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都需催化剂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A选项叙述错误,不合题意;
B.燃烧铁丝前要将铁丝表面打磨、绕成螺旋状并插入一根燃着火柴梗用于引燃铁丝。B选项叙述正确,符合题意;
C.食物腐败、牛奶变酸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属于缓慢氧化。燃放烟花不属于缓慢氧化,C选项叙述错误,不合题意;
D.实验室用双氧水、氯酸钾制取氧气都需催化剂,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催化剂。D选项叙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B。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含有少量稀有气体,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B.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包装中充氮气可以防腐C. 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D.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成分1%
【解析】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它们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因此食品包装中可充氮气防腐,故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不是按质量计算,故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进入瓶中的水就越多B. 反应完成后未打开止水夹前瓶内物质质量不变C. 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可能是装置漏气D. 集气瓶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1/5
【解析】A.并不是燃烧药匙中的红磷越多,进入瓶中的水就越多,红磷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就不再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反应完成后未打开止水夹前瓶内物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可能是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故选项说法正确;D.集气瓶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小于,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如图为小科与妈妈在牛排馆用餐的对话:
?
小科叙述中的?”可能是(?? )
A. ?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B.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C.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D. ?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
【解析】牛排烹调前添加了木瓜蛋白酶,加速了蛋白质分解,因此木瓜蛋白酶相当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ABD中的氢气、石蕊、水都是反应物,而C中的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故选C。
如图Ⅰ所示电解水的装置,甲、乙两支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玻璃容器内,水中溶有少量氢氧化钠(目的增加导电性),图Ⅱ为电解水生成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则B是 ? ? ? ? ? ? ??;
(2)在这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将 ? ? ? ? ?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0s~3s内甲乙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与8s时甲乙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不相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 ? ? ??。
【解析】(1)氧气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氧气;(2)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的质量减少,但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即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减小,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变大;(3)由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溶解度)比氢气强(大),故0s~3s内甲乙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与8s时甲乙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不相同。故答案为:(1)氧气;(2)变大;(3)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溶解度)比氢气强(大)。【答案】(1)氧气;(2)变大;(3)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溶解度)比氢气强(大)
Ⅰ.如图所示为水的电解装置,下面的两根导线分别接在直流电源上,其中“+”的接电源正极,“-”的接电源的负极,现回答下列问题:
(1)A管内产生的气体能_______(填写“燃烧”或“助燃”);
(2)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示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中,可用于制霓虹灯的是_______;可用于制可口饮料的是___________?。
Ⅲ.动物的有性生殖基本上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类型,此外有些动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
Ⅳ.运送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所示.当车向右开动时,气泡将向__________运动,其原因是_________具有惯性。
【解析】Ⅰ(1)水电解时,一段时间后,A试管与B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是2:1.A试管里的气体是氢气,能燃烧,B管中是氧气;验证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若复燃,则是氧气;(2)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这个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故答案为(1)燃烧;(2)水氢气+氧气。Ⅱ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等气体,它们充入灯泡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造霓虹灯;二氧化碳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用于制取碳酸饮料。故答案为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Ⅲ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按胚胎发育方式可以分为卵生、胎生、卵胎生三种。动物的无性生殖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故答案为卵生;胎生;卵胎生。Ⅳ【解答】当车向右开动时,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液体相对车向左运动,故会将气泡挤向右方;在此过程中,虽然气泡和液体都有惯性,但液体的质量大,惯性大,所以气泡的运动会直接受到液体惯性的影响。故答案为右;液体。【答案】Ⅰ(1)燃烧;(2)水氢气+氧气;? ? ? ? ? ??Ⅱ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 ? ? ? ??Ⅲ卵生;胎生;卵胎生;Ⅳ右;液体。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_____(选填“d”或“e”)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
(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________(填“f”或“g”)。
【解析】(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应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d连接,让生成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反应,若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从长导管进气,即f。故答案为:?(1)d;白色沉淀;(2)f。
【答案】(1)d;白色沉淀(2)f
烟头掉落、炉火忘关……稍不注意就可能引发火灾。如图是某型号的干粉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
(1)干粉灭火器使用时,拔下保险销,用手握紧压把,通过连杆把高连压气体容器打开。压把属于________杠杆。???
(2)打开高压气体容器后,气体充满整个筒体,粉末状的灭火剂就会喷射出米,此时喷管受到一股反冲力,这是由于________。???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当干粉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即能灭火。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2Na2CO3+H2O+CO2↑ ,请结合燃烧的条件,简述该干粉灭火器灭火的原理。
【解析】?(1)由图可知,动力臂比阻力臂大,所以该杠杆属于省力杠杆;?(2)灭火剂冲出,给喷管一股反冲力,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碳酸氢钠灭火剂喷到燃烧区时,受热分解释放出来水和二氧化碳,而水能够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二氧化碳则能够隔离可燃物,使可燃物缺乏助燃剂而难以燃烧;?故答案为:(1)省力;(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解:碳酸氢钠喷射到燃烧物上受热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水汽化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又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而覆盖在可燃物上隔绝氧气,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
【答案】?(1)省力(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解:碳酸氢钠喷射到燃烧物上受热分解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水汽化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又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而覆盖在可燃物上隔绝氧气,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
1、(2019?曲靖)曲靖市正在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
A.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倡导市民栽花、种草、植树
B.为了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提倡使用清洁能源
C.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宣传分类回收垃圾
D.为了方便出行,鼓励使用燃油私家车
【解答】解:A、倡导市民栽花、种草、植树,可提高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美化环境,故做法利于生态文明建设;B、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可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故做法利于生态文明建设;C、分类回收垃圾既可节约资源,又利于保护环境,故做法利于生态文明建设;D、鼓励使用燃油私家车,既造成资源浪费,还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故做法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故选:D。
2、(2019?宜昌)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
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
【解答】解: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故选项说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瓶底的水,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均为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3、(2019?百色)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热,使温度降低,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4、(2019秋?汶上县期末)下表是?2016?年10月10日我市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日报
地区
①高家花园大桥
②沙坪坝区小龙坎
③长寿化工工业园
④渝北区中央公园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
/
空气质量级别
Ⅲ
Ⅱ
Ⅳ
Ⅰ
(1)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为 (填序号)。(2)长寿化工工业园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 (填化学式);该地区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3)高家花园大桥附近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的来源可能是 。A.汽车尾气的排放B.人的呼出气体C.周围居民焚烧生活垃圾D.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答】解:(1)从题中表格的空气质量等级一栏可以发现,渝北区中央公园的等级为I,因此渝北区中央公园空气质量最好;(2)从题中表格的空气质量等级一栏可以发现,长寿化工工业园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过多会引起酸雨。(3)高家花园大桥附近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的来源可能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周围居民焚烧生活垃圾;人的呼出气体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会产生污染物。故答案为:(1)渝北区中央公园;(2)SO2;酸雨;(3)AC。
5、(2020?杨浦区一模)如图是利用传感器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按图?1?连接,用电加热器引燃足量红磷、各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图?2?所示,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表示该段时间内集气瓶中气压、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①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图2中气压变化曲线,从 可知,本实验的气密性良好;ab段气压升高的原因是 ;bc段气压下降的原因是 ;d点时,瓶中气体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开始时瓶中气体体积。③气压保持不变后,打开底部的弹簧夹,水倒吸进入瓶内的体积小于1/5,原因是 。
【解答】解:①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故填:4P+5O22P2O5。②根据图2中气压变化曲线,从气压变化值可知,本实验的气密性良好;ab段气压升高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体膨胀,气压增大;bc段气压下降的原因是氧气消耗,温度降低;d点时,瓶中气体体积小于实验开始时??瓶中气体体积。故填:4P+5O22P2O5;气压变化值;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体膨胀,气压增大;氧气消耗,温度降低;小于。③气压保持不变后,打开底部的弹簧夹,水倒吸进入瓶内的体积小于1/5,原因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等。故填:装置漏气、红磷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