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周周清(二)
[测试范围:第一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清(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颁发(bān) 溃退(kuì)
刹那(chà) 悄然不惊(qiāo)
B.遗嘱(zhǔ) 泄气(xiè)
翘首(qiào) 一丝不苟(gǒu)
C.要塞(sài) 咆哮(páo)
娴熟(xián) 殚精竭虑(dān)
D.轨迹(guǐ) 澎湃(bài)
镌刻(juān) 屏息敛声(bǐng)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督战 拨款 催枯拉朽 震耳欲聋
B.仲裁 由衷 锐不可当 眼花缭乱
C.潇洒 浩翰 白手起家 惊心动魄
D.桅竿 默契 迎风招展 梦想成真
3. 【2019?岳阳改编】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航天发射,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为我国进入快速太空提供了新的方式。
B.2019年6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的所有权属于国务院新闻办。
C.中国是在美留学生人数约占在美留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D.一座大型冰川湖一夜之间突然干涸,通过对湖床的进一步勘察,使科学家认为裂缝是湖水巨大的压力造成的。
4.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3分)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
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 )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它( )是最闪亮的日子。
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再见。”
A.结尾处“谢谢你,再见”中的“你”指的是“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
B.“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这句话中的“那么美好”和“独一无二”两个短语结构一致。
C.文中括号内可填入的关联词依次是“不管”“都”。
D.“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叫青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5.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三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当时间变得越发昂贵,消磨时间、降低速度的“闲”便越发奢侈。久远年代的诗词里,“海鸥无事,闲飞闲宿”,____________;“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__________;“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__________。生活的忙碌让我们怎能不怀想“闲”的飘逸。
①是何等馨香又空灵的意境
②是何等悠远又自在的心绪
③是何等寂寞又淡然的雅趣
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二、素养清 (21分)
6.(国学题)填空。(6分)
(1)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庭中有奇树》)
(2)《龟虽寿》中表达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5分)
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将于明天上午9点在大连造船厂举行,届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将进行现场直播。为此,育才中学准备明天组织全体学生在本班教室集体收看现场直播。请你以育才中学政教处的名义,就此拟写一则简明扼要的通知。
8.请参考2018年3月1日CCTV-1综合频道播出的《感动中国》中战斗机飞行员刘锐的颁奖辞,认真阅读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的事迹材料,为他拟写一段80字左右的颁奖辞。(10分)
【刘锐颁奖辞】
脱翎换羽,展翅高飞,这是大国利器。穿越海峡,空巡黄岩,你为祖国的战机填上一抹太平洋的蓝。巡天掠海,为国仗剑,强军兴军的锐一代。只要祖国需要,你们可以飞得更远。
【刘传健事迹】
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由重庆飞往拉萨的3U8633航班,在四川空域32000英尺高空,座舱盖突然掉落、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低到零下四十摄氏度,自动化设备失灵……危急关头,身着短袖的机长刘传健,凭着过人胆略和二十年飞行经验,手动操纵,最终,飞机成功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机上旅客和机组人员共128人,仅两名机组人员受伤,其余人员平安无恙。整个备降过程前后仅20分钟。一位民航业界专家闻讯,称赞这是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刘传健颁奖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清(34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本报北京11月15日电(记者张烁)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卢永根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著名水稻遗传学家,2019年8月,因病在广州逝世。他信念坚定、忠诚如山,入党70年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和国家忠诚不渝、矢志奋斗,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奋进,是一名永葆初心的优秀共产党员。他献身科研、勇挑重担,毕生致力于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始终站在科学研究第一线,为国家农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立德树人、鞠躬尽瘁,长期奋战在高等农业教育最前沿,关爱和支持优秀人才,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现代农业专家,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他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始终坚持共产党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将积蓄880多万元捐赠出来设立教育基金,将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疗教育事业,是一位情操高尚的道德模范。他曾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近一段时间,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干部群众普遍认为,卢永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生、献出一切的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知识分子楷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表示,要深入学习卢永根信念坚定、至诚报国,开拓创新、勤奋耕耘,勇担重任、甘为人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大力弘扬爱国奋斗奉献精神和忠诚执着朴实品格,建功立业新时代,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卢永根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卢永根先进事迹的短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卢永根的亲属、同事、学生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9.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则新闻重点从哪几个方面高度评价了卢永根的一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追授卢永根“时代楷模”有什么影响和意义?(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直击中考阅读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2题到第16题。
【权威发布】
“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报告数据还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年份
网络在线阅读
手机阅读
电子阅读器阅读
平板电脑阅读
2016
55.3%
66.1%
7.8%
10.6%
2017
59.7%
71.0%
14.3%
12.8%
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报告发现,虽然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
(单位:分钟/天)
年
份
纸质媒介
数字化媒介
图书
报纸
期刊
互联网
手机
平板电脑
电子阅读器
2016
20.2
13.2
6.6
57.2
74.4
13.9
5.5
2017
20.4
12.0
6.9
60.7
80.4
12.6
8.1
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周岁人群占34.6%,30—39周岁人群占26.1%,40—49周岁人群占24.2%,50—59周岁人群仅占10.6%。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4日)
【广州调查】
《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0%,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97.20分钟,远超2016年度全国成年国民71.47分钟的阅读时长。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9.48分钟,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长为38.80分钟。而成年人在数字化阅读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长为56.27分钟,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2.62分钟。广州市民的数字化阅读率达到94.11%,其中成年人达到95.73%,未成年人相对较低(86%),而市民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长达到53.41分钟。
另一方面,尽管广州市民的数字化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好纸质阅读,如就广州成年人的纸质报纸(89.2%)、杂志(78.8%)的阅读率而言,其数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广州文明网)
【各抒己见】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化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我认为,“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化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化阅读的主要载体——手机的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化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化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数字化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数字化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英剑: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数字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新京报》记者李大超: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用型阅读和涵养型阅读的区分。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的倾向。有人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拒斥浅阅读,批评浅阅读纵容了思想的懒惰,弱化了思维能力。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整齐划一的要求都没有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也在提升。
B.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读器阅读占比提升幅度最大。
C.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增加,但其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
D.2017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龄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
13.下列关于2017年广州市民阅读特点的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广州市民的综合阅读率要高于同年全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
B.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远超同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时长。
C.广州未成年人日均纸质阅读时长和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长相当。
D.部分广州市民在数字化阅读相当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纸质阅读。
14.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大可不必对数字化阅读忧心忡忡。
B.徐升国认为数字化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深度、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数字化阅读还无法替代纸质书阅读。
C.严锋认为数字化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化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阅读的限制,是一种创新。
D.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阅读的“深”和“浅”应由作品内容界定。
15.《新京报》记者李大超关于阅读表达了哪些观点?请分点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阅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写作清(50分)
17.【2019?连云港】请以《谁敢,就赢》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提示:请结合你在“单元写作专练”中学习到的“一材多用”的方法,试试用你准备的生活素材来写作。]
第一单元 周周清(二)
一、基础清
1. C(3分) 点拨:A项“悄”应读“qiǎo”,B项“翘”应读“qiáo”,D项“湃”应读“pài”。
2. B(3分) 点拨:A项“催”应为“摧”,C项“翰”应为“瀚”,D项“竿”应为“杆”。
3. B(3分) 点拨:A项语序不当,把“进入快速”改为“快速进入”; C项语义重复,去掉“约”或“左右”;D项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使”。
4. B(3分) 点拨:两个短语结构不一致,“那么美好”是偏正结构,“独一无二”是并列结构。
5. A(3分) 点拨:“海鸥无事,闲飞闲宿”突出悠远自在;“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表现出寂寞和淡然;“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中“桂花”有香味,而静夜空山又显得空灵,故选A。
二、素养清
6. (1)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2分)
(2)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4分)
7. (5分)示例:
通 知
各班级(各班班主任):
我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将于明天上午9点下水,请组织本班全体学生届时在本班教室集体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现场直播。
育才中学政教处
×年×月×日
8. 示例:面临生死,头脑清醒,这是多年飞行练就的胆魄。危急关头,技术娴熟,你是乘客生命的保护伞。安全飞行,平安回家,是每一个乘客的愿望。中国民航史上最成功的备降将是你飞翔蓝天的新起点!(10分)
三、阅读清
(一)9.中宣部追授卢永根“时代楷模”称号。(5分)
点拨: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要突出人物(单位)、事件,可以从新闻的导语中概括回答。
10.对党忠诚、贡献卓越、作风优良、情操高尚四个方面。(4分) 点拨:首先要熟悉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再分层概括回答。
11.表彰先进人物,激发人们学习楷模的先进事迹,(3分)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和忠诚朴实的品格。(3分) 点拨:本题可以从文中重点段中摘取关键语句、词语概括回答。
(二)12. C(3分)
13. D
14. D(3分)
15. ①阅读有深浅之分,而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的倾向,甚至会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②我们在进行阅读要求的划分时,忽略了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每点2分,共4分)
16. 示例:我认为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首先,纸质阅读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现在学校的各类教材、合同、公文等都不能脱离纸质阅读。其次,部分人对纸质阅读的偏爱也将稳定纸质阅读在人群中的占比。最后,纸质书更便于做笔记和保存,很多书籍也具有宝贵的收藏价值,这些都是数字化阅读所不具备的优点。(6分)
四、写作清
17. (50分)【写作思路】这是一篇关系型的命题作文,题目是“谁敢,就赢”。写作关系型作文时,必须兼顾构成题目的所有要素,清楚要素之间的关系。题目中的“谁敢”可理解为谁敢于拼搏、敢于坚持、敢于抗争、敢于冒险、敢于想象等;“就赢”是前面“敢”的结果,这里的“赢”可以理解为取得胜利、赢得美好的未来等。写作时,围绕着“敢”来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写“赢”的结果,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体裁上,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写作。
例文:
谁敢,就赢
——著名画家刘翌先生成功之路侧记
提起刘翌,在我们这一带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我市著名的画家,是有影响力的国画大师。嘿,他是我的爸爸的朋友,也是我家的常客。
每当他与爸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的时候,我总是静静地坐在一边,听他们谈天说地,也了解了刘翌叔叔的成功之路,心里对他的佩服,那是无法形容呀!
刘翌叔叔早年毕业于师范学院美术系,是一名中学美术教师。他一心扑在教学上,潜心钻研教学业务,也取得了不少成绩。后来,他还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这一次学习,成了他一生的转折点。
他说,为了考取这所学院,他放弃了很多休闲的时间,甚至有过放弃的想法,很多人也都认为他的画没有特点,劝他安心教书。但刘叔叔没有气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的办公室也是他的工作室,在教学之余,他一直不断地作画,不断地否定,到处拜师学习。20年前,当时学校条件差,冬天室内温度零下几度,没有取暖设施,他也不在乎;夏天室内不透风,天气闷热,他就光着膀子干。他说:“在我的记忆里,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只有那些色彩、画笔、宣纸与我为伴。我常常趁绘画之余,才能吃一口妻子送来的饭。”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叔叔终于考进了中央美术学院。这成了他最最幸运的事,也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奋绘画,刘叔叔最称手的花鸟虫鱼国画,成了他的绘画着力点。前几天,他在他的画室举办了个人画展,获得大赞!
那次画展,我也去参观了,印象最深的是那幅《夏蝉》:画上是两三棵青绿的白菜和一只蝉儿。笔触细腻,线条精练,连两根蝉须也能看得清楚。整幅画上只有青绿色与淡褐色,与纸张的素雅淡白融为一体,使人不得不想起“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几句诗。
刘叔叔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确,如果我们不拼搏一番,怎么会成功?如果我们不拼搏一番,怎么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我们记住这句话:谁敢勇往直前地拼搏,谁就将赢得未来。
【总评】本文介绍了著名画家刘翌的成功之路,最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谈出自己的感悟,同时点明文章主旨。语言生动,描写细腻,是一篇很好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