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30 10:2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一、单选题
1.制作麻袋用的材料取自于黄麻(植物体)的(?? )
A.根的韧皮部????B.茎的韧皮部?????C.叶片?????D.茎的形成层
2.下列植物中茎的类型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葡萄??????B.爬山虎??????C.牵牛花???????D.丝瓜
3.柳树、樟树等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增粗,是因为它们的茎中具有(?? )
A.表皮??????B.韧皮部??????C.木质部????????D.形成层
4.树干横切面上年轮形成的原因是(?? )
A.便于记忆树龄?????????? B.温度、水分、阳光等的周期变化??
C.水分经过树干输送的侵蚀作用????D.运输水分及输送养分两种细胞的交互排列
5.位于中国某市城区古运河畔的三棵古槐,因年代久远而主干大都中空。为保护这一“活宝贝”,特聘专家进行抢救性保护。古槐主干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 )
A.部分木质部????B.部分韧皮部????C.部分形成层????D.部分导管和筛管
6.如图所示为某种植物茎的横切面,已知某种蝉是专以这种植物韧皮部中有机物汁液为食。若要分析该汁液的成分,则应该选取的部位是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
7.如图,果树上的一段枝条,枝条上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现分别在枝条的a、b处把茎环剥一圈,过一段时间,请分析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 )
A.甲果实能继续生长,乙果实不能继续生长???B.甲果实不能继续生长,乙果实能继续生长
C.甲、乙果实都能继续生长??????????D.甲、乙果实都不能继续生长
8.移栽树木过程中,为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工人通常会采取如图的方法给植物输入营养液(水和无机盐)。在给移栽植物输液时,针头应插入到的部分是( ??)
A.茎中央的髓处?B.韧皮部的筛管处?C.木质部的导管处?D.木质部和韧皮部间的形成层处
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物对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近年来,宁波发生多起因树皮被剥导致树木死亡的案例。这主要是因为(?? )
A.树皮的支持作用被破坏?????????B.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部
C.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向上运输????D.有机养料不能由导管向上运输到茎叶
10.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绘制出如图的树桩年轮特征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靠乙一侧降水多,生长快?????????B.靠乙一侧降水少,生长快
C.靠乙一侧为树干向阳面,生长快??????D.靠甲一侧光照强于靠乙一侧
11.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12.相同环境中,两年生红富士苹果树的树干周长比国光苹果树的长14%,主要原因是(?? )
A.两种植物茎的结构不同??????????B.有机物和水分的运输管道不同
C.土壤中无机盐的作用不同?????????D.茎的形成层细胞分裂速度不同
13.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B.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C.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D.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14.科学家发现植物体内也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这些电流大多是生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猜猜看,植物产生电流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哪些活动有关(?? )
A.吸收水分????B.吸收无机盐??????C.吸收二氧化碳??????D.放出氧气
15.在生长健壮的枝条上,剥去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出现瘤状物的部位是(  )
A.伤口的上方????B.伤口的下方?????C.伤口的上、下方?????D.木质部
二、填空题
16.常春藤的茎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属于________茎,松树的茎直立生长属于________茎。
17.下图为某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该示意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中1所在位置主要含有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图中3所在的位置含有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
(2)图中2所示结构为________,这层结构向内分裂形成新的________,向外分裂形成新的________,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3)图中箭头4表示的是________。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20题图
18.如图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果实.在长有乙果实的枝条上、下端,各把树皮环割一圈.通过一段时间,两个果实的生长情况怎样?
(1)果实的生长状况是????.
A.甲良好、乙停止生长 B.乙良好、甲停止生长 C.甲、乙都良好 D.甲、乙都停止生长
(2)这个实验说明植物体内有机物是通过________制造的,由________向________运输.
19.以下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对学校植物因内各种植物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帮助他们作出合理的解释。
(1)由于茎内________的活动,使得园内杨树的茎会逐年增粗,该结构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
(2)植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源于植物的________;
(3)请用反应式表示出收获的萝卜、黄瓜放置久了出现“空心”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20.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乙图表示筛管,其功能是________。
(2)在两幅图旁用箭头表示出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方向。
(3)筛管的结构特点是(?? )
A.上、下两端的细胞壁消失,形成筛孔??B.上、下相连的细胞壁有很多小孔,形成了筛孔
C.上、下相连的细胞没有界线??????D.上、下相连的细胞质完全融合
三、解答题(共4题;共18分)
21.如图所示是木本植物茎的结构,请据图回答(示例[4]髓):
(1)我们常见到的杨树和柳树等,能年年加粗,这是因为[2]________的作用,它向外能产生新的________,向内能产生新的[3]________。
(2)我们使用的木质课桌椅、家中的木质家具都是用[3]________做成的。
(3)在这个横断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同心环带,这是________,它的形成是由于[2]________细胞的分裂活动受________变化的影响。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2.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①把一段带叶的植物枝条,用刀削成平整的斜面。
②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烧杯中,置于阳光下照射。
③待枝条基部颜色有变化后,取出枝条洗净。
④在枝条上方横切和纵切植物枝条,观察。
(1)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________;该部位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2)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
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如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方法 A处韧皮部环割 B处韧皮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B处木质部切断并插入云母片(不影响韧皮部功能) 不作处理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当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第________组。
24.几乎快空心的柳树,树叶依旧繁茂,为了揭开树木不怕空心的原因?
第一步:查资料:植物体内有两种运输线,植物生活所需要的全部物质就靠这两种运输线来输送,一种是木质部里的运输线,另一种是韧皮部里面的运输线.它们分别运输水分和有机物等。
第二步:欲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哪种运输线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
剪取生命活动旺盛的一根柳树(或月季)枝条,将柳树枝条基部纵剖,如图,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左)或只有韧皮部(右),分别插入两只烧杯的溶液中,烧杯中盛有红色土壤浸出液(红色物质对柳枝无害).
(1)位于左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红色明显,生活正常.位于右烧杯内的枝条上的叶片(A点以下)红色不明显,且出现萎蔫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2)假如柳树主茎基部的树皮被剥去,柳树就会死亡,原因是柳树的________得不到有机物,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树木不怕空心是因为靠近树皮的木质部仍具有输导作用.
(3)一般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可用压条的方法繁殖,压条是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下部半圈,埋进土壤并固定,让枝条的顶部露出地面.这样做使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部分切断,割皮处积累大量养料,促进细胞的________和生长加快,使埋入土壤中的枝条长出不定根。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B
【解析】制作麻袋用的材料取自于黄麻(植物体)的茎的韧皮部,因为茎的韧皮部是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
2. C
【解析】葡萄、爬山虎、牵牛花、丝瓜都属于草质茎,而草质茎依着生划分来,ABD属于攀缘茎、C属于缠绕茎。
3. D
【解析】因为木本植物茎中含有形成层,形成层属于分生组织,能够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使植物的茎能不断增粗。
4. B
【解析】年轮的形成与茎中的形成层有关,形成层细胞的分裂与温度、水分和阳光等周期性变化有关;一般春夏季节,气温较高,形成层细胞活动旺盛,分裂产生的细胞大、细胞壁厚;夏秋季节,气温低,形成层细胞活动减弱,分裂产生的细胞小、细胞壁更厚。
5. A
【解析】位于我市城区古运河畔的三颗古槐,因年代久远而主干大都中空。为保护这一“活宝贝”,市政府特聘请专家进行抢救性保护。古槐主干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部分木质部。
6. B
【解析】韧皮部的功能是从上向下运输有机物,蝉专以这种植物韧皮部中有机物汁液为食,故应该选取的部位是乙。
7. A
【解析】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主要是由叶的光合作用制造的。当a、b处把茎环剥一圈后,树皮中的韧皮部被破坏,由于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运输的,所以此时甲还是可以得到上面树叶制造的有机物的,能够继续生长;而通向乙的筛管被切断,使得乙无法得到有机物,所以不能继续生长。A说法正确。
8. C
【解析】给植物输入营养液(水和无机盐) ,需要依靠木质部的导管进行,故C选项合理。
9. B
【解析】树皮的韧皮部中含有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当树皮被剥后,数目就会因为缺少有机物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最终导致死亡,故B说法正确。
10. C
【解析】对一棵树来说,两侧降水几乎是相同的,而向阳面光合作用强,生长快,年轮较稀疏。观察树桩的年轮图示:乙侧的年轮间隔大于甲侧,说明乙侧是树干的向阳面,生长速度快于甲侧。
11. A
【解析】树皮的韧皮部内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剥皮”会割断韧皮部中的筛管,影响有机物运输。所以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可以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12. D
【解析】树干周长测量的是树干的粗细情况。树干的长粗与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形成层相关。相同环境中,两年生红富士苹果树的树干周长比国光苹果树的长14%,主要原因是茎的形成层细胞分裂速度不同。两种植物茎的结构是相同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水分通过导管运输,运输管道相同。土壤中无机盐的作用也是相同的。
13. B
【解析】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14. B
【解析】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以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需要量最大,不同的植物需要的无机盐的含量和种类都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对无机盐的需要量也不同,无机盐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吸收的,离子带电,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5. A
【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自上而下运输到其它器官如根.因此将树枝环剥一圈树皮后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切口处不能在向下运输,就在切口上方积聚起来形成节瘤。
二、填空题
16. 攀缘;直立
【解析】植物的茎依质地划分有木质茎与草质茎;草质茎依着生划分来看,分为攀缘茎、缠绕茎等;常春藤的茎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属于攀缘茎,松树的茎直立生长属于直立茎。
17. (1)导管;筛管
(2)形成层;木质部;韧皮部
(3)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
【解析】(1)图中木质部主要含有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导管;图中韧皮部含有起运输功能的结构是筛管;
(2)图中2所示结构为形成层,这层结构向内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分裂形成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
(3)图中4部位是木质部中的导管,箭头表示的是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
18. (1)A
(2)叶;筛管;下
【解析】(1)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能向下运输到甲果实,因此甲果实能得到有机养料正常生长;不能正常生长的是乙果实,原因是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乙果实,因此乙果实不能得到有机养料停止生长,A正确.
(2)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叶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向下运输.因此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内的筛管向下运输的.
19. (1)形成层;组织
(2)光合作用
(3)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解析】(1)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单子叶植物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没有形成层.因此杨树的茎可逐年加粗,是与茎的形成层有关.形成层是形态、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组织.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所以植物体内的各种有机物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3)收获的萝卜、黄瓜放置久了出现“空心”现象,是因为萝卜的呼吸作用.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反应的表达式是: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0. (1)导管;输送水分和无机盐;输送有机物
(2)
(3)B
【解析】(1)根据导管和筛管的特点分析题图可知,甲图表示导管,其功能是输送水分和无机盐,乙图表示筛管,其功能是输送有机物。
(2)导管是由长筒状的死细胞连接而成的,细胞横壁消失,自下而上地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是由长筒状的活细胞连接而成,细胞横壁上有许多小孔,自上而下地运输有机物。
(3)筛管的结构特点是B、上、下相连的细胞壁有很多小孔,形成了筛孔,细胞壁没有完全消失,上、下相连的细胞有界线,上、下相连的细胞质部分融合。
三、解答题
21. (1)形成层;韧皮部;木质部
(2)木质部
(3)年轮;形成层;温度
【解析】(1)树能年年加粗,主要是因为茎中形成层的作用,它向外能产生新的韧皮部细胞,向内能产生新的木质部细胞;
(2)木质部是由导管和木质纤维组成,木质纤维坚硬,有很强的支持作用,故我们使用的木质课桌椅、家中的木质家具都是用木质部做成的;
(3)植物的茎中有很多同心环带,这是年轮,它的形成与形成层有关;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温度、阳光、水分变化的影响。
22. (1)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
(2)越来越浅;导管从下到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3)植物茎中从下到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解析】(1)因为木质部中的导管主要运输水分与无机盐,故茎横切面上变成了红色的部位是木质部;
(2)因为水和无机盐是从植物的根部吸收,然后随植物茎内的导管向上运输,故用放大镜观察茎的纵切面,红色的部位从基部到顶部的变化是越来越浅;
(3)本实验证明了植物茎从下到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23. (1)根;大于
(2)二、四
【解析】(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韧皮部输送有机物,第一组A处韧皮部环割,AB间的叶片仍能将制造的有机物输送到根,植物仍能存活,而第二组B处韧皮部环割后,根将无法得到有机物,植物将会死亡;木质部输送水和无机盐,第三组A处木质部切断后,AB间的叶片仍能从根部获取水和无机盐,植物正常生长,而第四组B处木质部切断后,叶片均无法获取水和无机盐,植物将会死亡。
24. (1)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内的导管运输的
(2)根
(3)分裂
【解析】(1)左边的生长正常证明能够得到水分,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内的导管运输的.
(2)筛管位于茎的韧皮部,作用是向下运输有机物;小柳树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就会使主茎的韧皮部全部被割断,有机物无法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根部,时间长了,根就会因为无法获得有机营养而死亡,继而引起整个植株的死亡.所以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死亡,是因为切断了筛管,根缺少有机物.
(3)土壤中枝条的树皮剥去半圈这样做使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部分切断,割皮处积累大量养料,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加快,使埋入土壤中的枝条长出不定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