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6.3.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6.3.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01 17:1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课后练习
一、夯实基础:
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 )
A.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B.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C.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 D.人口的快速增长
2.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最突出表现是( )
A.“活化石”生物的死亡 B.生物繁殖速度下降
C.生物适应性普遍降低 D.全世界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3.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指保护基因库的多样性
C.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
D.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下列措施中属于就地保护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在动物园中保护野生动物
C.植树造林,增加植物资源 D.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A.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B.火山爆发、地震濒发、瘟疫流行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
C.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的
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D.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7.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不包括( )
A.环境的破坏 B.人口的快速增长 C.环境的污染 D.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8.造成当今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根本原因是( )
A.生物变异现象的存在 B.大多数植物生长缓慢
C.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多 D.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
9.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有( )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加强教育与法制管理 D.以上三项都是
二、巩固提高:
1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经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基本内容.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濒危物种迁出原地保护
C.颁布相关法律法规 D.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11.目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之一.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A.滥砍乱伐 B.栖息地的丧失 C.滥捕乱杀 D.外来生物入侵
1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①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②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③保护濒危物种   ④保护家养动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有( )
①外来物种的入侵②有计划地砍伐林中的部分毛竹③海域污染导致赤潮④退耕还林还草⑤乱捕滥杀⑥发展生态农业.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14.在我们身边可能发现以下一些行为,你认为哪些行为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
①食用野兔、野鸡等野味 ②在旅游风景区乱扔食物包装袋等垃圾 ③到云南边境偷猎 ④灭绝果子狸和钉螺⑤除鼠、蚊、蝇等 ⑥安放人工鸟巢或饲养台 ⑦以人类圈养的动植物为食⑧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⑤⑥⑦⑧
附答案及解析:
1.B解析:A.物种多样性的实质是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导致物种多样性的丧失;
B.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C.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D.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
2.D解析: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
3.B解析: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自然保护区是人们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B.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因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人们有时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如动物园中培育大熊猫属于迁出原地保护;
D.人们有时建立濒危动物的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A解析: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B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生物必须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食物、水才能生存,若栖息环境被破坏,生物不能获得食物将无法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再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6.D解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形成多种物种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人为破坏已经成为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利用生物资源,可以合理利用.
7.D解析: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人类活动的加剧,进而加剧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乱砍乱伐森林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再适应环境而死亡;生物入侵,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而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系统的更新.野生动物及生态系统的保护也是这样.因此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会威胁生物多样性.
8.C解析: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人类的滥砍滥伐和滥捕乱杀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的又一个原因;外来生物入侵也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人口剧增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等,都会破坏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9.D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10.A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相关的法律中明确规定禁止捕猎濒危动物.这些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B解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砍乱伐、滥捕乱杀、外来物种的入侵、环境污染等.其中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人口剧增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等,都会破坏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栖息地的丧失.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12.A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3.B解析:①外来物种的入侵,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
②有计划地间伐毛竹林中的毛竹,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能够使其他物种更好的生存,这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③海洋赤潮的发生不但对海洋生态系统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对海洋沿岸的水产养殖以及食用海产品的人都有直接的危害,因此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
④退耕还林还草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物的多样性。
⑤乱捕滥杀动物,会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
⑥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因此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结构协调、合理种养,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内部良性循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对于生物多样性是非常有益的.
14.B解析:人类的很多活动严重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如食用野生的动植物;在旅游风景区乱扔食物包装袋等垃圾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偷猎和乱捕滥杀,消灭一些物种,如果子狸和钉螺等,等等这些行为都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个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如在鸟类经常活动的地方安放人工鸟巢或饲养台、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等,其中对于鼠、蚊、蝇三害,我们要适当控制其数量,减低其危害,反而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如家养的动植物我们要合理的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