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教师:胡娜 学校:街子初中
教 学 内 容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2)—种子的结构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识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学会观察种子的结构,并能正确描述菜豆种子与玉米种子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得生物学观点
重难点
教学重点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
识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教 具 准 备
课件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批 注
自主质疑
传粉和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产生了变化,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不同植物的种子在大小,形状等方面有较大差异,但基本结构是相同的。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外形,提出问题: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引入课题。
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阅读P15-16页观察种子的结构的实验,注意实验所需材料,器材,这里的菜豆种子可以用大豆,蚕豆等代替,按以下步骤进行分组实验:
首先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外形,引导学生结合七年级所学知识,总结出菜豆种子外形似肾形,菜豆种子凹陷侧的疤痕叫种脐,感觉未浸泡的菜豆种子和浸泡的菜豆种子的差异,根据实际经验描述种皮的作用。解剖时从对侧分开两片子叶。两片子叶连接的部分是胚轴,即将突破种皮的一端是胚根,另一端是胚芽,观察种子的顺序:由宏观到微观,由表及里。
解剖玉米种子:玉米种子外面也有厚皮。但这一层实际上是由两层组成的,外面一层是果皮,里面一层是种皮。玉米种子成熟后,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不易分开,故看上去只一层。所以,一粒玉米实际上是一个果实,只是习惯上称之为种子。沿玉米中央隆起的部分纵切,用解剖针轻轻地挑起胚的两端,靠近胚乳的部分是胚根,中间挑不起来的是胚轴,子叶紧贴在胚乳下面,与胚轴相连,呈薄片状包绕着胚的其他部分。玉米的胚较小,胚乳与胚之间虽然有明显的界限,但是颜色较浅,学生不易区分,可以先滴加碘液,确定胚(淡黄色)的位置,然后观察胚的结构。
实验中会用到解剖刀,要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并注意对学生进行操作技巧的指导和训练。
对照课本16页,认识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菜豆种子:子叶——有两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
胚芽——生有幼叶的部分
胚根——在与胚芽相对的端.
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的部分.
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滴加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靠近胚乳的部分是子叶,胚由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组成。
强调胚的结构包括子叶,但不包括胚乳,以及胚中子叶的数目。
交流展示
学生实验操作,并讨论交流,回答P16页的讨论问题
完成以下表格,归纳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
?
菜豆
玉米
相同点
?
?
?
?
?
?
?
?
?
?
?
?
不同点
?
?
?
?
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及时评价,并根据胚中子叶的数目对植物进行分类:
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
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关键回顾
认识果实、种子,了解其区别和联系
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及异同。
讲解如何识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据胚中子叶的数目)
拓展延伸
无论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果实发育初期都有胚乳,但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到子叶中去,胚乳消失。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完成P18巩固提高,并及时答疑解惑。
归纳反思
通过解剖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学会简单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学习两类种子结构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