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知道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说明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重、难点)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和关节结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提供大量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交流和观察、讨论,并对运动的结构基础进行。利用骨骼的模型、关节、骨骼肌的实物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认识人体的主要关节;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动作的产生,理解运动的生理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1、制作课件。
2、人体骨骼模型,新鲜的猪的关节、解剖刀、解剖盘、解剖针等。
学生:1、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
2、各组长课前与老师一起解剖动物关节。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展示多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所属类群和运动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自然地导入新课,这样的设计注重了知识的前串后联,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运动的方式及意义
1、通过学生回答后,师归纳总结出:不同的动物在相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运动方式也不同,让同学总结出动物的运动方式。
生1:陆地:爬行、跳跃、奔跑、蠕动;
生2:水中:游泳;
生3:空中:飞行
小结:从这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这表现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所以,动物的运动是和他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这也就更体现出生物和它的环境是一个整体,他们都在相互适应和改变着。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图片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动物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效果更明显;并认可动物的运动是和它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设疑:动物的运动对动物有哪些意义?
生:讨论、总结。
动物通过各种运动能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
(二)运动的基础[来源:学科网ZXXK]
1、运动系统的组成
过渡:同学们你们已经了解了许多动物的运动方式,但哪位同学知道动物是怎样完成这些动作的吗?
生1:以一定结构为基础
生2:飞离不开翅膀;跳跃离不开足
生3:游泳靠鳍
……
师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获得冠军的图片和进行体育锻炼时的图片
引导:现在我们以自己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一下每个动作是怎样完成的。
先做一个简单的屈肘和伸肘动作,想一想,这个动作有哪些结构参与了?
生1:骨
生2:肘关节
生3:肌肉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参与运动的自身结构,体会各结构的变化,加深记忆。
师引导并总结:动物的各种运动都是以一定的结构为基础的。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就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的;骨与骨连结构成骨骼。通过即时练习让学生注意骨与骨骼的区别。
骨
出示骨骼的结构模型,大家知道你体内有多少块骨吗?
生:206块。
师:对,是206块骨,而不是骨骼,每块骨都有各自的特点,为了实现自己的功能,骨的形态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有长骨、扁平骨、短骨和不规则骨等,每种骨在结构上有哪些有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我们在课后可以上网搜索一下。
2、关节
师出示骨骼模型,演示三种骨连结(颅骨、脊柱、肘关节)。
问:骨与骨连结有哪几种方式?
生:能活动的、不能活动的和半活动的
师:其中能活动的骨连结又叫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人体有哪些关节?展示图2.2—27,对照图,学生进行自主记忆,同学之间相互检查。
过渡:让学生体验一下关节有什么特点,再转一下,自己的关节掉下来了没有,这说明关节的结构既牢固,又灵活,它有哪些结构使关节既牢固又灵活呢?
实验 观察关节的结构
课件展示:
实验的目的要求:识别关节的结构
方法步骤:
⑴用解剖刀剖开羊的关节。
⑵对照图2.2—28,认识关节的结构
关节头 关节窝
师: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有光滑的结构是什么?生:关节软骨
师:关节头和关节窝合起来称为什么?
生:关节面
师:关节腔里有滑液
关节腔 关节囊 关节囊内外还有韧带
讨论
⑴关节是怎样构成的?
关节
⑵为什么关节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点?
⑶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师小结关节的结构及特点。
知识拓展:脱臼和关节炎(图片展示):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关节炎的病症,那么关节炎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在运动中应注意哪些?
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总结在运动过程中自我保护的知识。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并突出情感的教育。
3、骨骼肌的结构[来源:学科网]
⑴设疑:汽车运动的动力来自电动机或内燃机,动物运动的动力来自于哪里呢?
生:骨骼肌
⑵展示一块骨骼肌实物,让学生了解。观察骨骼肌的结构。
师:指示的部位是什么?生:肌腱
师:肌腱里白色的细丝是神经,1是什么?生:肌腹
师: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生: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师:通过骨骼肌的结构,你认为它应该属于哪一结构层次?
生:器官。
师:一块骨和骨骼肌都属于器官。如果失去了动力,运动就无法实现,举例刘翔、姚明并展示图片。
即时练习:1.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依靠( )
2.骨骼肌通过( )附着在骨上,要想形成运动,一块骨骼肌至少要附着在几块骨上。
(三)运动的实现
过渡:运动系统完好,就一定能运动吗?
通过《运动的实现》微课让学生自主学习运动的实现
师总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跟踪练习: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运动系统三要素相当于杠杆系统中的什么?将下面两个图中相互对应的结构用线连起来。
三、小结巩固
1、?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课件展示小结内容)
2、?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生:提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讨论、交流。
四、课堂达标:
1、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组成的叙述,准确的是( )
A. 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 B. 由骨骼、骨骼肌组成
C. 由骨骼、骨连结、骨骼肌组成 D. 由骨、骨连结、肌肉组成
2、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下列关于关节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 关节由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腔组成 B. 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组成
C. 关节囊内外的韧带使得关节更加牢固 D. 关节的灵活性在于关节软骨和滑液
3、下列关于骨骼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B. 具有受到刺激收缩的特性
C. 具有受到刺激舒张的特性 D. 一般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4、运动员训练中受伤,检查得知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的部分断裂,这部分是( )
A. 关节 B. 肌腹 C. 韧带 D. 肌腱
5、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A. 收缩,舒张 B. 收缩、收缩 C. 舒张,收缩 D. 舒张、舒张
6、从地震中被救出的一个小男孩不能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其原因不会是( )
A. 肘关节脱臼 B. 肱骨骨折 C. 皮肤破损 D. 肱二头肌拉伤
7、躯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
A. 骨自身运动的结果
B. 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引骨绕关节活动的结果
C. 附着在同一块骨上的骨骼肌收缩
D. 关节可以自主地自由地转动,转动时引起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
8.下图表示人体某种动物的产生情况,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1] _______处于________状态,[2] ________处于________状态,该图表示人正在做__________动作。
(2)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__________,在完成动作时,收缩的部分是__________。
(3)人体要完成各种动作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以及_________系统的控制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