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5-07 15:5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人体染色体的特点,区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解释人的性别决定方式。
3.掌握性染色体的表示方法。
4.知道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二)过程与方法
1.本节课在了解遗传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看图,观察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了解人体染色体的特点并区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区分男女染色体的异同。
2.通过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性别决定的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对图片信息的观察分析,增强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通过开展游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学习,科学地认识生男生女的现象,知道生男生女的机率是均等的,且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男性,从而走出封建误区。
(1)概述人体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2)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3)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人的性别决定方式。
2.正确进行生男生女的几率的探究活动(游戏)。
三、教师准备
1.制作“人的性别决定”的网络课件。
2.收集有关班级,学校,全区,中国人口的男女比例的资料。
四、学生准备
1.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2.准备黄、白纸箱或者布袋以及黄色和白色的乒乓器四个。(用于探究活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这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父母,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来身高的差别很大。我们上节课学过身高,单双眼皮,皮肤的颜色这些都属于生物体的什么呢?(性状)性状是有什么控制的?(基因)基因通过什么传递的?(生殖细胞)。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在人体内是成对存在的,用大写字母代表显性基因,用小写字母代表隐性基因。我们今天假设用字母A来表示身高的基因,请一位同学上来写一下子代可能会出现的性状。
同学们都掌握和分析的非常好,并且上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对生殖细胞的传递也非常感兴趣,通过观看视屏,我们了解到科学家研究发现受精卵在进行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细胞核,而细胞核里有能被碱性染料染成的深色的物质,我们把它称为染色体。基因和染色体都在细胞核里,它们是什么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太小了,在光学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到,研究起来也不方便,而染色体是可以看到的,这样的话我们究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就可以转化为研究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是怎样传递的?
(二)新课讲授
人类的染色体
出示几幅美女的图片,让同学们欣赏,我们都喜欢去欣赏美的东西,对于美的东西我们也总是想要去了解更多,这么美的女孩小时候该有多萌多可爱啊,是不是?那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她们小时候的样子。一片惊讶,原来这都是泰国人妖啊。在泰国,人妖是非常普遍的,有了人妖我们世界上的性别从两种增加到了三种,我们把她们称之为两性人。那么到了关键时刻我们怎么判定他们的性别呢?比如,在国际赛事上,曾有男性运动员冒充女性运动员参赛的事情发生,为了公平起见,人们采取过许多种性别鉴定的措施。在北京举行的第29届奥会上,组委会利用运动员脱落在漱口水中的口腔上皮细胞,就可以准确的鉴定运动员的性别。
这种鉴定方法的主要依据就是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差异。也就是说通过染色体能鉴别出人类的性别,那为什么通过染色体就可以轻易而准确的鉴定出性别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探讨的问题。(出示课题: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先认识和了解一下染色体。
学生看书自助学习,交流对于染色体都有了那些了解,获得了那些知识?
教师小结
基因成对存在,基因在染色体上,所以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
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进入青春期后,人的睾丸和卵巢分别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内各含有23条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通过受精作用,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在一起,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23对,实现了子代与亲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我们人体一对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亲,一半来自于母亲。因此,子代的体细胞中就具有了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亲代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也就随着染色体传递给了子代。人类的遗传信息就是通过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同学们掌握的都非常好,那我们就看一段小品放松一下。(这段小品从侧面反映出了那些社会现象和问题。)
看完以后,对自己感兴趣的点可以畅所欲言。
看完后讨论。提出问题,男女的性别到底是通过染色体怎样决定的?
在前面我们已了解男女体细胞中各含有23对染色体。人的性别也是性状,会通过染色体怎样传递和决定呢?
观察人类染色体图谱。
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作出总结。
人类的23对染色体,有22对是在男女体细胞中是大致相同的,我们称之为常染色体。还有一对在男女体细胞中差别很大,科学家研究得出,它控制着男女的性别。所以称之为性染色体。我们人体内的23对染色体可以表示成22对常染色体加一对性染色体。在女性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形态是相同的,用xx表示,在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是不相同的,用xy表示。
我们想知道性别是怎样决定的,通过研究这一对性染色体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就可以知道。
性别也是一种性状。
这个形状从亲代传递到子代,出现男孩和女孩的几率是怎样的?同学们自己动手写出来。
在产生生殖细胞时,女性只能产生一种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则产生两种精子,一种精子含有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另一种精子则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
了解清楚以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从亲代到子代之间通过殖细胞性别是怎样传递和决定的?是由妈妈一个人决定的吗?
学生动手操作以后,自己得出结论,从亲代到子代之间生男生女的几率是平等的。
很好,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探究活动。
对探究活动作出小结。
一般情况下,女性一次只能排出一个卵细胞,男子一次排出的精液中则有成千上万个精子,精液中含有X和Y染色体精子的数量是相等的。因此在受精时,这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也是均等的。由此可见,生男,生女是随机的,而且机会是均等的。
引导学生对概率的平等提出质疑。
解决质疑。
大家会发现,一个小组里男女的比例可能并不是一比一,我们先看一下一组调查数据。
通过这组调查数据我们会发现,在一个班,一个年级,全校的同学中男女生的比例就越来越接近一比一了。调查人数越多,范围越大,男女比例就越接近一比一了。
并且在历届人口普查数据中都证明在自然界中男女比例接近于一比一。但总是男性高于女性。那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这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学生分析讨论,畅所欲言。
小结,在一些人的观念里确实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而导致了性别的比例产生偏差。在2006年,许多媒体就打出来“20年后全国将有3000万光棍的”大标题,一些专家估计,这样不控制下去,
2020年,我国将有3000万结婚青年娶不到媳妇。就这样,人们还采取很多极致的手段去要男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也引起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制止和改变人们的思想。
男女平等是一项基本国策,在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存在性别歧视,以保障我们的社会能良性发展。
(三)课堂检测
出示课堂检测题,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四)作业布置
(五)结束语
同学们对这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无论何时,家都是我们最温馨的港湾,无论你时男孩还是女孩,都是父母的骄傲。希望大家在这个港湾里,身体健健康康,心情快快乐乐,学习天天进步。同学们再见。